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印度民族主義意識的確立
本文選題:印度民族主義 切入點:民族認同 出處:《南亞研究季刊》2013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在西方殖民統(tǒng)治的處境下并受到西方意識形態(tài)的影響,印度在十九世紀基本上實現(xiàn)了一場民族主義的自我認同。其前期主要表現(xiàn)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領域中的天然自發(fā)的民族意識、情感和立場的表達,而后在提拉克以"印度自治"為宗旨的宗教-政治學說里臻于成熟和確立,并通過圣雄甘地和國大黨領導的政治實踐使之化為現(xiàn)實。
[Abstract]:Under Western colonial rule an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Western ideology, India basically achieved a nationalist self-identity in 19th century. The natural spontaneous expression of national consciousness, emotion and position in the fields of culture and other fields, and then matured and established in the religion-political doctrine of Tyrac's aim of "Indian autonomy". And made it a reality through Mahatma Gandhi and Congress-led political practice.
【作者單位】: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四川大學南亞研究所;教育部
【分類號】:D735.1;K35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學保;;民族認同、族裔民族主義與后冷戰(zhàn)時代的世界沖突[J];青海民族研究;2010年04期
2 吳素梅;;荷馬時期古希臘人的民族認同[J];民族論壇;2011年02期
3 唐書明;;全球化進程中的歐洲文化認同[J];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4 余建華;;民族認同與南斯拉夫民族危機[J];世界歷史;2006年05期
5 周保巍;;走向“文明”——蘇格蘭啟蒙運動中的“歷史敘事”與“民族認同”[J];浙江學刊;2007年03期
6 張智;;法國啟蒙運動與舊制度后期的民族主義話語[J];浙江學刊;2007年03期
7 王宇博;;剖析19世紀澳大利亞民族認同[J];世界歷史;2007年06期
8 周斌;李惠娥;商愛華;;淺析美國新黑人知識分子對發(fā)展黑人文化意識所作的貢獻[J];新西部(下半月);2008年10期
9 塞賴莎·米爾福德;楊國標;;帝國主義與薩摩亞人的民族認同[J];世界民族;1989年04期
10 徐曉旭;;羅馬統(tǒng)治時期希臘人的民族認同[J];歷史研究;2006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徐曉旭;;羅馬統(tǒng)治時期希臘人的民族認同[A];中國世界民族學會第八屆會員代表大會暨全國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下)[C];2005年
2 魏彌賢;;利格尼茨與蒙古人(英文)[A];蒙古史研究(第七輯)[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李秉忠;巴爾干民族起義與現(xiàn)代土耳其的興起[N];中國民族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吳素梅;古希臘民族形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周承;冷戰(zhàn)結束前后以色列新一代俄裔猶太移民的形成及其影響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3 李志芬;以色列民族構建研究[D];西北大學;2009年
4 樸婷姬;中國朝鮮族與在日朝鮮人社會比較研究[D];延邊大學;2008年
5 謝勇;薩瓦卡爾思想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曉龍;當代阿拉伯民族認同研究[D];西北大學;2007年
2 侯軼杰;加拿大民族認同的形成[D];河北師范大學;2007年
3 張偉然;暹羅華僑教育與民族認同(1912-1949)[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4 王慧君;18世紀蘇格蘭地區(qū)不列顛民族認同問題初探[D];南京大學;2012年
5 馬學清;巴勒斯坦民族主義運動的形成及巴勒斯坦民族認同的演變[D];西北大學;2001年
6 郭玉山;現(xiàn)代法國宗教多元化初探[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7 董曉明;試論希臘化時代之前的古典著作中的蠻族人[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8 董會迪;移民運動與古希臘城邦文明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11年
9 張淑娟;古典時代希臘人的蠻族觀與民族認同[D];上海師范大學;2013年
10 馬紅星;試析20世紀20年代前圣社的發(fā)展[D];華中師范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63323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1633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