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吾爾族大學生漢語普通話聲調偏誤的分析
發(fā)布時間:2017-07-27 08:18
本文關鍵詞:維吾爾族大學生漢語普通話聲調偏誤的分析
【摘要】:聲調是漢語的重要特征,是漢語語音的重要組成部分,聲調教學一直是對少數民族特別是母語為非聲調語言的少數民族漢語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有關維吾爾族大學生的聲調學習問題,前人研究主要集中在聲調的靜態(tài)研究。本文在借鑒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采用抽樣調查的方法,隨機抽取10名在校維吾爾族大學生的發(fā)音樣本作為實驗研究對象,通過現(xiàn)代語音學的分析方法對維吾爾族大學生習得漢語單字調和雙字調的基頻加以聲學描寫。義中首先使用PRAAT語音分析軟件,以Excle為統(tǒng)計工具,運用石鋒先生提出的T值法對維吾爾族大學生習得漢語聲調的聲學特征進行實驗分析研究,并將發(fā)音人單字調的聲調格局與北京話進行比較:其次,雙字調根據16種聲調組合進行調型分析,確定雙字調各聲調組合的調值,并與北京話雙字調的調型和調值相比較。最終得出偏誤情況為陽平與上聲混淆,陽平與陰平混淆現(xiàn)象突出:學習者習得單字調呈現(xiàn)--定的順序,先后順序為:去聲、上聲、陰平、陽平。最后從母語負遷移、目的語干擾、語言學習環(huán)境等方面對維吾爾族大學生在習得漢語單字調、雙字調時出現(xiàn)偏誤的原因進行了詳細分析,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相關的教學對策。
【關鍵詞】:維吾爾族大學生 普通話 聲調 偏誤
【學位授予單位】:西北民族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H193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錄6-8
- 第一章 緒論8-13
- 1.1 選題緣起及意義8-9
- 1.2 相關研究概述9-11
- 1.3 研究中存在的問題11-12
- 1.4 研究對象、目的和方法12-13
- 第二章 實驗方案設計13-16
- 2.1 發(fā)音人的選擇13
- 2.2 實驗材料13-14
- 2.3 實驗方案14-16
- 第三章 維吾爾族學生單字調聲學描寫及偏誤分析16-29
- 3.1 維吾爾族大學生單字調調型分析16-21
- 3.1.1 陰平調型的聲學表現(xiàn)18
- 3.1.2 陽平調型的聲學表現(xiàn)18-19
- 3.1.3 上聲調型的聲學表現(xiàn)19-20
- 3.1.4 去聲調型的聲學表現(xiàn)20
- 3.1.5 單字調調型的偏誤分析20-21
- 3.2 維吾爾族大學生單字調調值分析21-29
- 3.2.1 陰平調調值的聲學表現(xiàn)26
- 3.2.2 陽平調調值的聲學表現(xiàn)26-27
- 3.2.3 上聲調調值的聲學表現(xiàn)27
- 3.2.4 去聲調調值的聲學表現(xiàn)27-28
- 3.2.5 單字調調值的偏誤分析28-29
- 第四章 維吾爾族學生雙字調聲學描寫及偏誤分析29-52
- 4.1 維吾爾族學生雙字調調型分析30-44
- 4.1.1 “陰平+X”聲調組合調型的聲學表現(xiàn)37-38
- 4.1.2 “陽平+X”聲調組合調型的聲學表現(xiàn)38-39
- 4.1.3 “上聲+X”聲調組合調型的聲學表現(xiàn)39-40
- 4.1.4 “去聲+X”聲調組合調型的聲學表現(xiàn)40-42
- 4.1.5 雙字調調型的偏誤分析42-44
- 4.2 維吾爾族學生雙字調調值分析44-52
- 4.2.1 “陰平+X”聲調組合調值的聲學表現(xiàn)47-48
- 4.2.2 “陽平+X”聲調組合調值的聲學表現(xiàn)48-49
- 4.2.3 “上聲+X”聲調組合調值的聲學表現(xiàn)49-50
- 4.2.4 “去聲+X”聲調組合調值的聲學表現(xiàn)50-51
- 4.2.5 雙字調調值的偏誤分析51-52
- 第五章 維吾爾族大學生聲調偏誤原因及教學對策52-55
- 5.1 偏誤產生的原因52-54
- 5.2 對維吾爾族大學生聲調教學的建議54-55
- 第六章 結論55-57
- 參考文獻57-58
- 附錄58-59
- 攻讀學位期間的成果及發(fā)表論文59-60
- 致謝60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吳宗濟;趙元任先生在漢語聲調研究上的貢獻[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03期
2 易斌;梁潔;;作為第二語言的漢語聲調習得研究回望[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本文編號:58049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580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