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認同概念邊界與結構維度的心理學路徑
發(fā)布時間:2024-04-10 20:49
國家認同區(qū)別于族群認同,是差異化的族群成員通過"國家"這一政治共同體形成自己情感與身份的歸屬。心理學路徑下,個體的認同心理要素是一種從認知到情感,進而影響到行為層面的心理過程,并與整個社會環(huán)境相互作用。研究認為,心理學路徑下公民的國家認同可從價值傾向、情感確認、行為投入三個層面入手。價值傾向的內容結構可分為世界傾向、國家傾向兩個維度;情感確認的內容結構可分為自我分類、依戀歸屬、承諾、重要性四個維度;行為投入的內容結構可分為評價、行為探索、社會嵌入三個維度。建構心理學路徑下的國家認同測量,需對國家認同已有概念邊界、結構維度與測量問題進行分析與整合,并討論在中國社會文化背景下如何界定與測量國家認同。
【文章頁數(shù)】:8 頁
【部分圖文】:
本文編號:3950344
【文章頁數(shù)】:8 頁
【部分圖文】:
圖1所示的國家認同測量宏觀維度的基礎上,進
14即對文化規(guī)范的認同;最中心是文化認同的核心層,即對文化價值的認同,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另一方面,政治認同根據(jù)對象和內容分類則包括對政治制度、政治價值、政治人物、政治效能、政治決策的認同。有學者認為公共性、非理性計算和基于集體身份的情感構建是政治認同的三個根本屬性。31而相比于制....
圖4.1新加坡三大族群的民族自豪感比較(2020)
第四章新加坡族際政治整合成效65情感確認、行為投入三方面。其中,價值傾向維度,即個人對國家及其公民身份的自豪感強度;情感確認維度可概括為“自我分類”與“依戀歸屬”兩方面,可通過公民的國家歸屬感體現(xiàn);“行為投入”維度可分為對政府、公職人員等評價,以及個人政治參與的頻率與積極性等。而....
本文編號:395034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3950344.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