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司他丁注射劑聯(lián)合血液凈化術治療重癥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臨床研究
本文選題:烏司他丁 + 血液凈化術。 參考:《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7年21期
【摘要】:目的觀察烏司他丁注射劑聯(lián)合血液凈化術對重癥感染性患者的炎癥介質及氧合指數的影響。方法將100例重癥感染性休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50例和試驗組50例。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治療;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烏司他丁20萬U+0.9%NaCl 20 mL+血液凈化術治療24 h,治療持續(xù)3 d。比較2組患者的臨床療效、腫瘤壞死因子-α、白細胞介素-8、白細胞介素-6、氧合指數(PaO_2/FiO_2)及藥物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情況。結果治療后,試驗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0.00%(45例/50例),對照組為52.00%(26例/50例),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試驗組的腫瘤壞死因子-α、白細胞介素-8、白細胞介素-6分別為(8.39±3.14),(4.21±1.14),(4.95±1.77)μg·L~(-1),對照組分別為(17.28±2.91),(9.07±1.04),(10.99±1.32)μg·L~(-1),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后1,12,24,72 h,試驗組氧合指數分別為141.21±16.92,187.82±21.51,203.12±26.30,284.21±45.12,對照組分別為135.31±19.23,149.30±20.60,178.72±29.21,199.60±40.52,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2組患者治療期間均未發(fā)生藥物不良反應。結論烏司他丁聯(lián)合血液凈化術對重癥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療效更加顯著,明顯降低炎癥介質,改善患者的氧合指數。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ulinastatin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blood purification on inflammatory mediators and oxygenation index in severe infectious patients. Methods 100 patients with severe septic shock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 = 50) and experimental group (n = 50).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ulinastatin 200000 U 0.9%NaCl 20 mL blood purification for 24 h for 3 days. The clinical efficacy, tumor necrosis factor- 偽, interleukin-8, interleukin-6, Pao _ 2 / FiO _ 2) and adverse drug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45 cases / 50 cases in the trial group was 90.00,50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52.00 cases / 50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After treatment, the levels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 偽, interleukin-8 and interleukin-6 were 8.39 鹵3.14, 4.21 鹵1.14, 4.95 鹵1.77) 渭 g / L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9.07 鹵1.0499 鹵1.32 渭 g / L in the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P 0.05). The oxygenation index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141.21 鹵16.92187.82 鹵21.51203.12 鹵26.30284.21 鹵45.12h after treatment, and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135.31 鹵19.23149.30 鹵20.60178.72 鹵29.21199.60 鹵40.52.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Ulinastatin combined with blood purification is more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septic shock patients. It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inflammatory mediators and improve the oxygenation index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septic shock.
【作者單位】: 海南省人民醫(yī)院重癥醫(yī)學科;
【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814321)
【分類號】:R459.7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劍英,廖成蓉;1例術中并發(fā)感染性休克的搶救與護理體會[J];四川省衛(wèi)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0年S1期
2 曹艷軍,曹麗君;小兒感染性休克的護理[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1年10期
3 劉洪,李群英,張弛;青年人感染性休克的臨床特點[J];內科急危重癥雜志;2002年03期
4 伏玨鈞;感染性休克54例臨床救治體會[J];江蘇臨床醫(yī)學雜志;2002年06期
5 張靜;宋紅莉;任凌云;殷瓊;;經皮腎鏡氣壓彈道碎石術后感染性休克的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年09期
6 顧淑文;;感染性休克的護理[J];遼寧中級醫(yī)刊;1978年S1期
7 汪應富;感染性休克座談紀要[J];重慶醫(yī)藥;1980年05期
8 馮益真;提高感染性休克生存率的問題[J];山東醫(yī)藥;1982年05期
9 李前俊;;感染性休克的補液問題[J];中國急救醫(yī)學;1983年05期
10 曹金鐸;感染性休克的監(jiān)測[J];實用外科雜志;1988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孫小泉;劉健;陳兵;;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的測定及臨床意義[A];2004年全國危重病急救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2 魏淑媛;高曉陽;;感染性休克的護理體會[A];危重病人監(jiān)測、急救技術與基礎護理暨21世紀護理理念發(fā)展與資源開發(fā)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2001年
3 宋凌菁;李冬英;;一例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性休克的護理體會[A];全國第四屆重癥監(jiān)護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7年
4 孫惠芳;沈蓉蓉;;外科感染和感染性休克的現代護理進展[A];第三屆全國鐵路護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4年
5 曾健生;申昆玲;武志遠;錢素云;樊尋梅;;感染性休克時精氨酸加壓素對胃腸道灌注的影響[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四次全國兒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6 李健權;施賢清;王宇輝;葉八寧;;血管內皮細胞激活/損傷與感染性休克相關性的臨床研究[A];貴州省中西醫(yī)結合學會重癥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大會貴州省中西醫(yī)結合重癥醫(yī)學診療新進展培訓班論文匯編[C];2013年
7 王欣然;韓斌如;;感染性休克病人應用血管活性藥的監(jiān)測及護理[A];全國重癥監(jiān)護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8 鄭穎;;1例腹膜透析并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藥學服務[A];第五屆臨床藥學實踐案例分析與合理用藥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9 程健;張丹如;;嬰兒腸套疊整復術后并發(fā)感染性休克的護理[A];2013年浙江省腸外腸內營養(yǎng)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3年
10 謝東平;韓云;李芳;翁燕娜;麥舒桃;;PiCCO監(jiān)測指標與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預后的相關性研究[A];全國中醫(yī)內科肺系病第十四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本報記者 王雪敏;感染性休克問答:補液選擇[N];醫(yī)藥經濟報;2011年
2 保健時報特約記者 馮靜;血液凈化搶救鉈中毒大學生[N];保健時報;2007年
3 記者 次仁龍布;把“愛心醫(yī)”項目建成患者滿意工程[N];山南報(漢);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崔克亮;感染性休克T多糖包被降解與組織灌注的關系[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5年
2 趙美玲;微循環(huán)監(jiān)測聯(lián)合乳酸,ScvO_2對感染性休克危重性及預后的評估意義[D];山東大學;2017年
3 楊艷麗;感染性休克時“血管瀑布”的血流動力學基礎與臨床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3年
4 杜微;感染性休克時心臟和微循環(huán)的功能變化及β受體阻滯劑的血流動力學效應[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4年
5 文銳;抗凝改性血液凈化濾器膜構建及性能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6 任軍;致病抗體血液凈化吸附劑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史迪;心血管彩超對休克患者病情與療效評估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4年
2 殷俊;感染性休克伴急性腎損傷患者的臨床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5年
3 郭志利;主動脈瓣速度時間積分變化評估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容量反應性[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5年
4 王濱;中心靜脈—動脈二氧化碳分壓差在感染性休克液體復蘇策略中指導作用的臨床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5年
5 王業(yè)明;右美托咪定對感染性休克患者微循環(huán)的影響[D];東南大學;2015年
6 仇先明;感染性休克患者多巴酚丁胺應激試驗陽性與微循環(huán)變化的相關性研究[D];東南大學;2015年
7 宋佳;重癥超聲與PiCCO對比監(jiān)測指導感染性休克液體復蘇[D];浙江中醫(yī)藥大學;2016年
8 劉玉霞;感染性休克液體復蘇后血流動力學指標對患者預后的分析[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6年
9 聶敏;參麥注射液對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動力學影響的臨床觀察[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6年
10 袁杰;性激素在尿源性感染性休克中的作用:動物模型研究[D];浙江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195392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linchuangyixuelunwen/1953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