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心理論文 >

成人與幼兒面部表情注意偏好的眼動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8-24 22:34

  本文關鍵詞:成人與幼兒面部表情注意偏好的眼動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面部表情性質(zhì) 注意偏好 眼動 社會情緒選擇理論


【摘要】:本研究選取45名3-5歲幼兒和39名大學本科生作為被試。實驗材料為恐懼、憤怒、悲傷、驚訝和高興五種面部表情圖片。用Tobbi眼動儀記錄被試觀察表情圖片時的眼動軌跡。結(jié)果發(fā)現(xiàn):(1)成人偏好高興表情,并在高興表情上的注視時間和次數(shù)顯著大于幼兒;(2)成人偏好注視眼部,幼兒偏好注視嘴部。結(jié)果表明,面部表情注意偏好的發(fā)展具有社會依存性,趨向于偏好積極情緒,這種發(fā)展變化與面部表情部位的注意偏好相關。
【作者單位】: 天津師范大學心理與行為研究院;
【關鍵詞】面部表情性質(zhì) 注意偏好 眼動 社會情緒選擇理論
【基金】:天津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CE4033) 天津市高等學校人文科學研究項目(20102543)的資助
【分類號】:B842
【正文快照】: 1引言面部表情認知研究作為情緒能力研究的重要分支,在神經(jīng)生理學、心理學及行為學領域受到廣泛關注。面部表情注意偏好則作為表情理解或識別即時加工過程中的首個環(huán)節(jié),間接參與情緒能力的建構(gòu)。面部表情基本的表達方式有六種:高興、悲傷、驚訝、憤怒、恐懼和厭惡。已有研究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王振宏;田博;石長地;崔雪融;;3~6歲幼兒面部表情識別與標簽的發(fā)展特點[J];心理科學;2010年02期

2 隋雪;任延濤;;面部表情識別的即時加工過程[J];心理學報;2007年01期

3 王妍,羅躍嘉;大學生面孔表情材料的標準化及其評定[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5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羅躍嘉;;情緒與心境障礙的神經(jīng)基礎[J];軍事醫(yī)學;2011年09期

2 郭卉;李琳;;情緒的神經(jīng)生物研究[J];科技信息;2010年19期

3 蔣重清;肖艷麗;劉穎;;有關情緒心理實驗中情緒變量的操控技術(shù)[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4 程真波;李冬冬;談誠;杜博琪;羅躍嘉;陳文娟;陳曉萍;白延強;黃宇霞;;頭低位臥床模擬失重對知覺正確性和沖突控制能力的影響[J];航天醫(yī)學與醫(yī)學工程;2013年01期

5 黃欣欣;陳順森;金麗;龍細連;;4-11歲自閉癥譜系障礙兒童面孔加工的時程分析[J];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2014年01期

6 楊文;劉志方;巫金根;閆國利;;攝影專家與新手觀看明星黑白頭像攝影作品的眼動研究[J];心理研究;2010年03期

7 樊倩;隋雪;;面孔識別的眼動研究[J];社會心理科學;2011年09期

8 陳瀟;;不同情緒狀態(tài)對于面部表情判斷的影響[J];大眾商務;2009年22期

9 易丹;;兒童情緒理解的任務范式綜述[J];社會心理科學;2012年11期

10 劉麗莎;張?zhí)煜?;被試性別對情緒識別的影響[J];社會心理科學;2014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張雅如;徐展;;同時工作記憶負載對詞-面孔Stroop效應的影響[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張文海;青少年情緒調(diào)節(jié)的ERP和fMRI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2 鐘明天;抑郁認知易感者負性情緒信息加工的杏仁核激活及腦功能連接特征[D];中南大學;2011年

3 馬寧;首發(fā)重性抑郁癥患者腦功能和腦結(jié)構(gòu)的磁共振研究[D];中南大學;2007年

4 傅一笑;基于雙生子的兒童個性、心理健康研究和不通過五種感覺通道的交流現(xiàn)象初探[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9年

5 楊勇;基于粗糙集理論的表情識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9年

6 陳順森;自閉癥幼兒面孔加工特點的眼動研究:社會認知缺陷指標的探索[D];天津師范大學;2012年

7 郭文斌;自閉癥譜系障礙兒童面部表情識別的實驗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3年

8 許倩倩;師幼互動中的教師情緒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3年

9 王新平;不同角色女子排球運動員視覺搜索策略與預測能力及其神經(jīng)機制的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程奇;面部表情識別與情緒智力的相關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2 孫妮;羞怯的內(nèi)隱聯(lián)想測驗及不同羞怯水平個體的面孔表情識別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張曉靜;兩類厭惡材料:厭惡敏感性相關的fMRI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4 張雅如;同時的工作記憶負載對詞—面孔Stroop效應的影響[D];西南大學;2011年

