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偽主義方法在統(tǒng)計推理中的擴展和運用
本文關鍵詞:證偽主義方法在統(tǒng)計推理中的擴展和運用
更多相關文章: 證偽主義 歸納問題 統(tǒng)計推理 顯著性檢驗
【摘要】:國內科學哲學界專注于證偽主義方法在確定性理論范圍內的分析,而對其在統(tǒng)計推理中的運用鮮為關注。在科學推理中,證偽主義方法的主要問題是歸納意義問題。證偽主義在面對確定性理論時,其本身的反歸納性不能解釋許多科學推理中的經典模型;而在統(tǒng)計推理中,以證偽主義為方法論依據的顯著性檢驗模型,又面臨歸納顯著性的質疑。證偽主義方法可行的修正性進路將是引入"真"的概念及其概率分析。
【作者單位】: 南開大學哲學院;
【分類號】:B81-0
【正文快照】: 在科學推理中,波普爾的證偽主義是一種處理確定性理論的極具影響力的方法。同邏輯經驗主義一樣,證偽主義認為觀察陳述是評價科學理論的基礎,評價科學理論就是找到該理論與觀察陳述之間的邏輯關系。這種方法也主張發(fā)現與檢驗的嚴格區(qū)分,它把科學發(fā)現的范圍劃給心理學、社會學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榮立武;;歸納的非概率式辯護及其難題[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2 周昌忠;西方歸納哲學五題議[J];哲學研究;1987年12期
3 熊立文;歸納問題[J];哲學動態(tài);1987年08期
4 王瑜卿;科學認識論中的“歸納問題”及其意義[J];廊坊師范學院學報;2002年03期
5 孫中原;墨家邏輯中的歸納問題[J];哲學研究;1983年08期
6 何向東;;“歸納問題”的邏輯哲學研究述評[J];哲學研究;2005年12期
7 王軍風;;古德曼的新歸納之謎不能成立[J];哲學動態(tài);1989年12期
8 鄒成效;歸納合理性:強辯護、弱辯護與反辯護[J];荊州師范學院學報;1996年01期
9 李春泰;證偽主義對傳統(tǒng)形式邏輯學前提性知識的影響——紀念卡爾·波普爾誕辰100周年[J];哈爾濱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10 劉小力;休謨問題與歸納問題的區(qū)別[J];廣西社會科學;2004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周玉香;;試論歸納問題結論的可靠性[A];邏輯今探——中國邏輯學會第五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6年
2 曾昭式;;統(tǒng)計推理在公關調查中的應用[A];邏輯今探——中國邏輯學會第五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6年
3 邱仁宗;;論金岳霖先生對歸納問題的解決[A];金岳霖學術思想研究——金岳霖學術思想研討會論文集[C];1985年
4 邵春林;;金岳霖先生在歸納問題上的貢獻[A];金岳霖學術思想研究——金岳霖學術思想研討會論文集[C];1985年
5 夏年喜;;試析穆勒對歸納問題的解決思路[A];1998年邏輯研究專輯[C];1998年
6 莫紹揆;;歸納邏輯探微[A];1993年邏輯研究專輯[C];1993年
7 陳曉平;;略論概率與歸納——兼評莫紹揆教授的歸納觀[A];1994年邏輯研究專輯[C];1994年
8 王建芳;;歸納推理與人工智能[A];1996年邏輯研究專輯[C];1996年
9 陳曉平;;再論概率與歸納——答莫紹揆教授[A];邏輯今探——中國邏輯學會第五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6年
10 邱玉珍;;波普爾逼真論思想述評[A];1997年邏輯研究專輯[C];199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蔣柯;趨利避害[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沈旭明;論賴欣巴哈的邏輯哲學思想[D];中南大學;2004年
2 莊朝蘭;試論金岳霖歸納思想的發(fā)展[D];廈門大學;2002年
3 郭蕓;論金岳霖對休謨歸納問題的解答[D];武漢科技大學;2007年
4 岳謙;可證實性的顛覆[D];蘭州大學;2007年
5 黃萍;解讀賴欣巴哈的邏輯哲學思想[D];西南大學;2006年
6 楊恒剛;科恩歸納分級理論研究[D];燕山大學;2008年
7 張淑穩(wěn);休謨問題:金岳霖的解答研究[D];湘潭大學;2008年
8 陳樹楨;“休謨問題”及歸納邏輯普遍有效性的探索評述[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9 鄧偉;金岳霖歸納思想述評[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10 張峻;金岳霖邏輯哲學思想探析[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119950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ljx/1199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