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社會保障請求權及其實現(xiàn)
發(fā)布時間:2017-06-01 19:19
本文關鍵詞:論社會保障請求權及其實現(xiàn),,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社會保障請求權是指公民為實現(xiàn)生存和發(fā)展的需要在法律規(guī)定的范圍內請求行政主體履行給付義務的權利。社會保障請求權的權利主體是公民,非一般意義的各種行政相對人。社會保障請求權的內容是保障生存和發(fā)展的各種實體權利和利益。行政主體的給付行政是社會保障請求權滿足、實現(xiàn)的主要途徑。行政主體代表國家承擔滿足和保障公民社會保障權益的職責。社會保障請求權在公民整個社會權利之中具有基礎性和初始性。 設定社會保障請求權行使原則需考慮的因素有很多。公民參與原則的實現(xiàn)需要公民具有積極的行使權利的意識。行政主體要樹立責任意識,這種責任意識需要行政主體以服務理念、誠信理念、責任理念的建立為依托。社會保障請求權程序制度的設置要多元化。要考慮社會保障請求權的基礎性和初始性?梢钥紤]把社會保障請求權實現(xiàn)的原則規(guī)定為:合法原則;及時原則;嚴格規(guī)定行政主體責任原則;重視程序保障原則;救濟制度多元化原則。從行政法的視域內檢視社會保障請求權的行使條件,可以從不同的方面進行分析。在此,主要從主體條件、程序條件、救濟條件進行分析。 社會保障權益的發(fā)展是一個逐漸完善的過程。隨著實踐的發(fā)展和研究的深入,社會保障請求權的內容將會更加豐富。社會保障請求權的主體設置要考慮差異性。在行政訴訟中規(guī)定先行給付制度是應該考慮的。在同一種社會保障請求權的內容范圍內,社會保障權益的實現(xiàn)需要分析差異規(guī)定與統(tǒng)一規(guī)定的關系。 政府的作用隨著歷史的發(fā)展在不斷演進。從消極不干預行政到積極適度干預行政,從秩序行政到對給付行政的日益重視,都說明了一個問題,政府的職能不能做一概而論的籠統(tǒng)分析。社會保障請求權的保障要圍繞一國的國情進行。社會保障請求權的保障要兼顧眼前和長遠之間的關系。 需要促進立法的協(xié)調、統(tǒng)一。堅持立法以憲法為依據(jù)。立法的協(xié)調、統(tǒng)一需要分析不同的法律規(guī)范性文件之間的協(xié)調、統(tǒng)一。社會保障請求權立法的發(fā)展是一個過程,在其整個的演變過程中,中央立法和地方立法呈現(xiàn)出不同的特點。要克服行政規(guī)章存在的問題。 需要確定社會保障請求權實現(xiàn)的主體制度。要完善社會保障請求權實現(xiàn)的權利主體制度。社會保障請求權的權利主體是公民。規(guī)定權利主體要針對不同的權利類型予以差別對待。社會保障請求權的義務主體是行政主體。對于已經存在的承擔社會保障事務的非行政主體的機構或者組織要在法律上對其法律地位予以明確。社會保障權益的保障要求行政主體能夠實現(xiàn)權利保障的無間隔化、系統(tǒng)化、整體化。在法律規(guī)定不夠明晰的情況下,要解決這樣的問題,發(fā)揮政府的總攬全局的作用是難以避免的。 在社會保障請求權的事項上,需要分析:同一行政行為由上、下級行政機關共同做出所涉及的問題;同一行政行為由眾多同級行政機關做出所涉及的問題;同一行政行為由眾多的上、下級行政機關同時參與做出所涉及的問題。關于不同行政主體之間的程序環(huán)節(jié)及其行為關系的法律制度的構建,需要考慮會商制度、聯(lián)席制度、職能分離制度、協(xié)調制度等。行政自由裁量權的行使要堅持在法治的框架內行使而不應該在法外行使。 要樹立正確的社會保障請求權行使的程序理念。要分析社會保障請求權的提起制度。關于社會保障請求權制度的構建需要考慮公民行使權利的條件。關于社會保障請求權的行政程序法律制度的完善,需要突出強調兩個原則,即程序公開原則和社會保障請求權人參與原則。 社會保障請求權的性質要求政府積極的作為,但是由于當前各種復雜情況的存在,有的工作部門或多或少的存在行政不作為的情況。對行政復議法律制度的完善,需要引起思考的制度有:對申請人的保障及時性的制度、行政復議的層級限制。對行政訴訟法律制度的完善,需要分析受案范圍問題和審理程序問題。
【關鍵詞】:社會權 社會保障請求權 積極行政 行政給付 申請權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C913.7
