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計算機論文 >

陶瓷噴墨打印機供墨結構與控制設計

發(fā)布時間:2017-09-08 01:05

  本文關鍵詞:陶瓷噴墨打印機供墨結構與控制設計


  更多相關文章: 陶瓷 噴墨機 供墨系統(tǒng) 恒溫 恒壓


【摘要】: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數(shù)字噴墨打印技術在傳統(tǒng)制造業(yè)的應用越來越廣泛。2007年隨著英國塞爾技術有限公司推出XAAR1001噴頭,以及國外陶瓷墨水廠家生產(chǎn)工藝的完善成熟,陶瓷噴墨技術成功地應用于工業(yè)化流水線生產(chǎn)。陶瓷噴墨打印機關鍵技術有“嘴”,即墨水的噴射裝置;還有“腦”,即驅動電子設備開發(fā)軟件包及驅動程序;“心”即循環(huán)墨水供應系統(tǒng)和末端的供墨系統(tǒng);“眼”即對陶瓷產(chǎn)品的跟蹤控制系統(tǒng)達到按需求噴墨打印;“細胞”即陶瓷專用墨水。國內陶瓷噴墨技術起步晚,“腦”和“心”是國內陶瓷噴墨裝備制造企業(yè)的薄弱部分,本文就如何建立一套恒溫恒壓的供墨系統(tǒng)進行論述。簡要介紹了陶瓷噴墨機的發(fā)展過程;在充分了解XAAR 1001噴頭特點的基礎上對供墨系統(tǒng)管理設計給出方案;對墨路的參數(shù)進行研究,得出溫度和壓差是影響噴印效果的主要因素;選用西門子S7-200 PLC作為硬件控制平臺,對其中用到的電磁泵、電動隔膜泵、螺線閥、加熱棒等控制元件的選型依據(jù)和控制方法做了詳細的介紹。按以上管路方案和控制方案,搭建一套供墨系統(tǒng)實驗平臺,測試相關元件的功能效果,特別是溫度和壓力控制的精確度,給出相關實驗數(shù)據(jù),驗證了整個設計方案的可行性。同時對實驗中發(fā)現(xiàn)的一些不足之處給出方案,為下一步工作做準備。
【關鍵詞】:陶瓷 噴墨機 供墨系統(tǒng) 恒溫 恒壓
【學位授予單位】:華南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TP334.83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緒論10-19
  • 1.1 項目背景及意義11-12
  • 1.2 陶瓷噴墨機簡介12-13
  • 1.3 陶瓷噴墨的發(fā)展歷程13-15
  • 1.3.1 陶瓷墨水的發(fā)展14
  • 1.3.2 噴頭的發(fā)展14-15
  • 1.4 供墨系統(tǒng)簡介15-17
  • 1.4.1.供墨系統(tǒng)技術介紹15-16
  • 1.4.2 供墨系統(tǒng)結構介紹16-17
  • 1.5 論文研究內容及研究目的17-19
  • 第二章 供墨系統(tǒng)管路設計19-31
  • 2.1 Xaar 1001噴頭介紹19-21
  • 2.1.1 Xaar 1001簡介19
  • 2.1.2 Xaar 1001墨水內循環(huán)技術19-20
  • 2.1.3 Xaar 1001技術參數(shù)20-21
  • 2.2 墨路參數(shù)研究21-23
  • 2.2.1 粘度控制研究21-22
  • 2.2.2 溫度控制研究22
  • 2.2.3 壓差控制研究22-23
  • 2.3 供墨系統(tǒng)管路方案23-27
  • 2.3.1 墨盒模塊23-24
  • 2.3.2.供墨24-25
  • 2.3.3.循環(huán)回流25
  • 2.3.4 消泡25-26
  • 2.3.5 過濾系統(tǒng)26
  • 2.3.6 管道26-27
  • 2.4 供墨系統(tǒng)管路圖27-28
  • 2.5 噴頭壓力計算28-29
  • 2.6 本章小結29-31
  • 第三章 PLC控制系統(tǒng)設計31-48
  • 3.1 控制系統(tǒng)硬件結構設計31-33
  • 3.1.1 控制系統(tǒng)功能設計31-33
  • 3.2 編程語言選擇33
  • 3.3 西門子S7200 PLC串行通信實現(xiàn)33-36
  • 3.3.1 自由口通訊協(xié)議33-34
  • 3.3.2 PLC通訊控制流程34-35
  • 3.3.3 MSComm控件簡介35-36
  • 3.3.4 通信流程圖36
  • 3.4 溫度控制36-39
  • 3.4.1 溫控元件選型36-37
  • 3.4.2 溫度檢測實現(xiàn)37-39
  • 3.4.3 溫度控制方式39
  • 3.5 螺線管控制39-40
  • 3.5.1 螺線管性能分析39-40
  • 3.5.2 螺線管程序控制40
  • 3.6 PWM電磁泵控制40-43
  • 3.6.1 電磁泵性能分析40-41
  • 3.6.2 電磁泵程序控制41-43
  • 3.6.3 預設值具體算法43
  • 3.7 真空度PID調節(jié)43-47
  • 3.7.1 PID控制簡介44-45
  • 3.7.2 PID控制實現(xiàn)45-47
  • 3.8 本章小結47-48
  • 第四章 實驗與分析48-56
  • 4.1 供墨系統(tǒng)搭建48-50
  • 4.2 實驗與結果分析50-54
  • 4.2.1 串口通信實驗50
  • 4.2.2 主要控制元件測試50-54
  • 4.2.2.1 螺線閥的控制驗證50-51
  • 4.2.2.2 電磁泵的控制驗證51
  • 4.2.2.3 溫度控制的驗證51-52
  • 4.2.2.4 真空度控制的驗證52-54
  • 4.3 本章小結54-56
  • 第五章 總結與展望56-57
  • 5.1 主要開發(fā)工作總結56
  • 5.2 后續(xù)工作的展望56-57
  • 參考文獻57-60
  • 附錄60-64
  • 致謝64-65
  • 附件65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倪文虎;張逸新;;工業(yè)網(wǎng)版印刷的數(shù)學模型研究[J];包裝工程;2010年15期

