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藏”境及其審美意蘊初探
本文選題:中國畫藝術 + 審美意蘊; 參考:《美術觀察》2016年02期
【摘要】:正中國畫最重意境。恰到好處地把技巧化為意境,把作品神韻升華出來,在有限的構圖中找到無限,在無限中詩化作者的情感,從意境中得境界,在境界中得化境,物我相融,天人合一。意是寄情,境自心造。因此,創(chuàng)作一開始就必須確定寄情的主體,確定畫面動勢走向,在動勢的把握之中突出主體,在對畫面中所描繪的事物進行篩選和揚棄,去粗取精,對描繪的事物根據(jù)主次、輕重、大小、隱顯、虛實、疏密、配置等依構圖的動
[Abstract]:Chinese painting is the most important artistic conception. Appropriately turn the skill into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sublimate the charm of the work, find infinity in the limited composition, in the infinite poetic emotion, get the realm from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get the realm in the realm, the thing and me merge together, the nature and man are one. The meaning is to send the sentiment, the environment creates from the heart. Therefore, from the beginning of creation, we must determine the subject of sending feelings, determine the dynamic direction of the picture, highlight the subject in the grasp of the dynamic, screen and sublate the things described in the picture, remove the crude and refine the painting, and draw on the things described according to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The movement of composition, such as weight, size, concealment, vanity, density, disposition, etc.
【作者單位】: 福建教育學院;
【分類號】:J21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徐文喜;;情有所神 形無定象——記單桂福的中國畫藝術[J];農業(yè)工程技術(農業(yè)產業(yè)化);2006年01期
2 莊壽紅;;承前啟后 共創(chuàng)中國畫的輝煌[J];藝術沙龍;2009年02期
3 王學俊;;談中國畫表現(xiàn)[J];國畫家;2013年03期
4 邵大箴;;大漠神韻,胡楊風采——簡評楊永家中國畫藝術創(chuàng)作[J];文化月刊(下旬刊);2013年02期
5 邵大箴;;志在拓展與創(chuàng)新——童乃壽的中國畫[J];中國美術館;2013年03期
6 許群 ,吳蓉蓉;中國畫,敢問路在何方[J];記者觀察;2004年01期
7 宋鳴;中國畫的傳統(tǒng)與傳統(tǒng)的中國畫[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年03期
8 孫墨龍;;枕硯一覺四十年[J];國畫家;2000年05期
9 邱正倫;;面對中國畫的現(xiàn)代時刻——西南師大美術學院中國畫陣容[J];國畫家;2000年05期
10 孫恩同;;學畫中國畫瑣談[J];美術大觀;2000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黃鴻儀;;論中國畫的“內美”[A];新世紀美學與藝術——江蘇省美學學會第七屆會員大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2 黃鴻儀;;漫議“中國畫畫家”[A];'2007中國畫創(chuàng)作觀摩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3 黃鴻儀;;呼喚科學、準確的美術評論[A];春華秋實——江蘇省美學學會(1981—2001)紀念文集[C];2001年
4 葉青;;論中國畫寫實傳統(tǒng)的基本特征[A];江西省文藝學會2003年年會論文集[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郭浩滿;中國畫必然升值的原因[N];文藝報;2004年
2 特約記者 張迎春;探索中國畫在新疆發(fā)展的新思路[N];阿克蘇日報;2007年
3 錢曉鳴;大力促進中國畫的和諧發(fā)展[N];人民政協(xié)報;2006年
4 王向華;“中國畫·畫中國”走進四川[N];四川日報;2007年
5 劉為;略解中國畫“筆情”[N];美術報;2008年
6 馬鴻增;中國畫“寫畫”美學體系的自覺[N];中國藝術報;2011年
7 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中國畫:貼近時代 關注民生 尊崇自然[N];中國藝術報;2009年
8 本報記者 王志 何文菲;“讓中國畫藝術走向世界”[N];中國改革報;2013年
9 記者 王瑟;“大美天山·新疆中國畫全國行”啟動[N];光明日報;2013年
10 中國藝術科技研究所藝術品科研中心主任 尹毅;對中國畫藝術的思考與建議[N];美術報;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嚴健民;中國當代山水畫在美國東部的認知[D];中國美術學院;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高妍玫;論中國畫課程在我國高校藝術設計專業(yè)開設的必要性[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2 毛軍;簡論中國畫的傳承[D];中央美術學院;2009年
3 紀玉強;關于中國畫觸覺語言的猜想[D];中國美術學院;2009年
4 鄭墨;“傳統(tǒng)筆墨”在中國畫基礎教育中的價值[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5 馮艷艷;淺談我對中國畫民族性的認識[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6 肖日增;論中國畫的虛實[D];山東大學;2015年
7 周曉霞;論中國畫線條的美學內涵[D];貴州大學;2015年
8 張勇;個性化筆墨方式流變[D];湖北美術學院;2008年
9 吳雪蓮;媒介中的觀念:從箔的運用看中國畫[D];中央美術學院;2005年
10 李偉;論中國畫之音樂美[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85140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huihuayishu/1851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