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中國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4-19 18:10
本文關鍵詞:21世紀中國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關于“信仰”、“信仰教育”的研究,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領域內都是一道不可忽略的風景。始于上個世紀70年代末的改革開放使我國社會進入了社會轉型時,社會各方面開始發(fā)生全方位的變化。進入到21世紀,中國社會轉型期的各種結構性緊張進一步加劇,這一時期無論就其所面臨的錯綜復雜的國際國內矛盾,還是就其所肩負的歷史使命而言,都需要有堅定的信仰支撐。我國高校大學生是西方資本主義勢力對中國進行政治性基因改造的重點“關照”對象,如果我們社會主義高校的大學生缺乏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思想防線松懈,又怎么能保證社會主義的國家政權始終掌握在馬克思主義者的手上呢?又怎么能保證顏色革命的悲劇不會在我國重演呢?因此,以“21世紀”為時間范疇,以“中國大學生”為研究對象,以“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為研究內容,本文的研究主要從如下四個方面展開: 一是21世紀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科學內涵界定。本文在厘清信仰、馬克思主義信仰、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相關概念的基礎上,指明21世紀中國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是指立足于進入新世紀以來國際國內的新變化,從知識、情感、意志、行為四重維度,對我國高校大學生進行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與引導,使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內涵、社會人格、社會理想、精神力量、道德規(guī)范樹立起無限的信服感與尊崇感,并在實踐中作為最高價值目標持久堅守的教育實踐活動。 二是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的生成機制探究。本文指明主體信仰需要的滿足是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生成的原點,主體的信仰選擇是大學生樹立馬克思主義信仰的關鍵,主體的信仰行為實踐是大學生形成馬克思主義信仰的根本途徑。 三是21世紀中國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現狀分析。本部分主要分析了21世紀中國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的主流現狀,總結了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取得的成就和經驗;同時也分析了21世紀中國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狀況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探討了當前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狀況問題產生的原因。 四是21世紀中國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對策選擇。根據上述分析,本文提出當前加強當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九大對策:避免當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目標定位的四大誤區(qū);厘清當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起點;夯實當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理論根基;強固當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主陣地和主渠道;搭建當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價值平臺;培育當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組織載體;協調當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生成中的利益關系;營造有利于當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校園文化;整治影響當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精神霧霾。 馬克思主義信仰的誕生是人類信仰史上的一次重要變革。一百多年來,人類社會文明演進的歷程生動地再現了馬克思主義石破天驚的理論魅力。然而,我國作為全球社會主義國家的旗幟,如何讓廣大社會成員、尤其是高校大學生真懂、真用、真信馬克思主義,堅守馬克思主義信仰,不斷從馬克思主義吸取砥礪前行的巨大精神力量,卻依然是一項還在路上的神圣使命,對此,思想政治教育者義不容辭,思想政治教育學科責無旁貸。
【關鍵詞】:21世紀 中國大學生 馬克思主義 信仰教育
【學位授予單位】:云南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G641
【目錄】: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7
- 目錄7-10
- 第一章 導論10-31
- 第一節(jié) 問題的緣起及研究意義10-16
- 一、問題的緣起10-14
- 二、研究意義14-16
- 第二節(jié) 國內外研究現狀述評16-30
- 一、國外研究述評17-23
- 二、國內研究述評23-30
- 第三節(jié) 若干需要深入研究的問題30-31
- 第二章 21世紀中國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科學內涵31-59
- 第一節(jié) 21世紀中國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相關概念31-41
- 一、信仰的概念及其分類31-39
- 二、馬克思主義信仰的概念39
- 三、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概念39-40
- 四、21世紀中國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概念40-41
- 第二節(jié) 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內容結構41-54
- 一、生命觀教育: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邏輯起點41-46
- 二、道德觀教育: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重要支撐46-50
- 三、社會理想觀教育: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核心內容50-54