【目錄】: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引言12-13
- 第1章 對社會保障請求權的界定13-20
- 1.1 社會保障請求權的概念、特征13-17
- 1.1.1 社會保障請求權的概念13
- 1.1.2 社會保障請求權的特征13-16
- 1.1.3 社會保障請求權的內容16-17
- 1.2 行政法視域中的社會保障請求權17-20
- 1.2.1 社會保障請求權的權利主體17-18
- 1.2.2 社會保障請求權的義務主體18-20
- 第2章 社會保障請求權的行使原則與條件20-24
- 2.1 社會保障請求權的行使原則20-21
- 2.1.1 設定社會保障請求權行使原則需考慮的因素20-21
- 2.1.2 社會保障請求權行使原則的內容21
- 2.2 社會保障請求權的行使條件21-24
- 2.2.1 社會保障請求權行使的主體條件22
- 2.2.2 社會保障請求權行使的程序條件22
- 2.2.3 社會保障請求權行使的救濟條件22-24
- 第3章 我國社會保障請求權實現(xiàn)的現(xiàn)狀、問題24-38
- 3.1 我國(公民)社會保障請求權的現(xiàn)實狀況與問題24-29
- 3.1.1 我國(公民)社會保障請求權的現(xiàn)實狀況24
- 3.1.2 我國(公民)社會保障請求權的問題24-29
- 3.2 我國(公民)社會保障請求權實現(xiàn)的法律依據(jù)與障礙29-38
- 3.2.1 我國(公民)社會保障請求權實現(xiàn)的法律依據(jù)29-31
- 3.2.2 對社會保障請求權實現(xiàn)的經驗借鑒31-32
- 3.2.3 對社會保障請求權實現(xiàn)的障礙分析32-38
- 第4章 完善我國社會保障請求權實現(xiàn)的行政法律制度38-54
- 4.1 促進立法的協(xié)調、統(tǒng)一38-41
- 4.1.1 堅持立法以憲法為依據(jù)38-39
- 4.1.2 堅持不同層級立法的協(xié)調、統(tǒng)一39-40
- 4.1.3 對行政規(guī)章的分析40-41
- 4.2 確定社會保障請求權實現(xiàn)的主體制度41-44
- 4.2.1 完善社會保障請求權實現(xiàn)的權利主體制度41-42
- 4.2.2 完善社會保障請求權實現(xiàn)的義務主體制度42-44
- 4.3 完善社會保障請求權實現(xiàn)的行政行為法律制度44-46
- 4.3.1 對社會保障請求權實現(xiàn)的行政行為分析44-45
- 4.3.2 對行政自由裁量權的分析45-46
- 4.4 完善社會保障請求權實現(xiàn)的行政程序法律制度46-49
- 4.4.1 對社會保障請求權實現(xiàn)的程序理念分析46
- 4.4.2 完善社會保障請求權的提起制度46-47
- 4.4.3 程序公開原則和社會保障請求權人參與原則47-49
- 4.5 完善社會保障請求權實現(xiàn)的法律救濟制度49-54
- 4.5.1 對社會保障請求權實現(xiàn)的法律救濟分析49-50
- 4.5.2 對社會保障請求權實現(xiàn)的行政不作為分析50
- 4.5.3 對行政復議法律制度的完善50-51
- 4.5.4 對行政訴訟法律制度的完善51-54
- 結語54-55
- 參考文獻55-58
- 致謝58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龔向和;;社會權的概念[J];河北法學;2007年09期
2 楊華;;社會保障普通法權利初探[J];河北法學;2009年02期
3 馬懷德;;修改行政訴訟法需重點解決的幾個問題[J];江蘇社會科學;2005年06期
4 王延中;;社會保障的改革與發(fā)展[J];經濟學動態(tài);2008年10期
5 鐘會兵;;社會保障立法考量因素分析[J];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6 張建斌;社會保障法立法層次淺議[J];晉陽學刊;2001年02期
7 夏勇;權利哲學的基本問題[J];法學研究;2004年03期
8 郭道暉;;公民權與公民社會[J];法學研究;2006年01期
9 于安;;政府改革的新框架[J];w
本文編號:41331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41331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