銨鹽與酰氯的酰胺化合成伯酰胺的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工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O623.626
【圖文】:
ClONH4Cl+NMP(30mL)120oC,3 hNHO1a 2a 3aa10 mmol 20 mmol 1.25g, 84%yie圖式 2.4 克級反應式Scheme 2.4 Gram-scale reaction研究內,依次將氯化銨 2a(21.4 mg, 0.4 mmol)、苯丙酰氯 1基吡咯烷酮(10 mL)加入到 50 mL 經嚴格干燥的楊氏 120 °C 下反應,于每一個取樣的時間點,氮氣保護下L 溶液,正十四烷為內標物,送樣至 GC 檢測。苯丙酰 GC 標準曲線來確定。如圖 2.1 所示,0.02 M 濃度的起迅速,基本沒有所謂的誘導階段,在 1000 秒后反應就已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鵬;劉輝;魏程;張瑩;;鄰氨基苯甲酸甲酯生產過程中酰胺化反應的影響因素[J];化工管理;2018年03期
2 門欣生;;羰酸酰胺的再酰胺化反應[J];山西化工;1958年02期
3 張偉;申劍;龔文照;袁秋華;;叔丁醇鋰催化酰胺化反應[J];山西化工;2017年02期
4 郭廣生;;酰胺化液排氨技術研究及應用[J];化工管理;2018年23期
5 田君宇;;淺析甲基丙烯酸甲酯酰胺化反應的影響因素[J];內蒙古石油化工;2012年05期
6 成麗丹;馬定娜;黃龍江;;催化直接酰胺化反應研究進展[J];精細石油化工;2017年04期
7 孫愛兵;趙芳萍;;酰胺化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法檢測受阻胺[J];塑料工業(yè);2018年03期
8 趙國祥;王靜昌;李振賢;蔡宇;;硬脂酸與有機胺酰胺化反應的研究[J];科技資訊;2009年27期
9 劉萬敏;樊一旭;張瑩瑩;李春燕;應峗;惠燕;梁洪澤;;5-甲基色胺酰胺化反應的研究[J];寧波大學學報(理工版);2017年01期
10 沙文彬;黃文華;;硼化合物催化的直接酰胺化反應研究進展[J];化學與生物工程;2013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孫洪斌;王海紅;;甲甲酯生產中酰胺化反應停留時間與反應溫度控制[A];創(chuàng)新驅動,加快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發(fā)展——吉林省第七屆科學技術學術年會論文集(上)[C];2012年
2 付紹敏;曾偉;;Cu(Ⅱ)-催化亞胺的分子內酰胺化反應[A];第十六屆全國金屬有機化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10年
3 王超;黃玲玲;姚英明;張勇;沈琪;;陰離子型稀土金屬配合物催化醛和胺的酰胺化反應[A];第十七屆全國金屬有機化學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集(2)[C];2012年
4 馬麗娜;李志平;;鐵催化三級胺的氧化酰胺化反應[A];第十八屆全國金屬有機化學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14年
5 李龍飛;雷鳴;;金屬-底物協(xié)同作用——Ru配合物催化氨基乙醇脫氫酰胺化反應的理論研究[A];第十三屆全國量子化學會議報告集[C];201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哲健;銨鹽與酰氯的酰胺化合成伯酰胺的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18年
2 沙文彬;苯硼酸催化N-芳基甘氨酸乙酯與羧酸的直接酰胺化反應[D];天津大學;2013年
3 吳鵬超;寡聚乙二醇側鏈修飾的樹狀分子的合成與性質研究[D];西南科技大學;2016年
4 李海艷;類水滑石固體堿催化劑材料的制備及其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09年
5 王媛媛;非金屬催化醚與N,N-二溴磺酰胺的酰胺化反應研究[D];西北大學;2016年
6 李建;叔辛胺合成工藝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3年
7 管信暉;(甲基)丙烯酸甲酯與胺的酰胺化反應研究[D];青島科技大學;2013年
8 施海風;基于羥脯氨酸大環(huán)化合物的合成研究[D];青島科技大學;2014年
9 蔣琨;SMA樹脂改性分散劑的合成及應用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2年
10 劉穎;酞菁共價修飾石墨烯復合材料的制備及其在燃料電池陰極催化劑方面的應用[D];長春理工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278322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2783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