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彩畫材料的拓展與創(chuàng)新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1-06 13:02
放眼世界來考察和研究今天的美術發(fā)展,可以看出材料的綜合運用已是大勢所趨,各畫種都在由單科向綜合的大美術發(fā)展,同時還出現(xiàn)了一些由美術和現(xiàn)代科技相結合的邊緣畫種。它們的出現(xiàn)為當代美術的發(fā)展注入了新鮮的血液,拓展了美術作品的發(fā)展空間和審美領域。為了適應時代潮流的發(fā)展,適應新世紀的審美需求,今天的水彩畫創(chuàng)作在材料和表現(xiàn)語言上也給予了更多的包容,呈現(xiàn)出各種形式、觀念并存的特點。而事實也證明將材料引入水彩畫創(chuàng)作中能衍生出新的價值,它不僅是對傳統(tǒng)水彩畫材料的補充,還能提升畫面的視覺張力、使作品的思想文化內(nèi)涵更加深刻、豐富水彩畫的表現(xiàn)形式、滿足藝術家對藝術語言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但是國內(nèi)水彩領域卻對材料地介入存在一些質(zhì)疑,強調(diào)堅守畫種特性的呼聲此起彼伏,他們認為放棄了水彩畫透明、潤澤的水色效果,便不能被稱為水彩畫。所以,國內(nèi)水彩畫一直處在兩種觀念地拉鋸戰(zhàn)中,整體狀態(tài)依舊是“固守”大于“創(chuàng)新”。所以,本文從“材料”的角度對水彩畫目前的發(fā)展進行了梳理和分析。采取總——分——總的方式,先從當前美術領域?qū)Σ牧系貞矛F(xiàn)狀出發(fā)對美術作品中材料的審美性進行了分析,肯定了材料自身存在的價值;接著以“材料”為線索分析...
【文章來源】:湖南師范大學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7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戴金盔的男子》倫勃朗
水彩畫材料的拓展與創(chuàng)新研究9圖1-2《閣樓里的老人》安德魯·懷斯圖1-3《淡泊時光》樊惠剛圖片來源:畫冊翻拍圖片來源:畫冊翻拍當然,肌理除了上述功能外,還能增加畫面的層次感和節(jié)奏感,豐富畫面的情感內(nèi)涵等等。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們不能為肌理而肌理,不能一味的只追求畫面效果,而將不同的材料、不同的肌理隨意疊加,這樣只會使畫面缺少思想內(nèi)涵、而過于表面化。也就是說,在創(chuàng)作中我們要根據(jù)畫面的需要,根據(jù)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意圖與設想,選擇合適的材料與肌理,讓肌理恰如其分的表達主題,并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第二節(jié)材料的形式美一、形式美的概念分析形式美,首先必須了解“形式”,“形式”通常被解釋為客觀事物的形狀、結構,廣義上泛指我們對客觀對象的所有感知。而在繪畫作品中,“形式”是指某個圖案或畫面中可視因素的總結構,如點、線、面的排布、組合以及色彩的搭配等等。而形式美則是指當形式本身成為獨立的審美對象時所具有的審美屬性與審美主體的審美定勢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結晶。柏拉圖曾經(jīng)說過:“我說的形式美,指的不是多數(shù)人了解的關于動物或繪畫的美,而是直線和圓以及用尺、規(guī)和矩所形成的平面形和立體形。這些形狀的美并不像別的事物是相對的,而是按照它們的本質(zhì)呈現(xiàn)出絕對的美……!雹購倪@里可以看出形式美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形式美的構成要素則主要包括點、線、面、色彩等。所以從抽象的層面上來認識便把握住了形式美的基本特征,正如吳冠中先生說的“抽象美是形式美的①(古希臘)柏拉圖著.中國翻譯家譯叢朱光潛譯柏拉圖文藝對話集歌德談話錄[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5:45
