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匯隱喻與語法隱喻的語篇功能對比研究
本文關(guān)鍵詞:詞匯隱喻與語法隱喻的語篇功能對比研究
【摘要】:功能語言學認為詞匯隱喻和語法隱喻是同一現(xiàn)象的不同實現(xiàn)形式,但二者差異性較大。本文主要研究詞匯隱喻和語法隱喻語篇功能的差異性。詞匯隱喻作為認知框架,屬于語篇的宏觀結(jié)構(gòu);語法隱喻作為隱喻識解,屬于語篇的微觀結(jié)構(gòu)。
【作者單位】: 長春師范大學;
【關(guān)鍵詞】: 詞匯隱喻 語法隱喻 差異
【基金】:長春師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意義進化視閾下的語法隱喻研究”(長師大社科合字[2014]004號)階段性成果 吉林省教育廳“十三五”社會科學研究課題“狄更斯作品話語交際的語義韻研究”(吉教科文合字[2016]第411號)階段性成果;吉林省教育廳“十三五”社會科學研究課題“托尼·莫里森小說的后經(jīng)典敘事策略研究”(吉教科文合字[2016]第409號)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H315
【正文快照】: 一、引言隱喻作為語言中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長久以來一直受到人們的關(guān)注,這種研究傳統(tǒng)可以追溯到古希臘的亞里士多德。這種研究傳統(tǒng)中,隱喻往往被作為一種修辭手段,并受到諸多學科的關(guān)注,如哲學、語言學、文學理論、符號學、文體學、心理學等。20世紀70年代隨著認知科學的發(fā)展,尤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金升霞;;論隱喻中的“語法隱喻”[J];哈爾濱學院學報;2006年06期
2 婁琦;婁曉琳;張戈平;國洪丹;;語法隱喻的模塊性及其對教學的啟示[J];牡丹江大學學報;2007年10期
3 吳劍鋒;;隱喻·語法隱喻·認知[J];宿州學院學報;2007年06期
4 華海燕;;人際語法隱喻與會話語篇分析[J];內(nèi)江科技;2008年07期
5 王娟娟;;語篇語法隱喻具體體現(xiàn)形式的整合[J];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2009年04期
6 郭明周;董杰;;語法隱喻淺析[J];安徽科技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7 李文秀;;英漢政治語篇中的語法隱喻對比分析[J];宜春學院學報;2010年10期
8 張文清;朱寧;;語法隱喻的研究綜述[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9 高揚;;企業(yè)高管公開演講中的人際語法隱喻分析(英文)[J];語文學刊(外語教育教學);2012年10期
10 楊雪芹;;語法隱喻分類界限的模糊性[J];名作欣賞;2013年3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彭昌柳;;英漢人際語法隱喻對比分析[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4年會論文集[C];2004年
2 高貞;;名詞化與語法隱喻[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6年年會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6年
3 林芳;;從認知角度看英漢科技語言中的語法隱喻現(xiàn)象[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4年會論文集[C];2004年
4 劉宇;;淺析用英語顏色詞表達的情感現(xiàn)象中的語法隱喻[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八輯)[C];2011年
5 官曉勤;;語法隱喻中的名詞化結(jié)構(gòu)及其在語篇中的功能[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4年會論文集[C];2004年
6 羅瑞球;;隱喻與大學英語教學[A];第四屆全國認知語言學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毛凡宇;語法隱喻的認知與功能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2 劉承宇;語法隱喻的功能—認知文體學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3 高明強;新聞報導中語法隱喻的系統(tǒng)認知研究[D];復旦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霞;關(guān)于馬丁的語篇語法隱喻分類的再思考[D];延邊大學;2003年
2 何寅曦;英語乏詞義結(jié)構(gòu)的語法隱喻研究[D];西南大學;2015年
3 張倩;《愛麗絲漫游奇境記》中的人際語法隱喻分析[D];天津理工大學;2015年
4 于宏敏;語法隱喻在大學英語專業(yè)寫作教學中的實證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15年
5 代麗君;英語經(jīng)典散文中概念語法隱喻的文體價值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6 黃麗娜;概念語法隱喻視角下《紅高粱家族》的英譯[D];鄭州大學;2015年
7 牛璐芳;《經(jīng)濟學人》中國專欄的語法隱喻分析[D];內(nèi)蒙古大學;2015年
8 朱彤;中英文政治演講中的語法隱喻對比研究[D];蘇州大學;2015年
9 姚子萍;《愛瑪》中人際語法隱喻探析[D];廣西民族大學;2015年
10 呂敏敏;古詩英譯中語法隱喻現(xiàn)象對比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77364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aiyulunwen/yingyulunwen/773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