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動物流行病狀況(2010)》翻譯報告
本文關鍵詞:《俄羅斯動物流行病狀況(2010)》翻譯報告
更多相關文章: 翻譯報告 《俄羅斯動物流行病狀況(2010)》 等值理論
【摘要】:本論文為一篇翻譯報告。翻譯項目原文為《俄羅斯動物流行病狀況(2010)》(Эпизоотическая ситуация в РФ (2010год)),,是由謝·阿·杜德尼科夫(С.А. Дудников)、奧·尼·彼得羅娃(О.Н.Петрова)、娜·謝·鮑爾金娜(Н.С.Бардина)、葉·葉·耶羅斯托娃(Е.Е.Ерастова)、瑪·瓦·杜多蘿娃(М.В.Дудорова)、費·依·科列恩諾伊(Ф.И. Коренной)、娜·謝·杜德妮科娃(Н.С. Дудникова)編制,納·維·博羅沃伊(В.Н. Боровой)(聯(lián)邦國家機構“家畜疾病防治中心”)、謝·阿·科洛梅采夫(С.А. Коломыцев)(聯(lián)邦國家機構“家畜疾病防治中心”)、阿·阿·梅莉妮科娃(А.А.Мельникова)(聯(lián)邦消費者權益監(jiān)督局)協(xié)助編制的一篇醫(yī)學類的文章。該文章主要總結了2010年度俄羅斯境內爆發(fā)疫病的狀況、人畜感染疫病的數(shù)量,以及疫病傳染的高發(fā)地帶等問題。 本翻譯報告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為翻譯項目描述,分別闡述該項目的背景、目標以及意義。第二部分為原文介紹,主要闡述原文的主要內容、結構、語言特點,以及介紹該翻譯報告的理論基礎——等值理論。第三部分為翻譯難點以及翻譯方法,在總結原文出現(xiàn)的專業(yè)術語,以及無人稱長難句等翻譯難點后,舉例說明翻譯原文時所運用的減詞、詞義引申,以及增詞等翻譯方法。第四部分為翻譯項目總結,分別闡述翻譯后的啟示、教訓以及尚未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翻譯報告 《俄羅斯動物流行病狀況(2010)》 等值理論
【學位授予單位】:內蒙古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H35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6
- 引言6-7
- 一 翻譯項目描述7-9
- (一) 項目背景7
- (二) 項目目標7-8
- (三) 項目意義8
- (四) 報告結構8-9
- 二 研究背景9-13
- (一) 翻譯理論—等值理論9-10
- (二) 原文介紹10-13
- 1. 主要內容10
- 2. 原文分析10-13
- 三 翻譯難點及翻譯方法13-18
- (一) 翻譯難點13
- (二) 準備工作13
- (三) 翻譯方法13-18
- 1. 減詞法14-15
- 2. 詞義引申法15-16
- 3. 增詞法16-18
- 四 翻譯項目總結18-20
- (一) 啟示18
- (二) 教訓18
- (三) 尚未解決的問題18-20
- 結語20-21
- 參考文獻21-22
- 附錄 122-76
- 附錄 276-125
- 致謝125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吳顏嶺;英漢互譯中跨文化交流意識[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Z1期
2 鳳群;認知語用學中的翻譯觀[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3 姚雪芹;;論武術術語英譯的規(guī)范化[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5期
4 張帆;;從目的論角度探討文學方言的翻譯方法[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6期
5 付紅橋,王蓉;略談翻譯中的語用等效[J];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6 湯麗;淺析中日互譯中的文化現(xiàn)象[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S1期
7 穆亞沙爾·穆罕默德;;不可譯性與語言的雜化[J];才智;2011年22期
8 陳靜;;由“V紜弊值姆胙萇牟豢梢胨伎糩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9 張艷妤;胡東平;;原型范疇視角下不可譯性向可譯性的轉換——以英漢互譯為例[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2年04期
10 侯志利;;戰(zhàn)后英國翻譯研究的四大發(fā)展趨勢[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15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黃德先;文化途徑翻譯研究:爭議與回應[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盧玉卿;文學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譯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3 熊德米;基于語言對比的英漢現(xiàn)行法律語言互譯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4 韓子滿;文學翻譯中的雜合現(xiàn)象[D];解放軍外國語學院;2002年
5 周敬山;從“藝術偏至”到“政治偏至”[D];復旦大學;2003年
6 王林;論田漢的戲劇譯介與藝術實踐[D];復旦大學;2004年
7 李磊榮;論民族文化的可譯性[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4年
8 彭利元;論語境化的翻譯[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9 趙艷秋;文學翻譯變異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6年
10 倪永明;中日《三國志》今譯與中古漢語詞匯研究[D];復旦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71551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aiyulunwen/eyulunwen/715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