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動漫產業(yè)的重要一翼
本文選題:漫畫 + 動畫 ; 參考:《當代電影》2009年08期
【摘要】:動畫與漫畫有著緊密的關聯,動畫的造型和語言、其夸張與變形的特征等都來自漫畫。諷刺漫畫、連環(huán)畫以及現代故事漫畫等各種新的漫畫藝術形式的出現也為動畫創(chuàng)作提供了最基礎的支持。
[Abstract]:Animation and cartoon have close relationship, animation modeling and language, its exaggeration and deform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ic books. The emergence of new comic art forms such as caricatures, comic books and modern storybooks also provides the most basic support for animation creation.
【作者單位】: 浙江大學人文學院;浙江傳媒學院;
【分類號】:J228.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宋磊;;漫畫的三種表現形式及其在藝術上的關聯[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2008年03期
2 宋磊;;漫畫在不同國家的稱謂研究[J];藝術探索;2008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張禮堅;;漫畫符號在動畫中的運用研究[J];電影文學;2012年24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張禮堅;漫畫符號和漫畫視框在動畫中的運用研究[D];湖南工業(yè)大學;2010年
2 宋玉;論日本漫畫在全球化融合中的本土堅守[D];南京藝術學院;2010年
3 李揚;“鐘馗畫”藝術的文化價值轉型研究[D];河南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方成;;漫畫與動漫[J];當代傳播;2006年05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俞潔;;漫畫:動漫產業(yè)的重要一翼[J];當代電影;2009年08期
2 袁茵;;“喜羊羊”慢走[J];中國企業(yè)家;2009年05期
3 王大騏;李少卿;;狼與羊的博弈[J];南方人物周刊;2009年23期
4 陳莎;;魅力“神筆” 只有原創(chuàng)動畫才有生命力[J];中關村;2008年11期
5 周修怡;;走通原創(chuàng)動畫產業(yè)化發(fā)展之路——金爵國際電影論壇之“中國動畫電影與亞洲區(qū)域合作”綜述[J];電影新作;2006年04期
6 李凡;;制作優(yōu)秀的動畫作品需要從基礎抓起[J];視聽縱橫;2007年06期
7 本刊編輯部;;汲取生活精彩 凝聚動漫力量——第二屆中國國際動漫節(jié)圓滿落幕[J];電視字幕(特技與動畫);2006年05期
8 曉春;;“喜羊羊”能給我們什么?[J];新經濟雜志;2009年10期
9 蔡恩澤;;喜羊羊的成功秘訣[J];華人時刊;2010年08期
10 陳加加;;由《喜羊羊與灰太狼》想到的[J];編輯之友;2010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趙曉春;邢祥虎;李化俠;;受眾需求視角下的山東原創(chuàng)動畫之思考——基于山東省動畫片受眾情況的調查[A];建設經濟文化強。禾魬(zhàn)·機遇·對策——山東省社會科學界2009年學術年會文集(4)[C];2009年
2 楊狀振;;國產動畫片的生產現狀及走勢分析[A];新世紀新十年:中國影視文化的形勢、格局與趨勢——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第十三屆年會暨第六屆中國影視高層論壇論文集[C];2010年
3 楊狀振;;2004—2011:國產動畫片的產制趨勢與結構變革[A];第六屆河北省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專輯[C];2011年
4 孔令順;;文化學視閾中的動畫片《孔子》[A];新世紀新十年:中國影視文化的形勢、格局與趨勢——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第十三屆年會暨第六屆中國影視高層論壇論文集[C];2010年
5 李艷英;;淺析當前國產原創(chuàng)動漫創(chuàng)作中文化因素的運用——以浙江、廣東原創(chuàng)動漫創(chuàng)作為例[A];建設經濟文化強省:挑戰(zhàn)·機遇·對策——山東省社會科學界2009年學術年會文集(4)[C];2009年
6 趙明;周越;;動畫之夢幻饕餮——動畫片審美主動性研究[A];科技創(chuàng)新與產業(yè)發(fā)展(B卷)——第七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暨渾南高新技術產業(yè)發(fā)展論壇文集[C];2010年
7 程旭;;北京通史陳列的原創(chuàng)分析[A];新世紀博物館的實踐與思考——北京博物館學會第五屆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8 王玉琴;;淺談電影錄音技術的發(fā)展對動畫片聲音面貌的影響[A];2011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影視技術文集[C];2011年
9 劉獻東;孫大樂;;寶鋼現場科技人員對創(chuàng)新意識的理解[A];中國金屬學會第一屆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2年
10 張松林;;動員起來 為振興動畫產業(yè)創(chuàng)建新功[A];中國動畫學會2003年會論文集[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彭雅 周小游;打造動漫原創(chuàng)之都[N];貴陽日報;2009年
2 本報駐浙江記者 杜俏俏;原創(chuàng)動漫扶持計劃帶來了什么[N];中國文化報;2009年
3 本報記者 孫紅際;銘諾文化開拓中國原創(chuàng)動漫的“藍海”[N];長春日報;2009年
4 顏婧;國際動漫節(jié)四川顯潛力[N];四川日報;2008年
5 通訊員 翁嫣 記者 吳幼祥;2006杭州動漫產業(yè)獲大豐收[N];杭州日報;2007年
6 本報記者 侯永鋒 徐曉敬 郭寶平;遼軍靠“原創(chuàng)”走向強勢[N];遼寧日報;2009年
7 本報記者 宋曉華;動漫產業(yè),不能總為他人作嫁衣[N];新華日報;2010年
8 歐迪;四川原創(chuàng)動畫實現“零”突破[N];中國文化報;2008年
9 許柯娜邋鄭其婷;常州10部原創(chuàng)動漫登臨國際舞臺[N];新華日報;2008年
10 本報記者 楊寧舒;闖入動畫市場 創(chuàng)造龍江品牌[N];黑龍江日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廖蔚雯;中國原創(chuàng)動漫產業(yè)集群成長研究[D];中南大學;2009年
2 曹亞麗;動畫影像理論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7年
3 袁潔玲;探源動畫之“魅”[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4 肖路;國產動畫電影的傳統美學風格及其文化探源[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5 黃仲鳴;香港三及第文體的流變及其語言學研究[D];暨南大學;2001年
6 吳黛舒;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國“教育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7 何東;論自覺誤讀[D];中央美術學院;2010年
8 王三煉;傳播生態(tài)學視閾中的中國動漫產業(yè)研究[D];浙江大學;2009年
9 徐金龍;從資源到資本[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10 趙小波;歐洲動畫產業(yè)發(fā)展模式研究[D];浙江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曄;從播出平臺視角探析中國動畫產業(yè)發(fā)展的危機與對策[D];復旦大學;2010年
2 楊剛;《喜羊羊與灰太狼》熱播后的冷思考[D];廣西師范大學;2010年
3 陳敏;動畫片形象動作設計與兒童審美心理[D];中國美術學院;2008年
4 于經宇;好萊塢動畫片的構成元素與結構研究[D];沈陽航空工業(yè)學院;2010年
5 柳青;關于國產動漫產業(yè)發(fā)展與市場策略分析[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6 周遠宏;水墨情結與動畫民族化的形式探討[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7 龍丹;中國動畫衍生品的發(fā)展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8 容旺橋;計算機動畫綜論[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9 周勤慧;當前國產兒童動畫片的教育價值分析[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10 周春紅;國產動畫片中民族走向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07713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dongmansheji/2077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