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貢體系在中南半島的變異與實踐——以越南阮氏政權與暹羅曼谷王朝同盟為中心(1784—1833)
發(fā)布時間:2024-06-23 11:34
阮朝開國君主阮福映早年曾流亡暹羅,并在拉瑪一世朝廷供職。越南內(nèi)戰(zhàn)期間,阮福映通過向拉瑪一世進獻金銀樹和高價值農(nóng)產(chǎn)品來獲得暹羅軍事援助。阮朝建立后,兩位君主的私交深刻影響著越南的中南半島外交決策。由于阮氏政權長期流亡,其儒學多停留在一種于兵戰(zhàn)中習得的儒學,"華夷之辨"所強調(diào)的文明之分并不在其視域之內(nèi)。阮朝建立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這一思想也并非其處理對暹外交時的指導原則。明命時期越南儒學水平有所提高,"華夷之辨"的思想逐漸回歸。當明命將儒學理念運用到中南半島事務時,其并沒能成功將與暹羅的外交關系拉入到儒家話語體系中,使得阮朝的"朝貢體系"在理論與實踐之間出現(xiàn)巨大的不協(xié)調(diào)性,直到兩國關系破裂方才得以解決。
【文章頁數(shù)】:13 頁
【文章目錄】:
一 阮福映復國時期與暹羅的關系
(一)阮福映入仕曼谷王朝(1784—1787)
(二)“金銀樹”問題
二 阮福映暹羅經(jīng)歷的政治遺產(chǎn)
(一)越暹外交關系的正式確立與君主的“私交”
(二)拉瑪二世的驕傲與明命帝的困境
三、與虎謀皮:關于高棉、萬象問題的交涉
(一)嘉隆與拉瑪二世對高棉的爭奪
(二)昭阿努事件及其艱難善后
結 語
本文編號:3995403
【文章頁數(shù)】:13 頁
【文章目錄】:
一 阮福映復國時期與暹羅的關系
(一)阮福映入仕曼谷王朝(1784—1787)
(二)“金銀樹”問題
二 阮福映暹羅經(jīng)歷的政治遺產(chǎn)
(一)越暹外交關系的正式確立與君主的“私交”
(二)拉瑪二世的驕傲與明命帝的困境
三、與虎謀皮:關于高棉、萬象問題的交涉
(一)嘉隆與拉瑪二世對高棉的爭奪
(二)昭阿努事件及其艱難善后
結 語
本文編號:399540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3995403.html
上一篇:近代中美絲綢產(chǎn)業(yè)布局與行業(yè)組織比較研究
下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沒有了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