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
本文選題:廣東省 + 地情 ; 參考:《中國地方志》2012年12期
【摘要】:正2012年11月10日,深圳市羅湖區(qū)地情網建立,至此廣東省、市、縣(市、區(qū))三級地情資源網站全面建成。幾年來,廣東省地方志辦公室在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及其辦公室、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按照統(tǒng)一部署、統(tǒng)一標準、分級管理、資源共享的原則,大力開展和推進全省地方志資源信息網絡化建設。采取統(tǒng)、扶、幫、容的策略,邊完善、邊培訓、邊推廣實施的辦法,
[Abstract]:On November 10, 2012, Shenzhen Luohu District love network was established, so Guangdong Province, cities, counties (cities, districts) three level of land resources website completed. Over the past few years, the Guangdong Provincial Local Records Office, with the support of the China Local Records steering Group and its offices, provincial party committees and provincial governments, has followed the principles of unified deployment, unified standards,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and resource sharing. Vigorously develop and promote the provincial local records resources information networking construction. To adopt the strategy of unification, support, help and tolerance, and to promote and implement the measures while improving, training, and implementing them.
【作者單位】: 廣東省地方志辦公室;
【分類號】:K29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動態(tài)消息[J];中國地方志;2006年07期
2 ;前進中的哈爾濱市地方志辦公室[J];黑龍江史志;2010年04期
3 ;弘揚先鋒模范精神 構建事業(yè)發(fā)展新格局———全國方志系統(tǒng)評選表彰先進工作圓滿結束[J];中國地方志;2006年02期
4 ;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辦公室2005年工作回顧與總結[J];中國地方志;2006年04期
5 ;廣東省政府召開全省第五次地方志工作會議[J];中國地方志;2006年10期
6 ;2010年廣東省地方志理論研討會綜述[J];中國地方志;2010年06期
7 田嘉;;在全國省級方志工作機構主任會議上的總結講話[J];新疆地方志;2011年02期
8 藍日基;;再接再厲 為修志事業(yè)作出新的貢獻——在2006年廣西方志界迎春座談會上的講話[J];廣西地方志;2006年01期
9 ;2007年全國公開出版地方史志刊物聯合征訂[J];滄桑;2006年06期
10 ;全國各級地方志工作機構向地震災區(qū)伸出援助之手[J];中國地方志;2008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丁小梅;;略述地方志的收集[A];加入WTO和中國科技與可持續(xù)發(fā)展——挑戰(zhàn)與機遇、責任和對策(上冊)[C];2002年
2 諸葛計;;郭沫若與中國方志[A];郭沫若百年誕辰紀念文集[C];1992年
3 趙庚奇;;地方志與兩個文明建設[A];北京歷史與現實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89年
4 劉武;;縣級地方志機構改革要法制化[A];全省地方志工作與振興東北老工業(yè)基地和建設邊疆文化大省研討會專輯[C];2004年
5 ;學會的生命在于活動[A];北京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學會工作經驗匯編[C];2004年
6 金德群;;中國共產黨與地方志[A];中國共產黨與現代中國[C];2001年
7 婁福恩;劉樹波;;地方志與邊疆文化大省建設[A];全省地方志工作與振興東北老工業(yè)基地和建設邊疆文化大省研討會專輯[C];2004年
8 彭世獎;;莫負英名書信史,清風掃地更無遺——試評《廣東省志·農業(yè)志》古代部分的美中不足[A];中國生物學史暨農學史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3年
9 王立新;;試論我國新編地方志事業(yè)繁榮發(fā)展的成功經驗[A];當代中國成功發(fā)展的歷史經驗——第五屆國史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10 羅遠;;廣東u嵜裎侍馇澄鯷A];中國海洋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王濤;我省地方志事業(yè)發(fā)展上新臺階[N];南方日報;2008年
2 楊大德;續(xù)志修編:傳承文化寫新篇[N];貴州日報;2006年
3 記者 張賀;全國地方志系統(tǒng)表彰先進會議召開[N];人民日報;2006年
4 云南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豐碩的成果 喜人的成績[N];云南日報;2008年
5 記者 張海霞;我市貫徹落實《地方志工作條例》受到上級肯定[N];長治日報;2006年
6 王英校;地方志編纂與哲學社會科學研究[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7年
7 記者 婁媛媛 通訊員 陳偉冰;專家評議《湛江市赤坎區(qū)志》[N];湛江日報;2010年
8 ;濃墨重彩述春秋[N];珠海特區(qū)報;2008年
9 張英聘;編修“香港志”意義重大[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7年
10 通訊員 張進;市方志辦被評為全國先進集體[N];黃岡日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董倩;明清青海商品經濟與市場體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2 黃龍光;民間儀式、藝術展演與民俗傳承[D];中央民族大學;2009年
3 閆永增;以礦興市:近代唐山城市發(fā)展研究(1878-1948年)[D];廈門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祖寶;清末廣東地方自治研究[D];暨南大學;2008年
2 冷劍波;清代陸豐地區(qū)客家人移民臺灣探究[D];南昌大學;2007年
3 孟育東;真光書院與廣東近代女子教育(1872-1937)[D];暨南大學;2006年
4 蘇傳文;陳濟棠主政時期廣東茶業(yè)振興研究[D];暨南大學;2008年
5 姜濤;近代廣東旅游業(yè)的興起與開發(fā)(1930—1937)[D];華南師范大學;2007年
6 盧海標;廣州基督教青年會的“四育”活動和國難服務述評[D];廣州大學;2007年
7 黎家玲;客家歷史節(jié)日民俗地理初探[D];暨南大學;2008年
8 孟迷芳;清末民初(1840-1919)廣東水災與社會救濟[D];暨南大學;2006年
9 孔凡英;試論清末民初通州社會經濟發(fā)展變遷[D];首都師范大學;2008年
10 劉楠楠;“寧粵對峙”時期的廣州市商會[D];暨南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84348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zgmzsz/1843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