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個體意識形態(tài)對翻譯策略的決定作用——以嚴譯《天演論》為例
本文關鍵詞:論個體意識形態(tài)對翻譯策略的決定作用——以嚴譯《天演論》為例
更多相關文章: 個體意識形態(tài) 社會意識形態(tài) 翻譯策略 決定作用
【摘要】:本文對20世紀90年代末以來意識形態(tài)與翻譯之間的關系方面的研究成果進行了梳理和綜述,指出譯者在翻譯過程中既受制于源語和譯入語社會意識形態(tài),又不愿違背個人的思想意識,在權衡折衷的過程中,多種意識形態(tài)共同作用于譯者的思想和行為,形成一種雜合化的個體意識形態(tài),而正是譯者的個體意識形態(tài)對其翻譯策略產(chǎn)生了決定性的影響。本文以嚴譯《天演論》的翻譯為例,考察譯者個體意識形態(tài)對翻譯策略的決定作用。
【作者單位】: 魯東大學大學外語教學部;
【關鍵詞】: 個體意識形態(tài) 社會意識形態(tài) 翻譯策略 決定作用
【基金】:山東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研究項目“文化翻譯觀視角下的漢語習語英譯策略研究”(編號:11CWXZ01)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分類號】:H315.9
【正文快照】: 0.引言首次提出“操縱”這一翻譯學概念的是英國翻譯理論家赫曼斯(Theo Hermans)。他在1985年主編的《文學操縱:文學翻譯研究》一書的導言中指出:“從譯語文學的角度來看,所有的翻譯都暗含著出于某種目的而對原文進行的操縱!(Hermans 1985:11)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操縱”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忠廉;陳元飛;;從達旨術到變譯理論[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6年01期
2 紀春萍;;翻譯案語研究——以嚴譯《天演論》為例[J];中國科技翻譯;2014年02期
3 楊t 玲;;論翻譯對意識形態(tài)的影響力[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年03期
4 朱曉玲;;受制與挑戰(zhàn)——譯者與改寫理論的兩要素[J];外語研究;2010年01期
5 張永喜;;影響譯者選擇翻譯主題的多重因素——以王佐良的兩部譯作為例[J];外語研究;2009年06期
6 王峰;馬琰;;批評性解讀改寫理論[J];外語研究;2008年05期
7 呂俊;;意識形態(tài)與翻譯批評[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8年02期
8 文軍;林芳;;意識形態(tài)和詩學對譯文的影響——以《西風頌》的三種譯詩為例[J];外語教學;2006年05期
9 姜秋霞;郭來福;金萍;;社會意識形態(tài)與外國文學譯介轉換策略——以狄更斯的《大衛(wèi)·考坡菲》的三個譯本為例[J];外國文學研究;2006年04期
10 李晶;;翻譯與意識形態(tài)——《水滸傳》英譯本不同書名成因探析[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6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金元;王玨;邵澍峗;盧章平;戴清杰;;基于文獻的我國賽珍珠研究現(xiàn)狀分析[J];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01期
2 崔娟;劉軍顯;;論個體意識形態(tài)對翻譯策略的決定作用——以嚴譯《天演論》為例[J];外語研究;2016年06期
3 詹姚;張春;;意識形態(tài)對翻譯活動的操控[J];譯苑新譚;2016年00期
4 劉洋;;翻譯批評的闡釋學解讀[J];外國語言文學;2016年03期
5 張生祥;朱玲玲;;兒童的讀者特征對文本改寫的影響研究——以《格列佛游記》譯本為例[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05期
6 張婷;;林紓對《大衛(wèi)·科波菲爾》的文化改寫[J];魯迅研究月刊;2016年06期
7 何芋江;吳寒;吉勝芬;;生態(tài)翻譯學視角下的書名翻譯對比研究[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6年03期
8 林曉娟;;意識形態(tài)與翻譯的互動關系對翻譯教學的啟示[J];才智;2016年03期
9 趙昌彥;武俊;;從意識形態(tài)層面看文學翻譯中的譯者主體性——以《湯姆叔叔的小屋》英譯本書名翻譯為例[J];林區(qū)教學;2015年12期
10 汪曉莉;胡開寶;;民族意識形態(tài)與少數(shù)民族題材小說翻譯——以《額爾古納河右岸》英譯為例[J];中國外語;2015年06期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林克難;;“達旨”與細節(jié)[J];中國翻譯;2012年06期
