宗教休閑的審美分析
[Abstract]:Religion and leisure, aesthetic experience as the intermediary and bridge and internal communication; experience makes religion have the function of leisure, but also makes religious leisure have aesthetic meaning. Different from recreational leisure, which contains more material perceptual and physiological perceptual components, religious leisure is a kind of boundary leisure, which emphasizes the inner spiritual realm, so it can realize the aesthetic transcendence of daily life to a greater extent. Through religious leisure, people can find the brilliance of Tao in the ordinary things in the vulgar world, and surprise it and obtain poetic aesthetic feeling. Because religion embodies the challenge and transcendence of human beings to their own limitation, religious leisure can also arouse people's sublime feelings.
【作者單位】: 浙江大學哲學系;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商學院;
【分類號】:B834;B9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張繼禹;踐行生活道教 德臻人間仙境——關于道教與現(xiàn)實社會生活的探討[J];中國道教;2000年06期
2 薛富興;美學三題[J];思想戰(zhàn)線;2004年01期
3 劉悅笛;;“生活美學”的興起與康德美學的黃昏[J];文藝爭鳴;2010年05期
4 潘立勇;;休閑與審美:自在生命的自由體驗[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孫浩然;道教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J];安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2 閆聽;;反思文學理論:從“本質訴求”到“反本質主義”訴求[J];保定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3 閆聽;;反思“反本質主義”:從文學理論到文化研究[J];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4 田源;;胡風抗戰(zhàn)詩歌文藝觀與日本現(xiàn)代文學理論[J];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5 侯慶雙;商春麗;;試談馮友蘭“人生境界”說的形成[J];成才之路;2007年31期
6 張如畫;從西北雕刻看中國古代藝術之精神[J];長春大學學報;2003年04期
7 劉金成;;性命雙修 身心和諧——淺談道教的生命智慧及其現(xiàn)代意義[J];中國道教;2012年01期
8 劉溪;;在音樂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以審美的態(tài)度接納藝術[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年07期
9 鄧程;;中西方文論中言意觀的區(qū)別[J];東方論壇.青島大學學報;2006年02期
10 楊建剛;從價值本體論看藝術本質[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楊春鼎;;形象思維的環(huán)節(jié)和過程[A];中國思維科學研究論文選2011年專輯[C];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周寬;后形而上學與美學[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2 陸慶祥;蘇軾休閑審美思想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3 張成濤;職業(yè)美育的價值及其實現(xiàn)初論[D];天津大學;2011年
4 盧長懷;中國古代休閑思想研究[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11年
5 盧敏;美國浪漫主義時期小說類型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6年
6 周保彬;海因里希·沃爾夫林藝術風格理論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7 烏多拉;四念處觀法[D];四川大學;2007年
8 王書婷;為情感賦形:新詩節(jié)奏與意象的理論與實踐(1917-1937)[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9 程曦;明代儒佛融通思想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10 陳圣浩;景觀設計語言符號理論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漆曉雯;世紀末的“惡魔”[D];蘇州大學;2010年
2 皮婉姝;長沙市休閑旅游開發(fā)策略研究[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07年
3 蔣微芳;基于場所依賴理論的休閑業(yè)態(tài)創(chuàng)新研究[D];浙江工商大學;2011年
