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化咪唑類離子液體吸收CO 2 的量子化學計算
發(fā)布時間:2021-01-17 22:10
大量CO2排放造成的全球氣候變暖等問題,嚴重影響了人類的經(jīng)濟和環(huán)境,已引起各國政府的廣泛關(guān)注。這就要求開發(fā)出高效、節(jié)能、環(huán)保、經(jīng)濟的碳捕獲新方法。離子液體以其蒸汽壓低、液程寬、穩(wěn)定性好、設計簡單等優(yōu)點,為開發(fā)新型的吸收CO2方法提供了機遇。本文采用一種基于量子化學計算的COSMO therm篩選方法來預測CO2在離子液體中的亨利常數(shù),進而得出CO2在不同離子液體中的溶解度大小,篩選結(jié)果表明咪唑類離子液體對C02的溶解度較好。由于氨基功能化離子液體比傳統(tǒng)的離子液體吸收C02的效果好很多,因此,本文使1-氨丙基-3-甲基咪唑陽離子([C3NH2MIm]+)和1-氨乙基-3-甲基咪唑陽離子([C2NH2MIm]+)分別與四氟硼酸根陰離子([BF4]-)、六氟磷酸根陰離子([PF6]-)、溴離子([Br]-)、氯離子([C1]-)以及賴氨酸根陰離子([Lys]-這五種陰離子組合得到10種氨基功能化咪唑類離子液體,并研究各離子液體對CO2的吸收效果。在研究離子液體的陽離子對吸收CO2的影響中發(fā)現(xiàn)1-氨丙基-3-甲基咪唑類離子液體對C02的吸收效果比1-氨乙基-3-甲基咪唑類離子液體對CO2的吸收...
【文章來源】:西安石油大學陜西省
【文章頁數(shù)】:8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醇胺溶液吸收CO2工藝裝置示意圖[48]
西安石油大學碩士學位論文4圖1-2常見捕集CO2的多孔固體材料1.2.3膜材料捕集法膜材料捕集CO2的方法是另一種可以低能耗捕獲和吸收CO2的新方法。該方法主要是利用混合氣體的不同組分在壓力的影響下通過膜材料,然后根據(jù)不同組分氣體穿透速率的差異來實現(xiàn)CO2的分離,從而對CO2進行捕集和吸收。只要在膜材料的兩側(cè)之間存在壓力差,原料混合氣中高穿透性組分將會搶先一步快速地穿過膜材料,而穿透性相對較低的氣體則會停留在薄膜的進氣一側(cè),然后將膜兩側(cè)的氣體分別抽出,以達到分離和捕集CO2的目的。這種膜分離方法在天然氣脫硫、脫碳方面都有著廣泛的應用。但是在氣體分離過程中,大多數(shù)膜材料的選擇性不高[55]。比較好的解決辦法之一是,在膜材料中引入等待分離的氣體的選擇性基團或碎片,例如,以煙道氣或天然氣中的CO2為目標,可以將氨基薄片引入膜材料中,從而使膜的選擇性提高[56]。然而,這些膜材料的應用具有局限性,其中大多數(shù)僅在實驗室研究中進行。工業(yè)中使用的天然氣中的CO2或其他雜質(zhì)氣體的濃度特別低,并且煙道氣中的氣體流量特別大。如果混合廢氣中的CO2濃度小于20%,則膜分離技術(shù)的效率將會非常低[57]。另外,高溫及其它雜質(zhì)對膜的破壞,降低了分離效率,降低了膜的壽命。在采用膜分離技術(shù)的過程中,對混合氣的冷卻進行預處理是非常有必要的[58]。這使得如果將膜分離技術(shù)用于工業(yè)化,則同時需要具有高滲透性,高選擇性和高穩(wěn)定性的大面積膜分離技術(shù)。因此,其成本高和可行性差阻礙了膜分離技術(shù)的實際應用。另外,膜結(jié)垢和膜污染也是環(huán)境保護中難以克服的問題。圖1-3膜分離過程示意圖
西安石油大學碩士學位論文4圖1-2常見捕集CO2的多孔固體材料1.2.3膜材料捕集法膜材料捕集CO2的方法是另一種可以低能耗捕獲和吸收CO2的新方法。該方法主要是利用混合氣體的不同組分在壓力的影響下通過膜材料,然后根據(jù)不同組分氣體穿透速率的差異來實現(xiàn)CO2的分離,從而對CO2進行捕集和吸收。只要在膜材料的兩側(cè)之間存在壓力差,原料混合氣中高穿透性組分將會搶先一步快速地穿過膜材料,而穿透性相對較低的氣體則會停留在薄膜的進氣一側(cè),然后將膜兩側(cè)的氣體分別抽出,以達到分離和捕集CO2的目的。這種膜分離方法在天然氣脫硫、脫碳方面都有著廣泛的應用。但是在氣體分離過程中,大多數(shù)膜材料的選擇性不高[55]。比較好的解決辦法之一是,在膜材料中引入等待分離的氣體的選擇性基團或碎片,例如,以煙道氣或天然氣中的CO2為目標,可以將氨基薄片引入膜材料中,從而使膜的選擇性提高[56]。然而,這些膜材料的應用具有局限性,其中大多數(shù)僅在實驗室研究中進行。工業(yè)中使用的天然氣中的CO2或其他雜質(zhì)氣體的濃度特別低,并且煙道氣中的氣體流量特別大。如果混合廢氣中的CO2濃度小于20%,則膜分離技術(shù)的效率將會非常低[57]。另外,高溫及其它雜質(zhì)對膜的破壞,降低了分離效率,降低了膜的壽命。在采用膜分離技術(shù)的過程中,對混合氣的冷卻進行預處理是非常有必要的[58]。這使得如果將膜分離技術(shù)用于工業(yè)化,則同時需要具有高滲透性,高選擇性和高穩(wěn)定性的大面積膜分離技術(shù)。因此,其成本高和可行性差阻礙了膜分離技術(shù)的實際應用。另外,膜結(jié)垢和膜污染也是環(huán)境保護中難以克服的問題。圖1-3膜分離過程示意圖
