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xiàn)代化的視角看“中國夢”對凝聚人心力量的意義價值
發(fā)布時間:2017-05-19 18:16
本文關鍵詞:從現(xiàn)代化的視角看“中國夢”對凝聚人心力量的意義價值,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習近平同志在2012年參觀完《復興之路》展覽的時候指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痹2013年習近平同志再一次提到“中國夢”是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國內(nèi)外學術界和新聞媒體掀起了關于“中國夢”的一系列的討論、研究和解析。本文闡述了“中國夢”的發(fā)展演變,“中國夢”的本質(zhì)、機遇與挑戰(zhàn),以及站在國際視角上來進行對比、比較各國的強國之夢,并且借鑒別國的經(jīng)驗,,以“中國夢”為立足點,從現(xiàn)代化的視角上來研究“中國夢”對于凝聚人心力量的意義價值。
【關鍵詞】:中國夢 現(xiàn)代化 凝聚人心力量的意義價值
【學位授予單位】:黑龍江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D61
【目錄】: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緒論9-13
- 第一章 中國夢的發(fā)展演變及重要價值13-22
- 第一節(jié) 古代中國夢發(fā)展演變及重要價值13-15
- 一、 上古神夢13-14
- 二、 小康、大同的社會夢想14
- 三、 大帝國夢14-15
- 第二節(jié) 近代中國夢發(fā)展演變及重要價值15-18
- 一、 林則徐、魏源“睜眼看西方”的夢15-16
- 二、 洋務派“師夷長技以制夷”的“自強夢”16-17
- 三、 康有為效仿日本的“變革夢”17
- 四、 孫中山創(chuàng)建民國的“共和夢”17-18
- 第三節(jié) 新中國早期“中國夢”的發(fā)展演變及其重要價值18-22
- 一、 建設社會主義初期發(fā)展工業(yè)、實現(xiàn)富強的“中國夢”18-19
- 二、 改革開放后的中國夢19-20
- 三、 對于未來的展望——2050 年的中國20-22
- 第二章 “中國夢”的本質(zhì)、機遇和挑戰(zhàn)22-28
- 第一節(jié) 中國夢的本質(zhì)22-24
- 一、 追尋的是百年復興、民族振興的民族夢22-23
- 二、 探求的是繁榮富強、國富兵強的國家夢23-24
- 三、 探尋的是生活富裕、幸福安康的人民夢24
- 第二節(jié) 實現(xiàn)中國夢的機遇24-26
- 一、 世界各國博弈的經(jīng)濟調(diào)整帶來新機遇25
- 二、 中國共產(chǎn)黨的科學領導帶來的新機遇25
- 三、 中國道路積聚的正能量帶來的新機遇25-26
- 第三節(jié) 實現(xiàn)中國夢的挑戰(zhàn)26-28
- 一、 經(jīng)濟發(fā)展質(zhì)量不夠高、結構不夠合理26-27
- 二、 核心競爭力不夠強27
- 三、 國內(nèi)社會發(fā)展進入矛盾凸顯期27
- 四、 貪污腐敗產(chǎn)生的消極影響27-28
- 第三章 “中國夢”的國際視角28-39
- 第一節(jié) 美國夢28-31
- 一、 “美國夢”的由來和演變28-29
- 二、 “美國夢”的力量29-30
- 三、 借鑒“美國夢”來實現(xiàn)“中國夢”30-31
- 第二節(jié) 日本強國之夢31-34
- 一、 “日本夢”的由來和演變31-32
- 二、 “日本夢”的力量32-33
- 三、 借鑒“日本夢”來實現(xiàn)“中國夢”33-34
- 第三節(jié) 印度的大國夢34-36
- 一、 “印度夢”的由來和演變34-35
- 二、 “印度夢”的力量35
- 三、 借鑒“印度夢”來實現(xiàn)“中國夢”35-36
- 第四節(jié) 俄羅斯的大國夢36-38
- 一、 “俄羅斯夢”的由來和演變37
- 二、 “俄羅斯夢”的力量37
- 三、 借鑒“俄羅斯夢”來實現(xiàn)“中國夢”37-38
- 本章小結38-39
- 第四章 “中國夢”凝聚人心和精神的強大力量39-50
- 第一節(jié) 中國夢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39-42
- 一、 中國夢是共同事業(yè)基礎上的共同理想39-40
- 二、 中國夢是共同目標基礎上的共同理想40-41
- 三、 中國夢是共同利益基礎上的共同理想41-42
- 第二節(jié) 中國夢是現(xiàn)代化建設的現(xiàn)實需要42-45
- 一、 中國夢承載著民族的歷史關切42-43
- 二、 中國夢回應著國家的時代訴求43-44
- 三、 中國夢倡導著民眾的精神建設44-45
- 第三節(jié) 中國夢凝聚起強大力量45-50
- 一、 凝聚民族團結的力量46-47
- 二、 凝聚改革創(chuàng)新的智慧47-48
- 三、 凝聚艱苦奮斗的傳統(tǒng)48
- 四、 凝聚參與國際競爭的硬實力和軟實力48-50
- 結語50-52
- 參考文獻52-55
- 致謝5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朱繼東;;“中國夢”和“美國夢”的差異在哪里?[J];黨建;2013年02期
2 鄧紅英;;略論印度的崛起及其前景[J];江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3 魯彥琪;吳滿意;;印度的大國之夢[J];經(jīng)濟研究導刊;2009年22期
4 陳振中;再圓強國夢——普京的俄羅斯新軍事戰(zhàn)略[J];當代世界;2000年11期
5 楊穎奇;;鴉片戰(zhàn)爭后的救亡圖存與開眼向洋[J];南京政治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本文關鍵詞:從現(xiàn)代化的視角看“中國夢”對凝聚人心力量的意義價值,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7944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shishidongtai/379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