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漢空間概念表達方式對比研究
本文關鍵詞:俄漢空間概念表達方式對比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空間關系是人們認識世界過程中首先感知的一種存在關系,屬于最基本的范疇,但不同民族對空間的感知和表達是不同的,體現(xiàn)在語言中,形成了一定的相同與差異。在俄語中,主要使用前置詞詞組、副詞、形容詞詞組、帶前綴的動詞等來表達空間概念;而在漢語中,一般使用介詞加方位詞組合、形容詞、動詞加方位詞組合等來表達空間概念。
【作者單位】: 海軍工程大學;
【關鍵詞】: 空間 表達 隱喻
【分類號】:H35;H146
【正文快照】: 空間關系是人們認識世界過程中首先感知的一種基本關系,存在于客觀世界之中。在人們的認知領域,空間關系占有基礎性地位,人們通過自身的認知活動認識這種客觀的空間關系,并根據(jù)自身的經(jīng)驗、體會和心理感應將其轉(zhuǎn)化為一種概念性的空間關系。由于空間關系的普遍存在性及其基礎性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張鳳;俄漢空間隱喻比較研究[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1年01期
2 劉超;;俄漢語空間關系構成要素的認知語義分析[J];牡丹江大學學報;2008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彭卓;;UP/DOWN的語義結構及漢譯的認知研究[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2期
2 彭卓;;漢語“上/下”時間概念系統(tǒng)的認知研究[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3期
3 呂雙;;漢、英、俄語中方位隱喻的文化差異[J];海外英語;2011年05期
4 周江林,張家強;基于語料庫的英語空間隱喻研究[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3年05期
5 張鳳;“頭”的文化語義分析:俄漢對比研究[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6 李梓;;英漢語“深”的空間隱喻[J];科技視界;2012年11期
7 李金秀;黃清華;;空間隱喻的共性與個性[J];理論月刊;2006年03期
8 陳艷芳;;基于認知的“上”與up的空間隱喻意義對比[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2009年0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徐英平;俄漢語空間系統(tǒng)多層面對比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6年
2 趙亮;空間詞匯系統(tǒng)的認知語義分析[D];中國人民解放軍外國語學院;2007年
3 朱曉軍;空間范疇的認知語義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璐倩;概念隱喻理論與文學作品中的隱喻翻譯[D];四川外語學院;2011年
2 張麗麗;試論以“左”“右”引導的現(xiàn)代漢語并列復句[D];安徽大學;2011年
3 周泉;“里/中/內(nèi)”和“(?)”的意義對比研究‘里/中/內(nèi)’(?)‘(?)’(?)[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4 曾憲華;漢語空間方位隱喻及其在英語中的相應表達形式[D];延邊大學;2003年
5 孫毅;論語境對隱喻理解機制的指針作用[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4年
6 徐蓮;方位隱喻的認知考察[D];中國人民解放軍外國語學院;2005年
7 劉濤;俄漢語空間隱喻對比[D];延邊大學;2006年
8 李艷華;韓漢方位詞對比[D];延邊大學;2006年
9 廖宇暉;現(xiàn)代俄語空間概念的認知語義圖景[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10 胡琳;“深い”“淺い”的認知語義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外國語學院;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崔希亮;空間關系的類型學研究[J];漢語學習;2002年01期
2 林書武;《隱喻與認知》評介[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5年04期
3 藍純;從認知角度看漢語的空間隱喻[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9年04期
4 林書武;國外隱喻研究綜述[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7年01期
5 張鳳;俄語前置詞的隱喻意義研究[J];中國俄語教學;2000年02期
6 徐英平;俄語棱鏡下的漢語靜態(tài)空間“N+上”結構[J];中國俄語教學;2004年0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戴婉瑩;句首方位詞組成分歸屬試探[J];齊魯學刊;1982年06期
2 任宣知;方位詞組與含有方位語素名詞的劃界問題[J];語言教學與研究;1986年01期
3 王冠軍;“有……者”句首之范圍處所詞[J];齊魯學刊;1984年04期
4 施軍;;句首的時地名詞或方位詞組是什么成分?[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80年03期
5 蔣善民;說“層次”[J];十堰大學學報;1990年01期
6 高慧燃;方位詞組和處所名詞作狀語的存現(xiàn)句和作主語的說明句[J];漢語學習;1981年03期
7 張黎;談表時的“前”和“后”[J];漢語學習;1988年02期
8 譚景春;;一種表破損義的隱現(xiàn)句[J];中國語文;1996年06期
9 莫曉春;談“W+上”[J];漢語學習;1989年03期
10 鄭林麗;淺析“在”字句的用法及其常見的語病[J];秘書之友;1999年11期
本文關鍵詞:俄漢空間概念表達方式對比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9529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aiyulunwen/eyulunwen/495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