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進化論視角看自我面孔識別加工
發(fā)布時間:2017-08-14 20:00
本文關鍵詞:從進化論視角看自我面孔識別加工
更多相關文章: 自我意識 自我認知 自我面孔識別 進化心理學
【摘要】:進化心理學家推測,自我認知是一組沿著不同進化歷程發(fā)展起來的認知加工能力。史前人類的早期,自我面孔識別依賴于延展我的加工。我們對自我認知、自我意識的神經機制還知之不多,而它們對于理解人類行為復雜性又極其重要。自我面孔作為個體最顯著的自我標識,可以作為探究延展我、私密我、概念我加工的獨特刺激,對于揭示自我認知加工的機制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單位】: 上海師范大學教育學院;
【關鍵詞】: 自我意識 自我認知 自我面孔識別 進化心理學
【基金】:2012年度上海市教委科研創(chuàng)新重點項目(12ZS117)的資助
【分類號】:B842
【正文快照】: 自我認知可能是人類區(qū)別于其他動物最主要的心理特征。盡管某些物種具有初步的自我意識樣態(tài),只有人類能夠以刻意的、復雜的和抽象的方式對自身進行思考(GallupSuarez,1986;Mitchell,2002;Parker,Mitchell,Boccia,1994)。由于人類的心靈能夠思索、想象其自身,使他們得以改變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楊紅升;自我面孔識別的獨特性[J];心理科學;2005年06期
2 關麗麗;張慶林;齊銘銘;侯燕;楊娟;;自我概念威脅以及與重要他人的比較共同削弱自我面孔優(yōu)勢效應[J];心理學報;2012年06期
3 關麗麗;齊銘銘;張慶林;楊娟;;自我面孔識別的腦機制[J];心理科學進展;2011年09期
4 楊帥;黃希庭;傅于玲;;內側前額葉皮質——“自我”的神經基礎[J];心理科學進展;2012年06期
5 張?zhí)礻?吳艷紅;;暫時建立的自我參照線索對返回抑制的影響[J];心理科學;2013年02期
6 吳昱;高湘萍;;基于快速系列視覺呈現(xiàn)范式的自我-他人面孔注意瞬脫效應研究[J];心理科學;2013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凌;楊麗珠;;自我面孔識別的研究進展[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2 韓世輝;張逸凡;;社會認知、文化與大腦——文化神經科學研究[J];中國科學院院刊;2012年S1期
3 劉珊珊;馬辛;尹夢雅;朱虹;趙永厚;BARNABY Nelson;劉嘉;賈z嚴,
本文編號:67441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674414.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