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BIL和CSSL群體鑒定外觀品質(zhì)主效QTL
發(fā)布時間:2022-07-22 19:41
為進一步探究稻米外觀品質(zhì)分子調(diào)控機制,挖掘新的環(huán)境鈍感型主效QTL,本研究以‘屜錦’和‘北陸129’雜交衍生的回交重組自交系(BIL)和染色體片段代換系(CSSL)群體為試驗材料,對稻米外觀品質(zhì)進行QTL鑒定。結果顯示,雙親外觀品質(zhì)存在明顯差異,‘屜錦’整精米率較高、堊白少和粒型短圓,外觀品質(zhì)性狀間存在明顯的相關性。BIL群體檢測到32個調(diào)控外觀品質(zhì)的QTL,15個QTL穩(wěn)定表達;CSSL群體鑒定了16個相關QTL,主效QTL在不同群體中共性表達;QTL成簇分布于第1、2、3、8、9和11染色體上,6個區(qū)段包含30個位點,占QTL總數(shù)的62.50%,其中主效QTL簇qAQ1、qAQ8和qAQ9在不同群體與環(huán)境下效應明顯、重演性較好,是進一步深入研究的"熱點"區(qū)域。這將進一步豐富外觀品質(zhì)性狀的分子調(diào)控機理,也為主效QTL簇的精細鑒定提供堅實基礎。
【文章頁數(shù)】:9 頁
【文章目錄】:
1 結果與分析
1.1 表型分析
1.2 QTL分析
1.3 CSSL群體驗證分析
2 討論
3 材料與方法
3.1 試驗材料
3.2 田間試驗與表型測定
3.3 QTL分析
作者貢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不同環(huán)境基于高密度遺傳圖譜的稻米外觀品質(zhì)QTL定位[J]. 彭強,李佳麗,張大雙,姜雪,鄧茹月,吳健強,朱速松. 作物學報. 2018(08)
[2]全基因組關聯(lián)定位秈稻種質(zhì)資源外觀和加工品質(zhì)QTL[J]. 方雅潔,朱亞軍,吳志超,陳凱,申聰聰,石英堯,徐建龍. 作物學報. 2018(01)
[3]稻米堊白性狀對高溫耐性的QTL分析[J]. 張桂蓮,廖斌,唐文幫,陳立云,肖應輝. 中國水稻科學. 2017(03)
[4]稻米品質(zhì)性狀基因的克隆與功能研究進展[J]. 張昌泉,趙冬生,李錢峰,顧銘洪,劉巧泉. 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 2016(22)
[5]利用高世代回交群體檢測水稻堊白相關性狀QTL[J]. 王林森,陳亮明,王沛然,王卓然,鄭海,馬宏陽,江玲,趙志剛,萬建民. 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 2016(02)
[6]用全基因組關聯(lián)分析解析秈稻堊白的遺傳基礎[J]. 邱先進,袁志華,陳凱,杜斌,何文靜,楊隆維,徐建龍,邢丹英,呂文愷. 作物學報. 2015(07)
[7]雜交秈稻骨干保持系崗46B稻谷粒形及堊白的QTL分析[J]. 高方遠,邱玲,陸賢軍,任鄄勝,吳賢婷,任光俊,曾禮華. 中國水稻科學. 2014(03)
[8]基于3種遺傳統(tǒng)計模型對粳稻米質(zhì)性狀的QTL分析[J]. 劉強明,江建華,牛付安,赫英俊,洪德林. 中國水稻科學. 2012(03)
[9]不同生態(tài)地點下稻米外觀品質(zhì)性狀的QTL定位分析[J]. 楊亞春,倪大虎,宋豐順,李澤福,易成新,楊劍波. 中國水稻科學. 2011(01)
[10]水稻QTL定位研究進展[J]. 田翠,張濤,蔣開鋒,楊莉,鄭家奎. 基因組學與應用生物學. 2009(03)
本文編號:3665221
【文章頁數(shù)】:9 頁
【文章目錄】:
1 結果與分析
1.1 表型分析
1.2 QTL分析
1.3 CSSL群體驗證分析
2 討論
3 材料與方法
3.1 試驗材料
3.2 田間試驗與表型測定
3.3 QTL分析
作者貢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不同環(huán)境基于高密度遺傳圖譜的稻米外觀品質(zhì)QTL定位[J]. 彭強,李佳麗,張大雙,姜雪,鄧茹月,吳健強,朱速松. 作物學報. 2018(08)
[2]全基因組關聯(lián)定位秈稻種質(zhì)資源外觀和加工品質(zhì)QTL[J]. 方雅潔,朱亞軍,吳志超,陳凱,申聰聰,石英堯,徐建龍. 作物學報. 2018(01)
[3]稻米堊白性狀對高溫耐性的QTL分析[J]. 張桂蓮,廖斌,唐文幫,陳立云,肖應輝. 中國水稻科學. 2017(03)
[4]稻米品質(zhì)性狀基因的克隆與功能研究進展[J]. 張昌泉,趙冬生,李錢峰,顧銘洪,劉巧泉. 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 2016(22)
[5]利用高世代回交群體檢測水稻堊白相關性狀QTL[J]. 王林森,陳亮明,王沛然,王卓然,鄭海,馬宏陽,江玲,趙志剛,萬建民. 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 2016(02)
[6]用全基因組關聯(lián)分析解析秈稻堊白的遺傳基礎[J]. 邱先進,袁志華,陳凱,杜斌,何文靜,楊隆維,徐建龍,邢丹英,呂文愷. 作物學報. 2015(07)
[7]雜交秈稻骨干保持系崗46B稻谷粒形及堊白的QTL分析[J]. 高方遠,邱玲,陸賢軍,任鄄勝,吳賢婷,任光俊,曾禮華. 中國水稻科學. 2014(03)
[8]基于3種遺傳統(tǒng)計模型對粳稻米質(zhì)性狀的QTL分析[J]. 劉強明,江建華,牛付安,赫英俊,洪德林. 中國水稻科學. 2012(03)
[9]不同生態(tài)地點下稻米外觀品質(zhì)性狀的QTL定位分析[J]. 楊亞春,倪大虎,宋豐順,李澤福,易成新,楊劍波. 中國水稻科學. 2011(01)
[10]水稻QTL定位研究進展[J]. 田翠,張濤,蔣開鋒,楊莉,鄭家奎. 基因組學與應用生物學. 2009(03)
本文編號:366522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nykjlw/nzwlw/366522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