5 李笑櫻;遠程學習者情感自評量表及預警模型設計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葉榕;情緒面孔加工受知覺負載影響的注意瞬脫范式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1年

7 趙麗娜;閾上閾下不同情緒線索對物質(zhì)焦慮大學生返回抑制的影響[D];江西師范大學;2011年

8 李湘蘭;老年抑郁認知易感性研究[D];寧波大學;2011年

9 張海霞;情緒啟動對中學生抑郁個體注意偏向的實驗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1年

10 蔣穎;個人熟悉性和恐懼表情在面孔知覺過程中對杏仁核激活相互作用的fMRI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彭小虎,羅躍嘉,魏景漢,王國鋒;面孔內(nèi)外特征對東西方面孔識別影響的ERP研究[J];航天醫(yī)學與醫(yī)學工程;2003年02期

2 黃煜峰,傅安球,林祟德,沈德立;兒童與青少年情緒發(fā)展的實驗研究[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1986年01期

3 徐勝三 ,權(quán)朝魯 ,張福建;關于兒童表情認知發(fā)展水平的研究[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1990年01期

4 姚端維,陳英和,趙延芹;3~5歲兒童情緒能力的年齡特征、發(fā)展趨勢和性別差異的研究[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4年02期

5 莫書亮,蘇彥捷;兒童情緒表情識別的眼睛線索之發(fā)展研究[J];心理科學;2004年06期

6 陳英和,崔艷麗,王雨晴;幼兒心理理論與情緒理解發(fā)展及關系的研究[J];心理科學;2005年03期

7 王妍,羅躍嘉;面孔表情的ERP研究進展[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4年04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閆國利,田宏杰;眼動記錄技術(shù)與方法綜述[J];應用心理學;2004年02期

2 卞遷;齊薇;劉志方;閆國利;;當代眼動記錄技術(shù)述評[J];心理研究;2009年01期

3 韓玉昌;眼動儀和眼動實驗法的發(fā)展歷程[J];心理科學;2000年04期

4 韓玉昌;任桂琴;;兒童自我延遲滿足的視覺認知過程[J];心理學報;2006年01期

5 關善玲;閆國利;;移動窗口條件下不同工作記憶者閱讀差異的眼動研究[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7年04期

6 祁樂瑛;梁寧建;;心理旋轉(zhuǎn)中的外部參考框架的眼動研究[J];心理科學;2008年04期

7 伍麟;邢小莉;;人的老化與社會情緒選擇理論[J];醫(yī)學與哲學(人文社會醫(yī)學版);2008年09期

8 金一波;王鵬;;表象建構(gòu)中的眼動機制[J];心理科學;2006年04期

9 劉曉燕;陳國鵬;;社會情緒選擇理論的發(fā)展回顧[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年01期

10 鄧鑄;眼動心理學的理論、技術(shù)及應用研究[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馨;周仁來;;不同表情對選擇性注意過程時間進程的影響——來自眼動的證據(jù)[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2 伏干;閆國利;;材料難度對閱讀知覺廣度影響的眼動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3 羅瑞奎;陳春萍;;不同旋轉(zhuǎn)角度下人臉識別的眼動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4 沃建中;李琪;;兒童在矩陣填充任務中的眼動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5 陳紅;高笑;;負面身體自我青少年在Stroop任務中的注意偏好[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6 李馨;白學軍;臧傳麗;;漢語雙字詞語義透明度的眼動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7 胡晏雯;閆國利;;詞窗口條件下老年閱讀者信息提取過程的眼動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8 曹曉華;田學紅;余芬芬;金美珍;;注意對數(shù)字加工距離效應影響的眼動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9 韓玉昌;任桂琴;;圖—詞干擾范式中干擾刺激的頻率效應[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10 任桂琴;韓玉昌;;漢語詞匯識別中形、音的作用及其作用的時間進程[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王瑋;創(chuàng)新無界[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蔣波;分欄設計對大學生閱讀影響的眼動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璐;兒童對卡通角色的注意偏好與認同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2 李茜;化妝品中年女性消費群面部年齡感知關注點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3 黃平;身體自我概念水平對個體瞳孔直徑變化的影響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09年

4 周麗;漢語慣用語加工的眼動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5 韓冰;社會情緒選擇理論:未來時間知覺、年齡和社會目標的關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6 鄒巍;6-11歲兒童面部表情識別過程的眼動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7 孫凌;大一學生整體、分析型認知風格個體閱讀不同難度中文說明文的眼動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8 陳慶榮;漢語判斷單句理解的眼動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9 何立國;視覺心理表象的眼動機制[D];西北師范大學;2006年

10 任延濤;視覺搜索中的空間位置效應[D];遼寧師范大學;2006年

,

本文編號:73344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73344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43149***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