水彩畫材料的拓展與創(chuàng)新研究9圖1-2《閣樓里的老人》安德魯·懷斯圖1-3《淡泊時光》樊惠剛圖片來源:畫冊翻拍圖片來源:畫冊翻拍當然,肌理除了上述功能外,還能增加畫面的層次感和節(jié)奏感,豐富畫面的情感內(nèi)涵等等。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們不能為肌理而肌理,不能一味的只追求畫面效果,而將不同的材料、不同的肌理隨意疊加,這樣只會使畫面缺少思想內(nèi)涵、而過于表面化。也就是說,在創(chuàng)作中我們要根據(jù)畫面的需要,根據(jù)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意圖與設想,選擇合適的材料與肌理,讓肌理恰如其分的表達主題,并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第二節(jié)材料的形式美一、形式美的概念分析形式美,首先必須了解“形式”,“形式”通常被解釋為客觀事物的形狀、結構,廣義上泛指我們對客觀對象的所有感知。而在繪畫作品中,“形式”是指某個圖案或畫面中可視因素的總結構,如點、線、面的排布、組合以及色彩的搭配等等。而形式美則是指當形式本身成為獨立的審美對象時所具有的審美屬性與審美主體的審美定勢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結晶。柏拉圖曾經(jīng)說過:“我說的形式美,指的不是多數(shù)人了解的關于動物或繪畫的美,而是直線和圓以及用尺、規(guī)和矩所形成的平面形和立體形。這些形狀的美并不像別的事物是相對的,而是按照它們的本質(zhì)呈現(xiàn)出絕對的美……。”①從這里可以看出形式美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形式美的構成要素則主要包括點、線、面、色彩等。所以從抽象的層面上來認識便把握住了形式美的基本特征,正如吳冠中先生說的“抽象美是形式美的①(古希臘)柏拉圖著.中國翻譯家譯叢朱光潛譯柏拉圖文藝對話集歌德談話錄[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5:45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關于水彩畫創(chuàng)作中的綜合材料與技法研究教學的思考[J]. 程寶剛. 美與時代(中). 2016(07)
[2]輔助材料效應于水彩畫創(chuàng)作之啟迪[J]. 邵昱皓. 湖北美術學院學報. 2014(04)
[3]淺談媒介材料在水彩畫中的運用[J]. 金慜. 美術教育研究. 2013(10)
[4]輔助材料效應于水彩畫創(chuàng)作之啟迪[J]. 邵昱皓. 大眾文藝. 2013(04)
[5]淺析審美意識在水彩畫材料選擇和技法中的作用[J]. 栗珊. 美術大觀. 2012(04)
[6]水性材料繪畫的當代存在[J]. 王浩然. 美術大觀. 2012(01)
[7]對話劉壽祥、周剛、趙云龍——關于中國水彩藝術的當代性轉(zhuǎn)型、現(xiàn)狀分析、方向確立、理論支持、學科建設等[J]. 胡敬德. 藝苑. 2008(03)
[8]媒介與創(chuàng)新——小議水彩畫材料創(chuàng)新[J]. 孫寧. 美術研究. 2008(01)
[9]淺談綜合材料在水彩畫創(chuàng)作中的運用[J]. 楊開顏. 美術大觀. 2007(03)
[10]新材料 新技法 新畫貌——試論留白膠在水彩畫中的運用[J]. 殷俊. 美術學報. 2004(02)
博士論文
[1]當代中國水彩畫風格演進歷程[D]. 王輝宇.東北師范大學 2017
[2]從材料到觀念[D]. 王學峰.東北師范大學 2016
[3]高劍父繪畫藝術及其“折衷”思想研究[D]. 張繁文.上海大學 2010
碩士論文
[1]綜合材料繪畫中“物性”的精神表達[D]. 范富才.南昌大學 2019
[2]安德魯·懷斯的水性材料繪畫語言探究[D]. 傅穎.中國美術學院 2019
