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圍城》俄譯本中熟語文化信息的等效傳達與翻譯
發(fā)布時間:2017-05-13 07:23
本文關(guān)鍵詞:論《圍城》俄譯本中熟語文化信息的等效傳達與翻譯,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錢鐘書先生的小說《圍城》曾被前蘇聯(lián)漢學家艾德林(Л.З.Эйдлин)高度評價為現(xiàn)代文學中最優(yōu)秀的長篇小說。這部小說中巧妙地運用了大量的熟語,這些熟語極大程度地反映了中國文化的個性特征,能否傳達出熟語的文化含義就決定了翻譯是否成功。本文通過分析小說《圍城》中漢語熟語的文化含義,研究小說《圍城》俄譯本Осажденная крепость中熟語文化信息的等效翻譯策略,以及漢語熟語俄譯時導(dǎo)致文化信息缺失的原因。本文分為引言、正文、結(jié)論三大部分。 引言介紹了研究的目的和意義、國內(nèi)外研究的現(xiàn)狀和研究方法。 正文分為四章。第一章對熟語的概念進行界定。本論文中的熟語是指語言中固定的詞組或語句,使用時一般不能任意改變其組織,且要以其整體來理解語義,包括成語、諺語、俗語、慣用語、歇后語、格言。通過分析《圍城》中漢語熟語的文化內(nèi)涵,將熟語的文化含義進行分類:反映漢民族的風俗習慣,反映我國的宗教文化,反映歷史典故,反映民間神話傳說。 第二章闡述尤金·奈達的等效翻譯理論,并從形式對等和動態(tài)對等的角度分析熟語中的文化信息是否得到等效傳達。 第三章研究熟語文化信息的等效翻譯方法。通過等效翻譯理論分析譯者如何翻譯和傳達熟語中的文化信息,歸納總結(jié)如何準確把握翻譯方法,提高譯文質(zhì)量。俄語中有與漢語熟語的詞匯義或比喻義相同熟語時,采用直接借用對等意義熟語的方法;漢語熟語中的文化含義與俄語譯文中對應(yīng)詞語的文化含義發(fā)生沖突時,采用其他具有相同文化含義的詞語翻譯。漢語熟語的文化含義在俄語中產(chǎn)生文化空缺時,根據(jù)具體問題,采取不同的翻譯方法:原語形象直譯法、替代形象意譯法、舍棄形象意譯法、闡釋法、直譯加注法。 第四章研究《圍城》俄譯本中熟語文化信息未得到等效傳達、造成文化缺失的原因,主要包括語言體系不同導(dǎo)致的文化含義耗損;譯者的翻譯意識形態(tài)干預(yù),,使譯者進行有意地改譯或刪去不譯;漢語熟語的文化含義在俄語文化中產(chǎn)生空缺,導(dǎo)致譯者誤譯或漏譯。 最后一部分總體評價索羅金(В.Ф.Сорокин)的俄譯本小說Осажденная крепость中熟語的翻譯情況。小說《圍城》的俄譯本中大部分熟語都得到了等效翻譯。但仍有一些具有獨特文化內(nèi)涵的漢語熟語無法等效翻譯成俄語,針對這種情況,筆者認為應(yīng)該采用直譯為主,闡釋法為輔的翻譯策略,以此體現(xiàn)作品本身的民族文化特色,促進不同語言之間的文化交流。
【關(guān)鍵詞】:圍城 熟語 文化 等效 翻譯
【學位授予單位】: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H35;I046
【目錄】: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2
- 第一章 《圍城》中的熟語及其文化含義12-21
- 一、 熟語概念界定12-15
- 二、 《圍城》中熟語承載的文化信息15-21
- (一) 漢民族的風俗習慣15-16
- (二) 中國的宗教文化16-18
- (三) 歷史典故18-19
- (四) 民間神話傳說19-21
- 第二章 等效翻譯理論與熟語文化信息傳達21-25
- 一、 等效翻譯理論21-22
- 二、 熟語文化信息的等效傳達22-25
- (一) 形式對等,且動態(tài)對等22-23
- (二) 形式不對等,動態(tài)對等23-25
- 第三章 《圍城》俄譯本中熟語文化信息的等效翻譯方法25-36
- 一、 詞匯義或比喻義相同的熟語翻譯25-26
- 二、 語義沖突的熟語翻譯26-27
- 三、 文化空缺的熟語翻譯27-36
- (一) 原語形象的直譯28-29
- (二) 替代形象意譯29-30
- (三) 舍棄形象意譯30-32
- (四) 闡釋法32-34
- (五) 直譯加注法34-36
- 第四章 《圍城》俄譯本中熟語文化信息的缺失及其原因分析36-47
- 一、 語言體系不同導(dǎo)致的文化含義耗損36-37
- 二、 譯者的翻譯意識形態(tài)干預(yù)37-39
- 三、 文化空缺導(dǎo)致誤譯、漏譯39-47
- (一) 誤譯40-42
- (二) 漏譯42-47
- 結(jié)論47-48
- 參考文獻48-50
- 致謝50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偉;;淺談高校翻譯教學[J];才智;2011年22期
2 張櫻子;;淺析《論語》中熟語的主要修辭手法[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13期
3 惠秀梅;;熟語中的情態(tài)意義研究——否定與詞層級上的說話人形象[J];外語學刊;2011年04期
4 牛蕊;;習語的翻譯[J];知識經(jīng)濟;2011年15期
5 董志友;;論英語熟語與文化的關(guān)系[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06期
6 張曉玉;;論英語教學中文化信息的傳播[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1年01期
7 李文R
本文編號:36193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aiyulunwen/eyulunwen/361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