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文脈:陸深陸楫家學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1-02 22:20
本文關鍵詞:浦東文脈:陸深陸楫家學研究
【摘要】:滄海之西,長江以南,黃浦以東,浦東地脈近千年來始才逐漸浮出東海之上。秉承中華傳統(tǒng)文化,浦東文脈在明代與浦東陸氏家學相輔相成,興盛四百余年。然自清代后期陸氏家族衰落,浦東文脈也步入百年低迷。直至近代歐風美雨的侵襲,浦東文脈才再次復興起來。浦東文脈的興衰無疑受浦東地脈及經(jīng)濟命脈的影響。修筑海塘,煮海熬鹽曾一度是浦東的經(jīng)濟命脈。由于地理環(huán)境的變遷,海水淡化鹽業(yè)衰落。在明代蘇松地區(qū)高額賦稅的壓力下,浦東人熱衷讀書舉業(yè),無形中促成浦東文脈的崛起。文化藝術通常需要世代累積。浦東文脈亦不免受制于名門望族成員在文化藝術領域的追究,及其在學術層面的造詣。明代浦東名士陸深、陸楫父子,在文學、書法、經(jīng)濟、政治、史學、理學等多個層面取得巨大成就。陸深傾向循舊,堅守理學,反對以陽明心學為依托的議禮派。其治家之道,提倡擇賢立嗣,給宗法制提供成功范式。陸深擅長文學、書法,重視實學、史學、程朱理學,為浦東乃至上海地區(qū)文化的崛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陸楫則長于創(chuàng)新,,其反對禁奢的經(jīng)濟主張,以及提倡民族平等的思想,開啟了明代的進步思潮,對中國古代傳統(tǒng)思想史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浦東陸氏家族,四百余年瓜蒂連綿,歷經(jīng)明清易代,科第家聲長盛不衰。浦東陸氏家族后裔所取得的文學藝術成就,都可以追溯到陸深奠定的家學。陸深講究文行出處,為陸氏家族贏得美名。浦東陸氏家學的傳承,又涉及陸深倡導樂善好施的家風,崇理剛直的士風,清正廉潔的官風,文史并重的學風以及功成身退的隱逸之風。陸深曾擔任翰林院大學士,操持廟堂文炳,是浦東文脈首推一指的奠基人。陸深非常重視學術及藝術的傳承。他提倡知行并舉,在學術及藝術領域博采眾長,自成一家。陸深的門生,夏言、徐階在政壇,張賓山、浦時濟在書法界,都有重大影響。陸深、陸楫父子為提升浦東地區(qū)的文化脈息,率先創(chuàng)辦陸氏儼山書院,藏書數(shù)萬卷,并刊刻著作,奠定了一方之學的基礎。為了抵制通俗文學的不良影響,陸深提議并參與編纂小說叢書《古今說海》,力圖影響世風。自陸深起,浦東陸氏家族八代人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無疑深受家學影響。陸深從六世孫陸錫熊,則以《四庫全書》總編纂官這一得天獨厚的社會地位,最終完成浦東陸氏家學由一家之學到一國之學的華麗轉身。
【關鍵詞】:浦東文脈 陸深 陸氏家學
【學位授予單位】:上海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I206.2
【目錄】: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10
- 緒論10-20
- 第一章 古代浦東地脈、文脈梗概20-61
- 第一節(jié) 黃浦秋濤申江潮——黃浦春秋22-32
- 第二節(jié) “得一龍,江水通”——浦東地脈32-40
- 第三節(jié) “橫塘煮!薄糯謻|經(jīng)濟命脈40-49
- 第四節(jié) 浦東文脈的衍生與演變49-59
- 小結59-61
- 第二章 明清浦東望族陸氏家學61-132
- 第一節(jié) 浦東陸氏家族概述64-86
- 第二節(jié) 陸深家學淵源探究86-107
- 第三節(jié) 后樂園與浦東的造園之風107-116
- 第四節(jié) 陸深、嚴嵩家學比較116-131
- 小結131-132
- 第三章 陸深文行出處132-184
- 第一節(jié) 陸深與議禮派的君子之爭135-153
- 第二節(jié) 陸深與王陽明絕交考153-161
- 第三節(jié) 陸深擇交考161-171
- 第四節(jié) 陸深暮年卜居松江府城考171-183
- 小結183-184
- 第四章 陸深藝文舉隅184-219
- 第一節(jié) 寬裕之風溫潤之氣——陸深詩話研究184-192
- 第二節(jié) 陸深廟堂文學研究192-199
- 第三節(jié) 松江書派之中堅199-202
- 第四節(jié) 反科舉制之先聲202-210
- 第五節(jié) 史學、實學知行并進210-218
- 小結218-219
- 第五章 陸楫啟蒙思想研究219-257
- 第一節(jié) 浦東名士陸深陸楫與明代宗室歲俸危機222-231
- 第二節(jié) 奢易為生——陸楫經(jīng)濟思想辨析231-240
- 第三節(jié) 華夷平等——陸楫民族意識探究240-250
- 第四節(jié) 隱惡之辯——陸楫倫理觀念釋讀250-256
- 小結256-257
- 第六章 浦東陸氏儼山書院257-295
- 第一節(jié) 陸深的書院情結259-268
- 第二節(jié) 儼山書院課徒、藏書與刻書268-281
- 第三節(jié) 《古今說!肪幾肫鹨蚣熬庍x體例281-294
- 小結294-295
- 結語295-298
- 參考文獻298-303
- 附錄一303-318
- 攻讀博士期間取得科研成果318-319
- 致謝319-320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湯標中;陸楫論“崇侈黜儉”[J];商業(yè)研究;1995年06期
2 張修桂;上海浦東地區(qū)成陸過程辨析[J];地理學報;1998年03期
3 肖衛(wèi)華;論明清交替時期上!巴濉钡呐d衰——以《歷年記》為例[J];理論月刊;2004年04期
4 施禮康;古代上海地區(qū)私家藏書概述[J];史林;1987年03期
5 陳凌;;明清松江府進士人群的初步研究[J];史林;2010年02期
6 馬學強;明清時期上海地區(qū)學風的嬗變[J];史林;1998年02期
7 李忠興;上海浦東地區(qū)婚俗初探[J];民俗研究;1994年04期
8 張鴻奎;浦東新區(qū)移民地名及移民由來研究[J];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1996年02期
9 楊艷秋;劉知幾《史通》與明代史學[J];史學史研究;2002年04期
10 鄧夏;;明本《古今說!芳捌淦縖J];圖書館雜志;1984年04期
本文編號:113343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oufeilunwen/rwkxbs/1133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