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維離散元法的瀝青混凝土切削過程數值分析
本文關鍵詞:基于三維離散元法的瀝青混凝土切削過程數值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瀝青混凝土 單軸壓縮 PFCD 切削力 正交試驗
【摘要】:采用試驗機對瀝青混凝土進行單軸壓縮實驗,測得瀝青混凝土的彈性模量和抗壓強度。以瀝青混凝土的膠漿理論為基礎結合顆粒流軟件內置的本構模型建立PFC3D中三維的切削模型并進行虛擬實驗校核模型參數。在不同的切削速度、切入角、切削深度和進給速度的切削條件下采用單因素和正交試驗法研究刀具受到的切削力。從正交試驗分析得出了一組切削力較小的最優(yōu)刀具參數,此時切削速度v_c=5 m/s、切入角γ_0=45°、切削深度a_p=5 mm、進給速度v_f=1.32 m/min。
【作者單位】: 湘潭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關鍵詞】: 瀝青混凝土 單軸壓縮 PFCD 切削力 正交試驗
【基金】:湖南省教育廳開發(fā)基金資助項目(15K129)
【分類號】:U418
【正文快照】: 在“十二五”期間,隨著國家區(qū)域發(fā)展戰(zhàn)略確定發(fā)展高速公路建設,中國高速公路建設已經進入了空前繁榮的階段[1]。路面銑刨機以其實用、高效、操作方便靈活、機動性能好、廢料可以回收利用等優(yōu)點,因而在高速公路和城鎮(zhèn)市政道路養(yǎng)護事業(yè)中廣泛使用。路面銑刨機工作原理是利用銑刨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曲世琦,于秋莉;粉煤灰在瀝青混凝土中的應用[J];黑龍江交通科技;2004年10期
2 ;韓國開發(fā)瀝青混凝土生產新技術[J];混凝土世界;2009年10期
3 聶雪錦;;淺談瀝青混凝土的優(yōu)缺點[J];內蒙古水利;2011年05期
4 翟建英;;瀝青混凝土舊料再生利用新方法[J];山東交通科技;1987年03期
5 焦寶祥,周啟兆,李玉壽;粉煤灰作瀝青混凝土粉料的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01年08期
6 李劍鋒,周昕;粉煤灰在瀝青混凝土中的應用[J];黑龍江交通科技;2002年10期
7 孫式霜,杲樹生;瀝青混凝土組成材料對其質量的影響[J];山東交通學院學報;2002年03期
8 劉哲新,佟澤民,張國民;瀝青混凝土中摻入粉煤灰的應用研究[J];內蒙古公路與運輸;2002年01期
9 吳少鵬,磨煉同,水中和,玄東興,楊文鋒,薛永杰;導電瀝青混凝土的制備研究[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交通科學與工程版);2002年05期
10 劉振鵬;李衡;;舊瀝青混凝土再生利用的探討[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3年0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呂偉民;郭忠印;;新型高強瀝青混凝土材料的研究[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第七屆年會暨茅以升誕辰100周年紀念會論文集[C];1995年
2 薄遵彥;;對提高瀝青混凝土耐熱性的論證[A];全國城市道路與交通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1年
3 郝巨濤;孫志恒;杜振坤;賈金生;;我國水工瀝青混凝土工程的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A];水力發(fā)電工程與水工建筑物學術論文集[C];2000年
4 陳美祝;吳少鵬;劉至飛;米軼軒;;道路瀝青混凝土的綠色化探討[A];第一屆兩岸三地綠色材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5 岳躍真;杜振坤;郝巨濤;;水工瀝青混凝土技術的發(fā)展及其在特殊工程上的應用[A];2002年水工專委會學術交流會議學術論文集[C];2002年
6 劉少偉;;薄層瀝青混凝土罩面施工的質量控制[A];第六屆全國路面材料及新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7 陳建旭;林桂儀;陳虹潔;;粒料對瀝青混凝土性能之影響[A];第二屆全國公路科技創(chuàng)新高層論壇論文集(下卷)[C];2004年
8 譚發(fā)茂;;大粒徑瀝青混凝土試驗段施工總結[A];2002年道路工程學會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2年
9 徐敏;宋云霞;;淺析橡膠瀝青混凝土的應用[A];全國城市公路學會第十九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10 劉海;湯文輝;石志勇;張若棋;;幾種瀝青混凝土本構關系比較研究[A];第八屆全國沖擊動力學學術討論會會議論文集[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記者 邰舉;韓成功開發(fā)低碳瀝青混凝土[N];科技日報;2009年
2 記者 何海銘 通訊員 陳靜;福清首條瀝青混凝土道路通車[N];福州日報;2010年
3 廣州市市政工程維修處 吳兆勇;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改革[N];廣東建設報;2004年
4 張東平;濰坊公路建設首用橡膠瀝青混凝土技術[N];中國建材報;2010年
5 王慶遠;秋冬季節(jié)瀝青混凝土道路的施工[N];中國建設報;2009年
6 本報記者 汪汀;讓廢舊瀝青混凝土“重生”[N];中國建設報;2004年
7 ;公路橡膠砂瀝青混凝土減振降噪技術[N];科技日報;2008年
8 元元;橡膠瀝青混凝土“亮相”滬渝高速公路[N];中國建材報;2009年
9 楊慎勤;碾壓式瀝青混凝土施工達到新水平[N];中國水利報;2001年
10 本報記者 高平;林秋與“黑色變革”[N];光明日報;200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唐寧;導電瀝青混凝土的導電特性與工程應用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4年
2 王建祥;澆筑式瀝青混凝土動本構特性試驗及數值分析研究[D];新疆農業(yè)大學;2014年
3 朱興一;瀝青混凝土的細觀力學模型及數值模擬[D];浙江大學;2010年
4 劉小明;導電瀝青混凝土的機敏特性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7年
5 李芬;瀝青混凝土路面細觀結構和水破壞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6年
6 方向陽;某橡膠瀝青混凝土低溫性能評價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楊坤;瀝青混凝土橋面鋪裝力學分析與試驗研究[D];長安大學;2015年
2 黃珊;玻璃纖維增強瀝青混凝土效果分析與試驗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3 李軍;基于離散元法的瀝青混凝土切削數值模擬[D];湘潭大學;2014年
4 高宇星;碳纖維石墨導電瀝青混凝土的制備與導電性能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1年
5 胡小虎;澆筑式瀝青混凝土力學性能試驗研究[D];新疆農業(yè)大學;2012年
6 季晗豪;新型舊瀝青混凝土回收料干燥加熱裝置設計[D];長沙理工大學;2013年
7 趙科;水工瀝青混凝土力學性能試驗研究[D];長江科學院;2014年
8 李文濤;傳導型瀝青混凝土的流變特性與疲勞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1年
9 龐輝;瀝青混凝土低溫性能試驗系統(tǒng)開發(fā)及瀝青混凝土低溫性能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06年
10 黃海龍;沖擊荷載作用下橡膠瀝青混凝土動態(tài)力學性能研究[D];湖南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88007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daoluqiaoliang/880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