4 王慧;《當代美學的“生活論”轉向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5 娜仁高娃;1980年代蒙古小說批評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11年
6 范春星;旅游景區(qū)欄桿設計研究[D];福建農(nóng)林大學;2011年
7 肖瞻;生與死[D];廣西師范學院;2011年
8 秦永豐;從回族伊斯蘭教的發(fā)展看文化自覺的當代價值[D];新疆師范大學;2011年
9 黃凡;大學生心智覺知與自我接納、共情的關系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10 鄭濤;佛教平等思想及其當代價值研究[D];青海師范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馬惠娣,劉耳;西方休閑學研究述評[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1年05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橫山}一;順真;劉泓;;唯識之意趣[J];世界哲學;2007年01期
2 陶麗萍;;廢名小說的死亡意識[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3 許銀霜;;尋找信仰的旅程[J];當代小說(下);2011年02期
4 劉開會;;真實的虛擬與虛擬的真實——利科對宗教的解讀[J];文史哲;2007年02期
5 付文波;;跨文化傳播語境下的文化核心結構要素[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2期
6 順真;;近現(xiàn)代史上中日兩國接受西洋哲學與宗教的異同比較研究[J];中州學刊;2010年05期
7 秦宗財;明清徽商的休閑生活[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8 ;2007杭州生活品質系列點評 休閑生活[J];杭州通訊(生活品質版);2007年S1期
9 ;御宅拯救運動[J];今古傳奇(故事月末);2011年08期
10 艾吉木丁·艾來木阿吉;難忘的幸!娒飨母邢隱J];中國穆斯林;1957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孔慶峒;;“邪教”與“宗教”——兩種不同概念的比較研究[A];反邪教的理論與實踐——中國反邪教協(xié)會全國第一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1年
2 鄢正剛;尹大明;李遠國;劉曉博;;邪教冒用宗教的形式、危害及對策探討[A];尊重宗教信仰自由 打擊和防范邪教——中國反邪教協(xié)會第五次報告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2年
3 陳小鴿;李林洲;;風雨同舟50年——福州宗教在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道路上穩(wěn)步前進[A];宗教:世紀之交的多視角思維——福建省宗教研究會論文集(三)[C];1999年
4 楊文芳;范玉鳳;;宗教與邪教之比較研究[A];尊重宗教信仰自由 打擊和防范邪教——中國反邪教協(xié)會第五次報告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2年
5 杜孝義;;宗教與邪教本質的區(qū)別[A];尊重宗教信仰自由 打擊和防范邪教——中國反邪教協(xié)會第五次報告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2年
6 肖艷;;找準位置 發(fā)揮宗教特有作用[A];宗教:世紀之交的多視角思維——福建省宗教研究會論文集(三)[C];1999年
7 黃秋潤;;淺談宗教與“法輪功”邪教的本質區(qū)別[A];尊重宗教信仰自由 打擊和防范邪教——中國反邪教協(xié)會第五次報告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2年
8 初瑩;;論宗教與邪教的區(qū)別[A];尊重宗教信仰自由 打擊和防范邪教——中國反邪教協(xié)會第五次報告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2年
9 潘顯一;;談“法輪功”的邪教本質——從宗教與邪教的區(qū)別談起[A];崇尚科學 關愛家庭 珍惜生命 反對邪教——中國反邪教協(xié)會第九次報告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4年
10 馬連芬;;宗教啟示錄[A];“新中國文學理論五十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齊魯;老爸老媽的休閑生活[N];中國輕工報;2000年
2 特約記者 李建華;讓群眾樂享休閑生活[N];韶關日報;2007年
3 夏怡然;溫州農(nóng)村女性休閑生活調(diào)查[N];光明日報;2006年
4 番禺檢驗檢疫局紀檢組長 黃治軍;休閑也需要引導[N];中國國門時報;2010年
5 鄒本X;十字繡:繡出精彩休閑生活[N];中國消費者報;2002年
6 實習生 李崇寒;4D電影娛樂,何時成為休閑生活主流?[N];科技日報;2010年
7 夏怡然;關注“農(nóng)民工”休閑生活超前了嗎[N];光明日報;2006年
8 維波 建舫;5+2休閑生活刺激旅游地產(chǎn)[N];金融時報;2004年
9 李佳鵬 實習生 陳圣莉 白雪;老年人休閑生活苦悶“找樂沒處去”[N];經(jīng)濟參考報;2007年
10 本報記者 張仲超;連鎖店大而無當易拖垮[N];中國商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魏琪;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5年
2 何宗強;宗教與美國政治關系綜論[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羅惠,
本文編號:249917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2499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