- 第三節(jié) 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特征分析54-59
- 一、合目的性與合規(guī)律性的統一55-56
- 二、個體性與社會性的統一56
- 三、普遍性與特殊性的統一56-57
- 四、科學性與價值性的統一57-58
- 五、現實性與超越性的統一58-59
- 第三章 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的生成機制59-81
- 第一節(jié) 主體信仰需要的滿足:馬克思主義信仰生成的原點59-63
- 一、主體超越個體生命有限性的需要60-61
- 二、信仰主體對世界意義和人生意義的追尋61
- 三、信仰主體對安全感和歸屬感的渴望61-62
- 四、信仰主體對幸福、美好未來的追求需要62-63
- 第二節(jié) 主體信仰選擇的完成:馬克思主義信仰形成的關鍵63-76
- 一、主體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認同63-69
- 二、主體在現實生活中的觀察和實踐體驗69-72
- 三、主體和馬克思主義信仰的情感共鳴72-76
- 第三節(jié) 主體的信仰行為實踐:馬克思主義信仰形成的根本途徑76-81
- 一、理論學習76-77
- 二、日常行為規(guī)范77-78
- 三、道德行為規(guī)范78-79
- 四、政治行為規(guī)范79-81
- 第四章 21世紀中國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現狀分析81-123
- 第一節(jié) 21世紀中國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的主流現狀81-82
- 第二節(jié) 我國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取得成就的基本經驗82-85
- 一、建設高校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兩支隊伍84
- 二、構建高校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統一戰(zhàn)線”84
- 三、更新高校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內容結構84-85
- 四、開發(fā)高校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有效載體85
- 五、加強高校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針對性、科學性與實效性85
- 第三節(jié) 21世紀中國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狀況存在的問題85-89
- 一、信仰迷;86
- 二、信仰庸俗化86-87
- 三、信仰功利化87-88
- 四、信仰淡漠化88-89
- 第四節(jié) 21世紀中國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面臨困境的原因89-123
- 一、兩個大局的負面影響89-94
- 二、社會現實根源:經濟、政治、文化三重維度94-114
- 三、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自身的缺陷114-123
- 第五章 21世紀中國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對策選擇123-157
- 第一節(jié) 避免當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目標定位的四大誤區(qū)123-125
- 第二節(jié) 厘清當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起點125-128
- 第三節(jié) 夯實當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理論根基128-130
- 第四節(jié) 強固當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主陣地和主渠道130-135
- 第五節(jié) 搭建當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價值平臺135-138
- 第六節(jié) 培育當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組織載體138-144
- 第七節(jié) 協調當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生成中的利益關系144-149
- 第八節(jié) 營造有利當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校園文化149-152
- 第九節(jié) 整治影響當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精神霧霾152-157
- 結語157-160
- 參考文獻160-164
-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完成的科研成果164-165
- 致謝16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荊學民;社會轉型期信仰困惑的經濟因析論[J];北京市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1999年01期
2 胡慶亮;;多元文化下政治信仰的危機與重塑[J];長白學刊;2012年02期
3 馮天策;;略論信仰本體的起源、分類和本質[J];東岳論叢;2007年01期
4 楊振聞;;堅定政治信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核心命題[J];湖南社會科學;2008年03期
5 邵龍寶;;全球化背景下大學生信仰教育內容體系構建[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6 劉營軍;賈水庫;;當代大學生信仰問題調查研究[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1年07期
7 馬永忠;;基于信仰結構的馬克思主義信仰重建[J];甘肅社會科學;2007年04期
8 劉振亞;;大學生信仰的現狀及培養(yǎng)對策[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2年09期
9 張勁楠;李軍松;;“微博”與大學生信仰教育的人文關懷路徑[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1期
10 劉建軍;;論共產主義信仰的崇高境界[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3年03期
本文關鍵詞:21世紀中國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1683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oufeilunwen/sklbs/316837.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