2 夏慶水;李海波;曹坤;;多層共燒氮化鋁陶瓷金屬化工藝研究[J];電子與封裝;2009年11期

3 黃輝明;徐磊;孫道恒;;射頻電子標簽天線設計及印刷工藝分析[J];電子機械工程;2009年02期

4 李筱瑜;陳長云;祝忠勇;;超小型片式多層陶瓷電容器內電極印刷工藝研究[J];電子質量;2011年06期

5 張君,郭偉,袁倬斌;用絲網(wǎng)印刷技術制備薄膜微電極的方法研究[J];分析化學;2005年07期

6 蔣文娟;孟凡濤;潘光慎;王珊;單連聚;;鎢金屬化氧化鋁陶瓷基片的脫脂工藝研究[J];硅酸鹽通報;2013年11期

7 董聰;;絲網(wǎng)印刷過程中的問題分析及解決[J];科技信息;2010年11期

8 羅芳林;;包裝設計師與特種工藝的融合[J];美與時代(上);2010年12期

9 葛鎖良;張瑞祥;;基于PLC的4色平臺式絲網(wǎng)印刷機控制系統(tǒng)的設計[J];合肥工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8期

10 劉貴彬;譚沖;李丹;;基于PLC控制的絲網(wǎng)印刷機[J];可編程控制器與工廠自動化;2013年1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錢敏;納米碳材料的制備及其薄膜透明導電和場發(fā)射性能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倪文虎;精細網(wǎng)版印刷的數(shù)學模型研究[D];江南大學;2010年

2 錢迪峰;一維納米二氧化鈦溶膠的制備及其光電化學性能[D];東華大學;2011年

3 梁光旭;彩色液晶高分子膜的制備及其光學性能研究[D];東北大學;2009年

4 蔣斌;低溫固化導電銀漿的研究與應用[D];華東理工大學;2012年

5 郭婷;絲網(wǎng)印刷油墨配色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08年

6 張莉;表面貼裝石英晶振黑色Al_2O_3陶瓷基座材料及其制備工藝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08年

7 秦琴;基于PLC控制的絲網(wǎng)印刷機電氣控制系統(tǒng)的研制[D];中北大學;2009年

8 蔣純;特種印刷在服飾圖案設計與輸出中的應用與研究[D];山東輕工業(yè)學院;2009年

9 呂向軍;柔性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中染料和光電極的研究[D];內蒙古大學;2009年

10 王林平;羧基化多壁碳納米管/Nafion修飾電極電化學法測定咖啡因[D];內蒙古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81096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81096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81d88***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