[3]《水彩指南》與19世紀英國水彩藝術中的基本認識和觀念[D]. 湯瀾.湖南師范大學 2018
[4]可見與不可見—保羅·克利的繪畫表現(xiàn)研究[D]. 李佩玉.中國美術學院 2017
[5]水彩畫中“水性”的研究與運用[D]. 李復朝.東北師范大學 2016
[6]綜合材料對中國水彩發(fā)展的影響[D]. 滕飛.魯東大學 2016
[7]水彩畫的當代性表達與材質(zhì)選擇[D]. 趙振華.中國美術學院 2015
[8]試論綜合材料應用于水彩畫的現(xiàn)實意義[D]. 程杰.西安美術學院 2014
[9]水彩新材料表現(xiàn)語言的探究[D]. 夏克梁.中國美術學院 2013
[10]當代繪畫中的水彩表現(xiàn)研究[D]. 彭佳.中國美術學院 2013
本文編號:2960619
【文章來源】:湖南師范大學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7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戴金盔的男子》倫勃朗
水彩畫材料的拓展與創(chuàng)新研究9圖1-2《閣樓里的老人》安德魯·懷斯圖1-3《淡泊時光》樊惠剛圖片來源:畫冊翻拍圖片來源:畫冊翻拍當然,肌理除了上述功能外,還能增加畫面的層次感和節(jié)奏感,豐富畫面的情感內(nèi)涵等等。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們不能為肌理而肌理,不能一味的只追求畫面效果,而將不同的材料、不同的肌理隨意疊加,這樣只會使畫面缺少思想內(nèi)涵、而過于表面化。也就是說,在創(chuàng)作中我們要根據(jù)畫面的需要,根據(jù)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意圖與設想,選擇合適的材料與肌理,讓肌理恰如其分的表達主題,并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第二節(jié)材料的形式美一、形式美的概念分析形式美,首先必須了解“形式”,“形式”通常被解釋為客觀事物的形狀、結構,廣義上泛指我們對客觀對象的所有感知。而在繪畫作品中,“形式”是指某個圖案或畫面中可視因素的總結構,如點、線、面的排布、組合以及色彩的搭配等等。而形式美則是指當形式本身成為獨立的審美對象時所具有的審美屬性與審美主體的審美定勢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結晶。柏拉圖曾經(jīng)說過:“我說的形式美,指的不是多數(shù)人了解的關于動物或繪畫的美,而是直線和圓以及用尺、規(guī)和矩所形成的平面形和立體形。這些形狀的美并不像別的事物是相對的,而是按照它們的本質(zhì)呈現(xiàn)出絕對的美……!雹購倪@里可以看出形式美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形式美的構成要素則主要包括點、線、面、色彩等。所以從抽象的層面上來認識便把握住了形式美的基本特征,正如吳冠中先生說的“抽象美是形式美的①(古希臘)柏拉圖著.中國翻譯家譯叢朱光潛譯柏拉圖文藝對話集歌德談話錄[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5:45
水彩畫材料的拓展與創(chuàng)新研究9圖1-2《閣樓里的老人》安德魯·懷斯圖1-3《淡泊時光》樊惠剛圖片來源:畫冊翻拍圖片來源:畫冊翻拍當然,肌理除了上述功能外,還能增加畫面的層次感和節(jié)奏感,豐富畫面的情感內(nèi)涵等等。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們不能為肌理而肌理,不能一味的只追求畫面效果,而將不同的材料、不同的肌理隨意疊加,這樣只會使畫面缺少思想內(nèi)涵、而過于表面化。也就是說,在創(chuàng)作中我們要根據(jù)畫面的需要,根據(jù)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意圖與設想,選擇合適的材料與肌理,讓肌理恰如其分的表達主題,并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第二節(jié)材料的形式美一、形式美的概念分析形式美,首先必須了解“形式”,“形式”通常被解釋為客觀事物的形狀、結構,廣義上泛指我們對客觀對象的所有感知。