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血友病家庭治療和護理
本文選題:兒童 + 血友病; 參考:《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17年01期
【摘要】:經(jīng)過40多年的實踐,歐美國家血友病患者接受血友病治療中心提供的綜合關懷,明顯改善血友病患者人均壽命及提高其生活質(zhì)量。中國的血友病綜合關懷及家庭治療與護理起步晚,目前主要在國內(nèi)大的血友病中心開展,在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提高方面顯示了較大作用,但仍存在很多問題。兒童血友病的家庭治療與護理可改善患兒生存質(zhì)量,節(jié)約醫(yī)療費用,各地血友病管理中心需加強兒童血友病的家庭治療與護理工作。
[Abstract]:After more than 40 years of practice, hemophilia patients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received comprehensive care provided by hemophilia treatment centers, which obviously improved the average life expectancy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of hemophilia patients. China's comprehensive care for hemophilia and family treatment and nursing started late. At present, it is mainly carried out in large hemophilia centers in China.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mprovement of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The family treatment and nursing of children with hemophilia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save medical expenses. The management centers of hemophilia should strengthen the family treatment and nursing work of children with hemophilia.
【作者單位】: 貴州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
【分類號】:R473.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吳心怡;吳潤暉;王春立;甄英姿;唐凌;王巖;;北京地區(qū)兒童血友病綜合關懷模式的建立與開展[J];中國小兒血液與腫瘤雜志;2015年04期
2 吳心怡;王春立;甄英姿;;兒童血友病綜合關懷團隊中專業(yè)護士的工作實踐[J];護理學報;2015年07期
3 俞菊紅;程洪波;羅發(fā)香;翟保華;楊梅青;;血友病家庭護理在改善患兒健康相關生活質(zhì)量中的作用[J];南昌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3年04期
4 秦秀麗;曾鐵英;葉天惠;;家庭治療和護理行為干預模式在血友病患兒中的應用[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2年29期
5 杜鋒蔚;孫彩虹;;血友病病人家庭治療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的質(zhì)性研究[J];護理研究;2012年03期
6 李信業(yè);張心聲;房云海;安立;張雪芹;滕彬;程彥;;山東省血友病綜合關懷工作模式探討[J];社區(qū)醫(yī)學雜志;2011年23期
7 李亞潔;鐘小紅;孫競;;血友病綜合關懷模式的發(fā)展現(xiàn)狀[J];中華護理雜志;2007年08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侯惠芳,荊樹先;肺結核患者的家庭治療護理體會[J];河北醫(yī)學;2003年02期
2 ;全國結構式家庭治療高級培訓班4月開班[J];醫(yī)學與社會;2003年01期
3 徐靜;;家庭治療現(xiàn)代趨勢:對中國家庭治療的啟示[J];上海精神醫(yī)學;2010年S1期
4 楊昆,湯宇,許秀峰,趙旭東;系統(tǒng)家庭治療技術的臨床運用(一)[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0年03期
5 傅文青,岳文浩;系統(tǒng)式家庭治療過程中的若干觀察和思考[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0年05期
6 唐登華,劉丹;“系統(tǒng)”內(nèi)的實踐和“系統(tǒng)”外的思考[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0年06期
7 楊麗,張虹,朱衛(wèi)國;患兒的家庭治療及護理[J];國外醫(yī)學.護理學分冊;2000年09期
8 傅文青,岳文浩;系統(tǒng)式家庭治療原則及試用經(jīng)驗[J];健康心理學雜志;2000年04期
9 朱眉華;家庭治療:社區(qū)服務的新拓展[J];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10 邵明芳;癌癥病人的家庭治療與護理[J];安徽醫(yī)藥;2003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宮本宏;;青少年網(wǎng)絡成癮家庭治療的研究一附30例臨床報告[A];浙江省醫(yī)師協(xié)會精神科醫(yī)師分會成立大會暨二○○八年浙江省精神病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8年
2 徐振敏;;家庭治療的女性主義思考[A];性與性別研究(第1輯)——社會性別與心理學研究[C];2010年
3 梁泰嶺;羅錦秀;;家庭治療個案[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次全國精神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2年
4 傅文青;岳文浩;;系統(tǒng)式家庭治療的理論和技術[A];山東省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二屆學術研討會優(yōu)秀論文選編[C];2001年
5 汪新建;俞容齡;;家庭治療中的價值形成及其專業(yè)、法律啟示[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6 苗青;賈林祥;;家庭治療中的和諧之音[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7 楊珊;;結構家庭治療及其在中國的應用[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五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8 宮本宏;;青少年網(wǎng)絡成癮家庭治療的研究——附30例臨床報告[A];2011年浙江省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九屆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1年
9 劉亮;趙旭東;;5名中國治療師系統(tǒng)家庭治療技術與任務的對應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次全國精神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2年
10 戴曉知;;家庭治療對精神分裂癥家庭親密度與適應性的影響[A];2013浙江省醫(y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學術年會暨浙江省醫(yī)師協(xié)會精神科醫(yī)師分會第六屆年會論文匯編[C];201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陶然 李邦合;家庭治療網(wǎng)絡成癮[N];健康報;2005年
2 本報記者 侯曉玲;家庭治療:預防和矯治犯罪的新思路[N];人民法院報;2004年
3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yī)院精神衛(wèi)生研究所 高雪屏 博士;也許,您的孩子需要“家庭治療”[N];大眾衛(wèi)生報;2001年
4 東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心理學院 許雅南 曹璐 李冬梅;家庭治療關注成員間關系[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
5 廣西 莫源秋;家庭治療理論的啟示[N];家庭醫(yī)生報;2003年
6 潘祥龍;足部胼胝的家庭治療方法[N];家庭醫(yī)生報;2006年
7 舒力;肝硬化的家庭治療措施[N];醫(yī)藥導報;2005年
8 祝建材 宋麗華;鵝口瘡的家庭治療[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4年
9 健康時報記者 馬海偉;給自己請個心理顧問[N];健康時報;2008年
10 湘雅醫(yī)院 鄧躍林;高血壓的家庭治療原則[N];大眾衛(wèi)生報;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張婕;家庭治療連續(xù)培訓過程的探索性研究[D];中南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孔詩逸;吸毒青少年的家庭治療探究[D];蘇州大學;2016年
2 蔣曼;社會工作介入殘疾人家庭治療研究[D];鄭州大學;2016年
3 尚發(fā)超;敘事家庭治療在城鎮(zhèn)留守兒童厭學問題中的應用研究[D];井岡山大學;2017年
4 梁麗;家庭治療模式破解老人欲再婚障礙的個案工作實踐[D];長春工業(yè)大學;2017年
5 朱臻雯;家庭治療在中國臨床心理咨詢與治療中的應用探索[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6 陳煒;當代我國社會工作聯(lián)合家庭治療模式的應用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2年
7 余仙平;基于家庭治療的中學生網(wǎng)絡成癮矯治的實證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6年
8 郭蕾;青少年吸毒的家庭因素分析與家庭治療研究[D];蘇州大學;2014年
9 周婧;伴高危因素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患兒的家庭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遠程監(jiān)測初步探討[D];廣州醫(yī)學院;2011年
10 賀慶莉;薩提亞家庭治療模式的個案研究及其在中國本土化發(fā)展的價值探討[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95400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linchuangyixuelunwen/1954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