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508例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心理健康及其相關因素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7-30 17:05
【摘要】:目的了解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心理健康狀況,探討影響外來務工子女心理健康的相關因素,促進其心理健康,為干預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論依據。 方法采用一般人口學資料、一般自我效能感問卷、簡易應對方式問卷、社會支持評定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及癥狀自評量表對河南省某兩市4所學校的813名初中生進行問卷調查,數據核對后采用t檢驗,2檢驗,pearson相關分析,多元回歸分析。 結果 1.外來務工子女心理問題異常率為68.7%,重度異常者占22.4%,遠高于當地學生。SCL-90總分及各因子得分均高于當地城市學生,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女生的心理問題比男生嚴重,她們在SCL-90總分及各因子得分均高于男生,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外來務工子女一般自我效能感低于當地城市學生,消極應對得分高于當地城市學生,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一般自我效能感和消極應對在性別上無統(tǒng)計學差異,而女生的積極應對高于男生差異有顯著性(P0.05)。 3.外來務工子女在主觀支持這一維度上得分低于當地城市學生,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女生在社會支持總分及三個維度上的均高于男生,差異有顯著性(P0.05)。 4.外來務工子女的學習壓力、受懲罰得分顯著高于當地城市學(P0.05)。對外來務工子女影響較大的生活事件是學習壓力、受懲罰和人際關系。女生的學習壓力稍高于男生,其他生活事件在性別上無統(tǒng)計學差異。 5.一般自我效能感、積極應對、社會支持是心理健康的保護因素,消極應對、生活事件是心理健康的危險因素。一般自我效能感、應對方式、生活事件對心理健康有著直接的效應,社會支持通過應對方式、一般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對心理健康有著間接地效應,四個因素共同作用影響心理健康變異的30%。 結論 1.外來務工子女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當地城市兒童。 2.一般自我效能感低、采用消極應對方式、對獲得的社會支持主觀認識不足,遭受學習壓力、受懲罰負性生活事件是影響外來務工子女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3.一般自我效能感、積極應對、社會支持是心理健康的保護因素,消極應對、生活事件是心理健康的危險因素。
【學位授予單位】: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B844.2
【圖文】:
83.2.2 SCL-90 總分及各因子在性別上的比較從表3.8,圖1可以看出,按性別進行分類統(tǒng)計后,女生在 SCL-90總分及各因子均分上得分均高于男生,經 t 檢驗發(fā)現,SCL-90總分及各因子男、女生間均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表 3.8 SCL-90 各因子的性別比較(X S )項目 女生(n=392) 男生(n=421) t P軀體化 1.58±0.50 1.49±0.44 2.505** 0.012強迫 2.00±0.57 1.88±0.56 3.059** 0.002人際關系敏感 1.96±0.68 1.80±0.63 3.725** 0.000抑郁 1.83±0.63 1.69±0.58 3.320** 0.001焦慮 1.74±0.55 1.62±0.54 3.300** 0.001敵對 1.93±0.80 1.78±0.65 2.957** 0.003恐怖 1.75±0.65 1.60±0.61 3.420** 0.001偏執(zhí) 1.75±0.60 1.66±0.54 2.154* 0.032精神病性 1.62±0.53 1.55±0.53 2.028* 0.043注:*P<0.05,**P<0.01圖1 癥狀自評量表各因子的性別比
癥狀自評量表各因子的組間比較
圖 3 應對方式的性別比較3.3.2 一般自我效能感、應對方式的組間比較由表 3.11、圖 4 可見務工子女與當地學生在消極應對、一般自我效能感方面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具體表現在務工子女消極應對高于當地城市學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低于當地城市學生。而在積極應對上兩組之間無統(tǒng)計學差異。
本文編號:2775836
【學位授予單位】: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B844.2
【圖文】:
83.2.2 SCL-90 總分及各因子在性別上的比較從表3.8,圖1可以看出,按性別進行分類統(tǒng)計后,女生在 SCL-90總分及各因子均分上得分均高于男生,經 t 檢驗發(fā)現,SCL-90總分及各因子男、女生間均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表 3.8 SCL-90 各因子的性別比較(X S )項目 女生(n=392) 男生(n=421) t P軀體化 1.58±0.50 1.49±0.44 2.505** 0.012強迫 2.00±0.57 1.88±0.56 3.059** 0.002人際關系敏感 1.96±0.68 1.80±0.63 3.725** 0.000抑郁 1.83±0.63 1.69±0.58 3.320** 0.001焦慮 1.74±0.55 1.62±0.54 3.300** 0.001敵對 1.93±0.80 1.78±0.65 2.957** 0.003恐怖 1.75±0.65 1.60±0.61 3.420** 0.001偏執(zhí) 1.75±0.60 1.66±0.54 2.154* 0.032精神病性 1.62±0.53 1.55±0.53 2.028* 0.043注:*P<0.05,**P<0.01圖1 癥狀自評量表各因子的性別比
癥狀自評量表各因子的組間比較
圖 3 應對方式的性別比較3.3.2 一般自我效能感、應對方式的組間比較由表 3.11、圖 4 可見務工子女與當地學生在消極應對、一般自我效能感方面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具體表現在務工子女消極應對高于當地城市學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低于當地城市學生。而在積極應對上兩組之間無統(tǒng)計學差異。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勝利;;中學生SCL-90評定結果分析及其常模的建立[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6年02期
2 譚曉云;李寧燕;郭源;;北京市部分外來務工人員在校就讀子女身心健康狀況調查[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8年02期
3 孫愛華;鄭修霞;孫宏玉;;本科護生社會支持、自尊、應對方式與心理健康的相關研究[J];護理管理雜志;2007年06期
4 趙建平;葛操;;初中生社會支持與心理健康的相關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6年02期
5 林敬德,孔慶蘭,秦彩鳳;應激性生活事件對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J];江蘇預防醫(yī)學;2004年03期
6 曾守錘;;流動兒童父母的教養(yǎng)方式及其對干預的啟示意義[J];教育導刊;2009年05期
7 ;6至11歲男孩心理疾病發(fā)病率是女孩2倍[J];科學大觀園;2008年03期
8 李鳳香,劉永忠,徐娟;惠州市外來人員子女在讀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J];南方護理學報;2004年10期
9 陳艷君;;流動兒童心理健康研究述評[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2年03期
10 李杰;;近年來我國“男孩危機”研究綜述[J];上海教育科研;2013年03期
本文編號:277583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2775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