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搶飯碗”到“行業(yè)重塑”:人民網“機器人寫作”報道的話語演變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01-12 06:06
新聞傳播學領域中,從利用人工智能分析大數據進行內容生產和推送,到機器人寫作的應用,人工智能已從新聞生產工具演變?yōu)橐环N新聞生產主體。本文借助荷蘭學者凡·迪克“把新聞當作一種文本或話語來進行分析”的理論框架,梳理人民網有關“機器人寫作”的報道,分析新聞話語形態(tài)背后的驅動因素,對于新聞話語形態(tài)的研究既是對新聞文本本身的研究,也是對文本背后的影響因素的研究。本研究通過對人民網關于“機器人寫作”報道的全樣本進行內容分析,在描述人民網對于該主題報道話語在內容、態(tài)度與框架等方面的特征基礎上,梳理其話語變化過程,進一步分析人民網在該主題報道話語演變背后表現出的媒介意識變化,探討促成其演變過程的因素及其影響。本文通過人民網關于“機器人寫作”報道的話語演變分析得出其本質是媒介平臺對由該技術引發(fā)的行業(yè)變革的態(tài)度和體認。
【文章來源】:內蒙古大學內蒙古自治區(qū)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4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網站板塊分布(單位:篇)
從“搶飯碗”到“行業(yè)重塑”:人民網“機器人寫作”報道的話語演變分析21圖2.1假設性新聞圖式結構[1]綜觀國內外學者對于新聞框架的理解與闡釋,基本將新聞文本的結構歸納為五種:一、問題界定,即說明新聞事件基本要素或予以定義;二、歸因詮釋,即判斷說明新聞事件或現象產生的原因;三、解決方案,即提供對相關問題的解決方案建議,以及預測期效果;四、判斷評價,即采取某種評述立場,評估該新聞事件或現象的結果與社會影響;五、個性特質,即新聞事件相關意向(群體、區(qū)域等)的形象表述。而此框架還需結合媒介的呈現手段,如版面位置、標題、圖片等。根據宏觀命題的類似程度,人民網有關“機器人寫作”的246篇新聞報道可以歸納提煉出五大框架,將所有的新聞樣本納入其中。[1](荷)托伊恩·A.凡.迪克,曾慶香譯:《作為話語的新聞》,北京:華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57頁。4819110715969050100150200250人員替代實踐應用問題局限行業(yè)革新素質要求圖2.2報道框架(單位:次)
本文編號:2972309
【文章來源】:內蒙古大學內蒙古自治區(qū)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4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網站板塊分布(單位:篇)
從“搶飯碗”到“行業(yè)重塑”:人民網“機器人寫作”報道的話語演變分析21圖2.1假設性新聞圖式結構[1]綜觀國內外學者對于新聞框架的理解與闡釋,基本將新聞文本的結構歸納為五種:一、問題界定,即說明新聞事件基本要素或予以定義;二、歸因詮釋,即判斷說明新聞事件或現象產生的原因;三、解決方案,即提供對相關問題的解決方案建議,以及預測期效果;四、判斷評價,即采取某種評述立場,評估該新聞事件或現象的結果與社會影響;五、個性特質,即新聞事件相關意向(群體、區(qū)域等)的形象表述。而此框架還需結合媒介的呈現手段,如版面位置、標題、圖片等。根據宏觀命題的類似程度,人民網有關“機器人寫作”的246篇新聞報道可以歸納提煉出五大框架,將所有的新聞樣本納入其中。[1](荷)托伊恩·A.凡.迪克,曾慶香譯:《作為話語的新聞》,北京:華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57頁。4819110715969050100150200250人員替代實踐應用問題局限行業(yè)革新素質要求圖2.2報道框架(單位:次)
本文編號:297230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oufeilunwen/xixikjs/297230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