2 張芳;邊立紅;;從翻譯適應選擇論看嚴復翻譯中的譯寫現(xiàn)象[J];沈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3期
3 俞祖華;趙慧峰;;近代中國政治自由主義的發(fā)展軌跡與演進形態(tài)——以近代自由主義的三份標志性文本為中心[J];學術月刊;2012年05期
4 張德讓;;翻譯會通研究:從徐光啟到嚴復[J];外語教學;2011年06期
5 閆亮亮;朱健平;;嚴復的“中先西后”觀及其對翻譯《天演論》的影響[J];中國比較文學;2010年03期
6 李龍泉;;“改寫論”的緣由及弊端[J];上海翻譯;2009年01期
7 王雪明;;操控下的阻抗式歸化翻譯——以《學衡》華茲華斯一詩多譯為例[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08年04期
8 王峰;馬琰;;批評性解讀改寫理論[J];外語研究;2008年05期
9 黎妍;;從張谷若譯《還鄉(xiāng)》看譯者的主體性:被操縱的譯者和操縱的譯者[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10 林麗玲;;簡論嚴復的“達旨”式翻譯法——以分析《天演論》的翻譯風貌為中心[J];福建醫(y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商聚德;《天演論》基本思想辯析[J];河北學刊;1984年04期
2 鄭永福,田海林;關于《天演論》的幾個問題[J];史學月刊;1989年02期
3 汪毅夫;《天演論》札記(三則)[J];東南學術;1999年01期
4 張龍;;《天演論》在中國的影響有多大[J];中學政史地(初中適用);2009年10期
5 曲辰;《天演論》的特色[J];語文教學與研究;1984年06期
6 ;《天演論》與譯者[J];語文教學通訊;1984年05期
7 俞政;從孫寶tD日記看其對《天演論》的解讀[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8 于龍成;;《天演論》翻譯的取舍及其歷史思考[J];湘潮(下半月);2012年03期
9 吳德鐸;;《天演論》在《國聞報》上發(fā)表過嗎?[J];歷史教學;1962年10期
10 顧農(nóng);魯迅與《天演論》[J];鎮(zhèn)江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85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孫應祥;;《天演論》版本考異[A];中國近代啟蒙思想家——嚴復誕辰150周年紀念論文集[C];2004年
2 李群;;從文學翻譯的層次說解讀《天演論》[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五輯)[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天根;《天演論》的傳播及其影響[N];光明日報;2007年
2 黑龍江大學俄語語言文學研究中心 黃忠廉;嚴譯《天演論》究竟始于何年[N];光明日報;2008年
3 安徽大學歷史系 周崇云;吳汝綸與《天演論》[N];光明日報;2008年
4 馮聿峰;《天演論》:一個文本解釋學的標本[N];中華讀書報;2004年
5 王有朋;嚴復與《天演論》[N];文匯報;2001年
6 楊建民;關于嚴復與《天演論》的時代特征[N];團結報;2011年
7 李憲堂;嚴復與《天演論》[N];光明日報;2007年
8 陳道章;嚴復和他的《天演論》[N];海峽時報;2003年
9 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彭小瑜;告別《天演論》![N];中華讀書報;2014年
10 伍立楊;典雅文言譯西書[N];檢察日報;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管敏;文化視角下的《天演論》譯本分析[D];寧波大學;2015年
2 陳園鋒;圖里法則觀照下嚴譯《天演論》中的自我意識和科學觀[D];湖南大學;2015年
3 吳會平;社會學視角下的《天演論》翻譯研究[D];河北大學;2008年
4 王雪芹;生態(tài)翻譯學視角下的嚴譯《天演論》解讀[D];浙江工商大學;2012年
5 田偉麗;從目的論角度對《天演論》的分析[D];太原理工大學;2010年
6 閆亮亮;從《天演論》手稿到《天演論》[D];湖南大學;2010年
7 管妮;以德國目的論解析嚴譯《天演論》的“不忠”[D];上海海事大學;2006年
8 楊娟;在“厚翻譯”之后[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9 羅歡;從操控論角度研究嚴復《天演論》的翻譯[D];四川大學;2006年
10 汪志萍;從生態(tài)翻譯學看嚴復譯著《天演論》[D];長沙理工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84813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aiyulunwen/yingyulunwen/848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