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權力,他者”—對《蠅王》中異質(zhì)空間的解析
本文關鍵詞: 《蠅王》 權力 異質(zhì)空間 空間 他者 出處:《西安外國語大學》2017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蠅王》是英國作家威廉·戈爾丁的代表作。1983年,“因為他的小說用明晰的現(xiàn)實主義的敘述藝術和多樣的具有普遍意義的神話,闡明了當今世界人類的狀況”,戈爾丁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該部作品在國內(nèi)外曾被從各個角度研究和方面研究和探討過,本論文基于前人的研究,找到了研究缺口,即很少人從?碌漠愘|(zhì)空間理論的角度出發(fā)對文本進行研究。因此,本論文的研究問題是:威廉·戈爾丁在《蠅王》中如何構建了具有烏托邦與惡托邦兩種鮮明的異質(zhì)空間形態(tài)?在這個異質(zhì)空間里,權力之爭以及被邊緣化的他者是如何被書寫的?通過對異質(zhì)空間的構建,惡托邦的批判和對抗功能、烏托邦的隱喻功能和救贖是如何展現(xiàn)?《蠅王》中的異質(zhì)空間是戈爾丁匠心獨運的偉大發(fā)明,它為我們進入現(xiàn)實生活之外的“異域”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視角,以期為尋找人類的未來找到了一條嶄新的出路,希望讀者知道人類文明、生存狀況和道德問題是關乎我們所有人的。
[Abstract]:"Lord of the flies" is the masterpiece of English writer William Golding. In 1983, "because his novel uses a clear realistic narrative art and a variety of universal myths, Golding has won the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His works have been studied and discussed from various angles at home and abroad. Based on the previous studies, this paper has found the research gap. That is, few people study the tex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ucault's heterogeneous space theory. The question of this thesis is: how did William Golding construct two distinct spatial forms of utopia and utopia in King of the flies? In this heterogeneous space, how is 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the marginalized other written? How does the metaphorical function and redemption of Utopia manifest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heterogeneous space and the critical and confrontational functions of Etopia? The heterogeneous space in Lord of the flies is a great invention of Goldin's ingenuity. It provides us with a unique angle of view to find a new way to find the future of mankind. Readers want to know that human civilization, living conditions and moral issues are of concern to all of us.
【學位授予單位】:西安外國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I561.07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姜蕾;;邪惡:人類悲劇之源——品讀《蠅王》[J];理論界;2007年05期
2 雷明珍;;《蠅王》的沖突類型及形式表現(xiàn)的多樣性剖析[J];紅河學院學報;2009年06期
3 張中載;《蠅王》出版四十周年重讀《蠅王》[J];外國文學;1995年01期
4 王秀銀;《蠅王》兩個中譯本的比較研究[J];湖北三峽學院學報;1999年04期
5 李煒光;;認識你自己——讀《蠅王》(The Lord of the Flies)[J];學習博覽;2008年01期
6 高細明;;善惡沖突在《蠅王》中的體現(xiàn)[J];短篇小說(原創(chuàng)版);2013年15期
7 孟倩;;《1984》與《蠅王》比較研究——原始與文明的悖論[J];金田;2013年11期
8 徐明;論《蠅王》的象征手法[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2期
9 王瀚;一部表現(xiàn)人類本性的寓言——簡析《蠅王》的主題[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5期
10 譚青松,陳建生;《蠅王》中的哲學話語[J];宜賓學院學報;2002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湯瑤;;《蠅王》男權社會里被沉默的女性聲音[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龍超;;從象征主義看《蠅王》里的人性惡[A];首屆海峽兩岸外語教學與研究學術研討會暨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1年會論文集[C];2011年
3 李娜;;淺析《蠅王》中人物的象征意義[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八輯)[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阮煒;回應多事的百年[N];中華讀書報;2002年
2 何帆;中學生政治寓言必讀[N];東方早報;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佼;《蠅王》中人物內(nèi)心變化的及物性分析[D];內(nèi)蒙古大學;2015年
2 張瑜;探討《蠅王》中的象征意義[D];四川師范大學;2015年
3 陳吳慧;英國荒島文學的生態(tài)批評:《珊瑚島》和《蠅王》比較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5年
4 張玉;生態(tài)翻譯學“三維轉換”視角下《蠅王》的翻譯研究[D];河南工業(yè)大學;2016年
5 章宇琴;《黑暗昭昭》中的異化與拯救[D];廣西大學;2016年
6 田曉;“空間,,權力,他者”—對《蠅王》中異質(zhì)空間的解析[D];西安外國語大學;2017年
7 尹迪;論《蠅王》對荒島文學的繼承和發(fā)展[D];山東大學;2008年
8 彭楠;論《蠅王》對西方傳統(tǒng)文化的顛覆[D];黑龍江大學;2009年
9 李慧;《蠅王》人際修辭關系中合作原則違反研究[D];中南大學;2009年
10 黃青青;《蠅王》中的二元對立關系研究[D];寧波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54070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oufeilunwen/zaizhiboshi/1540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