而在繪畫作品中,“形式”是指某個圖案或畫面中可視因素的總結構,如點、線、面的排布、組合以及色彩的搭配等等。而形式美則是指當形式本身成為獨立的審美對象時所具有的審美屬性與審美主體的審美定勢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結晶。柏拉圖曾經(jīng)說過:“我說的形式美,指的不是多數(shù)人了解的關于動物或繪畫的美,而是直線和圓以及用尺、規(guī)和矩所形成的平面形和立體形。這些形狀的美并不像別的事物是相對的,而是按照它們的本質(zhì)呈現(xiàn)出絕對的美……。”①從這里可以看出形式美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形式美的構成要素則主要包括點、線、面、色彩等。所以從抽象的層面上來認識便把握住了形式美的基本特征,正如吳冠中先生說的“抽象美是形式美的①(古希臘)柏拉圖著.中國翻譯家譯叢朱光潛譯柏拉圖文藝對話集歌德談話錄[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5:45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關于水彩畫創(chuàng)作中的綜合材料與技法研究教學的思考[J]. 程寶剛. 美與時代(中). 2016(07)
[2]輔助材料效應于水彩畫創(chuàng)作之啟迪[J]. 邵昱皓. 湖北美術學院學報. 2014(04)
[3]淺談媒介材料在水彩畫中的運用[J]. 金慜. 美術教育研究. 2013(10)
[4]輔助材料效應于水彩畫創(chuàng)作之啟迪[J]. 邵昱皓. 大眾文藝. 2013(04)
[5]淺析審美意識在水彩畫材料選擇和技法中的作用[J]. 栗珊. 美術大觀. 2012(04)
[6]水性材料繪畫的當代存在[J]. 王浩然. 美術大觀. 2012(01)
[7]對話劉壽祥、周剛、趙云龍——關于中國水彩藝術的當代性轉(zhuǎn)型、現(xiàn)狀分析、方向確立、理論支持、學科建設等[J]. 胡敬德. 藝苑. 2008(03)
[8]媒介與創(chuàng)新——小議水彩畫材料創(chuàng)新[J]. 孫寧. 美術研究. 2008(01)
[9]淺談綜合材料在水彩畫創(chuàng)作中的運用[J]. 楊開顏. 美術大觀. 2007(03)
[10]新材料 新技法 新畫貌——試論留白膠在水彩畫中的運用[J]. 殷俊. 美術學報. 2004(02)
博士論文
[1]當代中國水彩畫風格演進歷程[D]. 王輝宇.東北師范大學 2017
[2]從材料到觀念[D]. 王學峰.東北師范大學 2016
[3]高劍父繪畫藝術及其“折衷”思想研究[D]. 張繁文.上海大學 2010
碩士論文
[1]綜合材料繪畫中“物性”的精神表達[D]. 范富才.南昌大學 2019
[2]安德魯·懷斯的水性材料繪畫語言探究[D]. 傅穎.中國美術學院 2019
[3]《水彩指南》與19世紀英國水彩藝術中的基本認識和觀念[D]. 湯瀾.湖南師范大學 2018
[4]可見與不可見—保羅·克利的繪畫表現(xiàn)研究[D]. 李佩玉.中國美術學院 2017
[5]水彩畫中“水性”的研究與運用[D]. 李復朝.東北師范大學 2016
[6]綜合材料對中國水彩發(fā)展的影響[D]. 滕飛.魯東大學 2016
[7]水彩畫的當代性表達與材質(zhì)選擇[D]. 趙振華.中國美術學院 2015
[8]試論綜合材料應用于水彩畫的現(xiàn)實意義[D]. 程杰.西安美術學院 2014
[9]水彩新材料表現(xiàn)語言的探究[D]. 夏克梁.中國美術學院 2013
[10]當代繪畫中的水彩表現(xiàn)研究[D]. 彭佳.中國美術學院 2013
本文編號:296061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oufeilunwen/zaizhiboshi/2960619.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