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推理過度使用的認知機制及干預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6-14 02:40
【摘要】:比例推理的過度使用是指學生在學習和掌握比例策略后,在非比例問題上也不恰當?shù)厥褂帽壤呗?從而導致解題失敗的一種現(xiàn)象。根據(jù)抑制控制模型,比例策略的過度使用是是一種啟發(fā)式偏差,要正確解決非比例問題需要對其進行抑制。有研究者采用負啟動范式證實要克服比例推理的過度使用需要抑制控制的參與,但目前還沒有研究考察偏差推理者(受比例推理誤導)解題失敗的認知機制以及能否通過適當?shù)母深A幫助學生更好地克服啟發(fā)式偏差的誤導。本研究包括三個實驗。實驗一以235名中小學生為研究對象,采用一項基于負啟動范式的圖片推理任務和一項自信心評定任務。考察偏差推理者在非比例問題上失敗是因為他們不能有效抑制比例策略還是因為沒有探測到問題情境和比例策略的沖突從而產(chǎn)生抑制的需要,即比例推理的過度使用是抑制失敗還是沖突探測失敗。結果發(fā)現(xiàn)圖片推理任務上存在顯著的負啟動效應,支持了正確解決加法問題需要抑制控制的參與。自信心評定發(fā)現(xiàn)被試在一致問題回答(比例問題)回答正確而不一致問題(加法問題)回答錯誤時,后者自信心評定有顯著下降,說明被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探測到加法問題情境和啟發(fā)式策略的沖突。在實驗一研究的基礎上,實驗二為解決偏差推理者為什么不能有效地抑制比例策略的誤導,對偏差推理者與非偏差推理者的工作記憶容量和分心抑制能力進行了比較。結果發(fā)現(xiàn),偏差組的工作記憶容量顯著低于非偏差組,但兩組在分心刺激抑制能力上沒有顯著差異。實驗三考察了能否通過提示干預提高學生在圖片推理任務中的表現(xiàn),結果發(fā)現(xiàn)提示干預沒有提高加法問題的表現(xiàn),但提高了實驗組被試的抑制效率。本研究得出以下結論:第一,中小學生在解決非比例問題時是能夠探測到比例策略與問題情境之間的沖突的,比例推理的過度使用是抑制失敗而不是探測失敗?朔壤评淼倪^度使用需要抑制控制的參與。第二,偏差推理組的工作記憶容量顯著低于非偏差推理組,但二者在分心抑制能力方面沒有顯著差異。支持了工作記憶容量相對較低的兒童更容易在問題解決中出現(xiàn)啟發(fā)式偏差這一觀點。第三,調整任務的呈現(xiàn)特征的干預方式?jīng)]有降低非比例問題的錯誤率,但提高了抑制控制的效率。 【學位授予單位】:深圳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B842.3
【圖文】:
圖 1 兒童數(shù)量守恒任務的沖突探測任務示例工作記憶對比例推理過度使用的影響illard 等人(2009)以正確率為指標,考察時間壓力和工作記憶負載對過度策略的影響。實驗一要求被試完成一定數(shù)量的缺值應用題,,包括比例問
圖 2 周長比較任務示例Stavy 和 Babai (2010)采用實驗組和對照組考察旨在提高 8 年級學生對任務無關維度(面積)注意和識別的教學干預是否有效。首先對實驗組、控制組進行周長比較任務的前測。前測結束后約一個月,對實驗組進行了為時約 45 分鐘的
本文編號:2712142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B842.3
【圖文】:
圖 1 兒童數(shù)量守恒任務的沖突探測任務示例工作記憶對比例推理過度使用的影響illard 等人(2009)以正確率為指標,考察時間壓力和工作記憶負載對過度策略的影響。實驗一要求被試完成一定數(shù)量的缺值應用題,,包括比例問
圖 2 周長比較任務示例Stavy 和 Babai (2010)采用實驗組和對照組考察旨在提高 8 年級學生對任務無關維度(面積)注意和識別的教學干預是否有效。首先對實驗組、控制組進行周長比較任務的前測。前測結束后約一個月,對實驗組進行了為時約 45 分鐘的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李曉東;江榮煥;錢玉娟;;中小學生對比例推理的過度使用[J];數(shù)學教育學報;2014年06期
2 李曉東,聶尤彥,龐愛蓮,林崇德;工作記憶對小學三年級學生解決比較問題的影響[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3年03期
3 苗丹民;4—14歲兒童比例推理及認知結構的發(fā)展研究[J];心理學報;1991年02期
本文編號:271214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2712142.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