本文編號:2983681
【文章來源】:西安石油大學陜西省
【文章頁數(shù)】:8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醇胺溶液吸收CO2工藝裝置示意圖[48]
西安石油大學碩士學位論文4圖1-2常見捕集CO2的多孔固體材料1.2.3膜材料捕集法膜材料捕集CO2的方法是另一種可以低能耗捕獲和吸收CO2的新方法。該方法主要是利用混合氣體的不同組分在壓力的影響下通過膜材料,然后根據(jù)不同組分氣體穿透速率的差異來實現(xiàn)CO2的分離,從而對CO2進行捕集和吸收。只要在膜材料的兩側(cè)之間存在壓力差,原料混合氣中高穿透性組分將會搶先一步快速地穿過膜材料,而穿透性相對較低的氣體則會停留在薄膜的進氣一側(cè),然后將膜兩側(cè)的氣體分別抽出,以達到分離和捕集CO2的目的。這種膜分離方法在天然氣脫硫、脫碳方面都有著廣泛的應用。但是在氣體分離過程中,大多數(shù)膜材料的選擇性不高[55]。比較好的解決辦法之一是,在膜材料中引入等待分離的氣體的選擇性基團或碎片,例如,以煙道氣或天然氣中的CO2為目標,可以將氨基薄片引入膜材料中,從而使膜的選擇性提高[56]。然而,這些膜材料的應用具有局限性,其中大多數(shù)僅在實驗室研究中進行。工業(yè)中使用的天然氣中的CO2或其他雜質(zhì)氣體的濃度特別低,并且煙道氣中的氣體流量特別大。如果混合廢氣中的CO2濃度小于20%,則膜分離技術(shù)的效率將會非常低[57]。另外,高溫及其它雜質(zhì)對膜的破壞,降低了分離效率,降低了膜的壽命。在采用膜分離技術(shù)的過程中,對混合氣的冷卻進行預處理是非常有必要的[58]。這使得如果將膜分離技術(shù)用于工業(yè)化,則同時需要具有高滲透性,高選擇性和高穩(wěn)定性的大面積膜分離技術(shù)。因此,其成本高和可行性差阻礙了膜分離技術(shù)的實際應用。另外,膜結(jié)垢和膜污染也是環(huán)境保護中難以克服的問題。圖1-3膜分離過程示意圖
西安石油大學碩士學位論文4圖1-2常見捕集CO2的多孔固體材料1.2.3膜材料捕集法膜材料捕集CO2的方法是另一種可以低能耗捕獲和吸收CO2的新方法。該方法主要是利用混合氣體的不同組分在壓力的影響下通過膜材料,然后根據(jù)不同組分氣體穿透速率的差異來實現(xiàn)CO2的分離,從而對CO2進行捕集和吸收。只要在膜材料的兩側(cè)之間存在壓力差,原料混合氣中高穿透性組分將會搶先一步快速地穿過膜材料,而穿透性相對較低的氣體則會停留在薄膜的進氣一側(cè),然后將膜兩側(cè)的氣體分別抽出,以達到分離和捕集CO2的目的。這種膜分離方法在天然氣脫硫、脫碳方面都有著廣泛的應用。但是在氣體分離過程中,大多數(shù)膜材料的選擇性不高[55]。比較好的解決辦法之一是,在膜材料中引入等待分離的氣體的選擇性基團或碎片,例如,以煙道氣或天然氣中的CO2為目標,可以將氨基薄片引入膜材料中,從而使膜的選擇性提高[56]。然而,這些膜材料的應用具有局限性,其中大多數(shù)僅在實驗室研究中進行。工業(yè)中使用的天然氣中的CO2或其他雜質(zhì)氣體的濃度特別低,并且煙道氣中的氣體流量特別大。如果混合廢氣中的CO2濃度小于20%,則膜分離技術(shù)的效率將會非常低[57]。另外,高溫及其它雜質(zhì)對膜的破壞,降低了分離效率,降低了膜的壽命。在采用膜分離技術(shù)的過程中,對混合氣的冷卻進行預處理是非常有必要的[58]。這使得如果將膜分離技術(shù)用于工業(yè)化,則同時需要具有高滲透性,高選擇性和高穩(wěn)定性的大面積膜分離技術(shù)。因此,其成本高和可行性差阻礙了膜分離技術(shù)的實際應用。另外,膜結(jié)垢和膜污染也是環(huán)境保護中難以克服的問題。圖1-3膜分離過程示意圖
本文編號:298368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298368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