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海綿城市”理念的初期雨水資源化技術研究進展
發(fā)布時間:2021-08-19 10:54
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和工業(yè)化程度的提高,城市地表水污染日益嚴重。雨水既是造成地表水體污染的首要污染源,但同時也是重要的水資源補給,而雨水污染主要集中在降雨初期形成的初期徑流中,其污染程度驚人,因此初期雨水治理是城市雨水資源化的前提。因此通過有效的資源化技術將其收集凈化再利用對減輕受納水體的污染、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和緩解水資源危機具有重要的意義。從傳統(tǒng)雨水管理和基于"海綿城市"理念的初期雨水資源化技術進行了綜述和對比分析,對目前初期雨水資源化利用工程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歸納,從而為初期雨水的資源化技術的實際應用提供技術指導,更有效的緩解城市雨水帶來污染的同時更大限度的利用雨水資源。
【文章來源】:給水排水. 2019,55(S1)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0 引言
1 城市初期雨水特性及其危害
2 城市初期雨水資源化技術
2.1 傳統(tǒng)初期雨水處理技術
2.2 基于“海綿城市”理念的初期雨水資源化利用技術
2.2.1 綠色屋頂
2.2.2 生物滯留池
2.2.3 雨水濕地系統(tǒng)
2.2.4 下凹式綠地
2.2.5 植草溝
2.2.6 雨水生物塘
3 前景與展望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綠色屋頂與下凹綠地串聯(lián)對居住區(qū)徑流削減效果分析[J]. 蔡家珍,陳虹,燕一波,黃寶華,黃靜. 內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8(02)
[2]淺析海綿城市建設[J]. 李林子. 中華建設. 2017(09)
[3]綠色屋頂蒸散發(fā)及其降溫效果[J]. 于小惠,楊雅君,譚圣林,李瑞利,秦華鵬,邱國玉. 環(huán)境工程學報. 2017(09)
[4]生態(tài)濕地在污水處理廠尾水深度處理中的應用[J]. 張云,蔡彬彬. 人民長江. 2017(10)
[5]海綿城市規(guī)劃及景觀生態(tài)學啟示——以盤錦市遼東灣新區(qū)為例[J]. 睢晉玲,劉淼,李春林,胡遠滿,吳義林,劉沖. 應用生態(tài)學報. 2017(03)
[6]初期雨水與徑流總量控制的關系及其應用分析[J]. 車伍,張鹍,張偉,趙楊. 中國給水排水. 2016(06)
[7]綠色屋頂徑流調控研究進展[J]. 陳小平,黃佩,周志翔,高翅. 應用生態(tài)學報. 2015(08)
[8]城市低影響開發(fā)雨水控制利用系統(tǒng)設計方法研究[J]. 王文亮,李俊奇,車伍,李小靜,任婕. 中國給水排水. 2014(24)
[9]屋面集雨徑流水質及初期棄流雨量研究[J]. 丁昆侖,謝薇,孫文海. 中國農(nóng)村水利水電. 2011(01)
[10]我國城市面源污染特征的研究現(xiàn)狀[J]. 侯培強,王效科,鄭飛翔,周小平,任玉芬,佟磊. 給水排水. 2009(S1)
碩士論文
[1]基于“海綿城市”理念下雨水可持續(xù)利用的高校校園景觀營造研究[D]. 邵妙馨.長安大學 2016
本文編號:3351273
【文章來源】:給水排水. 2019,55(S1)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0 引言
1 城市初期雨水特性及其危害
2 城市初期雨水資源化技術
2.1 傳統(tǒng)初期雨水處理技術
2.2 基于“海綿城市”理念的初期雨水資源化利用技術
2.2.1 綠色屋頂
2.2.2 生物滯留池
2.2.3 雨水濕地系統(tǒng)
2.2.4 下凹式綠地
2.2.5 植草溝
2.2.6 雨水生物塘
3 前景與展望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綠色屋頂與下凹綠地串聯(lián)對居住區(qū)徑流削減效果分析[J]. 蔡家珍,陳虹,燕一波,黃寶華,黃靜. 內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8(02)
[2]淺析海綿城市建設[J]. 李林子. 中華建設. 2017(09)
[3]綠色屋頂蒸散發(fā)及其降溫效果[J]. 于小惠,楊雅君,譚圣林,李瑞利,秦華鵬,邱國玉. 環(huán)境工程學報. 2017(09)
[4]生態(tài)濕地在污水處理廠尾水深度處理中的應用[J]. 張云,蔡彬彬. 人民長江. 2017(10)
[5]海綿城市規(guī)劃及景觀生態(tài)學啟示——以盤錦市遼東灣新區(qū)為例[J]. 睢晉玲,劉淼,李春林,胡遠滿,吳義林,劉沖. 應用生態(tài)學報. 2017(03)
[6]初期雨水與徑流總量控制的關系及其應用分析[J]. 車伍,張鹍,張偉,趙楊. 中國給水排水. 2016(06)
[7]綠色屋頂徑流調控研究進展[J]. 陳小平,黃佩,周志翔,高翅. 應用生態(tài)學報. 2015(08)
[8]城市低影響開發(fā)雨水控制利用系統(tǒng)設計方法研究[J]. 王文亮,李俊奇,車伍,李小靜,任婕. 中國給水排水. 2014(24)
[9]屋面集雨徑流水質及初期棄流雨量研究[J]. 丁昆侖,謝薇,孫文海. 中國農(nóng)村水利水電. 2011(01)
[10]我國城市面源污染特征的研究現(xiàn)狀[J]. 侯培強,王效科,鄭飛翔,周小平,任玉芬,佟磊. 給水排水. 2009(S1)
碩士論文
[1]基于“海綿城市”理念下雨水可持續(xù)利用的高校校園景觀營造研究[D]. 邵妙馨.長安大學 2016
本文編號:335127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zylw/335127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