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動慣量誤差對汽車碰撞模型計算結果的影響
本文關鍵詞:轉動慣量誤差對汽車碰撞模型計算結果的影響
【摘要】:為了有效控制車輛轉動慣量誤差對汽車碰撞模型計算結果的影響,應用攝動理論分析了車輛轉動慣量誤差對模型計算結果的影響規(guī)律.應用碰撞前車速曲線平均斜率、車速方向角曲線平均斜率和角速度曲線平均斜率,研究了車輛轉動慣量誤差對模型計算結果的影響程度.根據(jù)影響程度能夠確定滿足模型計算結果精度要求的車輛轉動慣量取值范圍.研究結果表明:當限制車輛轉動慣量誤差在±7.94%范圍內時,模型計算結果相對誤差≤5%.
【作者單位】: 北華大學汽車與建筑工程學院;人民交通出版社;吉林大學交通學院;
【關鍵詞】: 轉動慣量誤差 汽車碰撞 誤差分析 動量方程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51178001) 吉林省教育廳科學技術研究項目(2014)
【分類號】:U491.31
【正文快照】: 文獻[1]建立了以碰撞中心為坐標原點的典型汽車碰撞模型(以下簡稱模型),根據(jù)現(xiàn)場和事故車輛的勘查信息,應用該模型能夠計算碰撞前車速[2-3],因此,參數(shù)的選取直接影響模型計算結果(以下簡稱計算結果)的準確性.目前,國內主要采用2種方法確定參數(shù):(1)通過現(xiàn)場勘查確定車輛質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許海華;;一起交通事故中車輛碰撞速度的分析計算[J];長春大學學報;2010年06期
2 遲占鐸;徐鑫莉;張心明;;扭擺法測轉動慣量的誤差分析[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1期
3 聶信天;史慶春;顧浩;朱思洪;;拖拉機轉動慣量測量及誤差分析[J];機械科學與技術;2012年08期
4 劉昶;;三線扭擺系統(tǒng)測量剛體轉動慣量試驗方法改進[J];汽車科技;2011年03期
5 查佳韻;劉勇;程金華;程長洪;;基于扭桿擺的汽車動力總成慣量參數(shù)測量實現(xiàn)[J];中國測試;2011年02期
6 張健;張鑫;李江;倪行達;高金貴;;典型汽車碰撞模型自選參數(shù)的敏感性分析[J];汽車工程;2012年10期
7 張健;張鑫;;汽車碰撞改進模型的參數(shù)敏感性分析[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2010年03期
8 張健;張鑫;;汽車碰撞模型中力學參數(shù)誤差對碰撞前車速的影響[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2011年02期
9 張健;張鑫;高金貴;;基于動量定理的汽車碰撞模型的同一性研究[J];北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5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道華;;風險和效益綜合模型的最優(yōu)投資組合[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年03期
2 崔博文,陳劍,陳心昭,任章;復參數(shù)最小二乘估計方法[J];安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3期
3 岑燕斌;韋煜;羅會亮;;快速判斷一類實對稱矩陣正定的極大極小元方法[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2011年06期
4 何希盈;程錦房;鄧大新;張磊;;單矢量水聽器的MVDR波束形成性能研究[J];兵工自動化;2009年11期
5 李曉輝,劉志東;降維觀測器系統(tǒng)的魯棒容錯控制[J];北京機械工業(yè)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6 張健;劉元安;謝剛;毛峻嶺;;多用戶MIMO下行系統(tǒng)迭代迫零預編碼[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2010年04期
7 董文勇,王平;用偏振移相共路剪切干涉儀測量光學非球面[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年03期
8 高社生,周濤;全局最優(yōu)信息融合估計算法(Ⅱ)[J];純粹數(shù)學與應用數(shù)學;2002年01期
9 何永斌,范嘯濤,安紅巖,何果;線性最小二乘問題解法的理論分析[J];成都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年05期
10 杜鵑;李雪琴;范嘯濤;;雙重Hermite矩陣的性質[J];成都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魏超;高翔;聶淼鑫;;利用制動痕跡再現(xiàn)事故車速的系統(tǒng)研究[A];2011年全國電子信息技術與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明;電能質量擾動相關問題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2 陳國志;電力諧波和間諧波參數(shù)估計算法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3 葛愿;基于隱馬爾可夫模型的網(wǎng)絡化控制系統(tǒng)建模與控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1年
4 李春華;基于網(wǎng)絡GPS和精華大地水準面的區(qū)域實時三維定位理論與應用[D];西南交通大學;2010年
5 林文明;星載扇形波束掃描微波散射計系統(tǒng)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2011年
6 吳祝武;基于均值—方差框架的若干投資組合選擇模型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1年
7 劉永鑫;基于矩陣論的供熱管網(wǎng)阻力系數(shù)辨識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1年
8 曹榮光;區(qū)域供冷多級泵系統(tǒng)能效研究[D];天津大學;2011年
9 劉光明;基于天基測角信息的空間非合作目標跟蹤算法及相關技術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1年
10 曹弋;汽車三維碰撞事故再現(xiàn)分析模型及方法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蘇永敏;線性流形上幾類矩陣方程的最小二乘解及最佳逼近解[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2 張永華;基于DOA檢測的自適應波束形成算法研究[D];天津理工大學;2010年
3 張國強;TD-SCDMA系統(tǒng)中聯(lián)合檢測算法的研究[D];天津理工大學;2010年
4 胡亮;空間可展遮光罩的結構設計、分析與仿真[D];浙江大學;2011年
5 張勇;燃氣管網(wǎng)的穩(wěn)態(tài)分析與模擬[D];昆明理工大學;2009年
6 黃威;MIMO中繼關鍵技術研究[D];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2010年
7 周素鳳;MIMO MC-CDMA系統(tǒng)信道估計技術研究[D];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2010年
8 王琳;高精度、高可靠的無人機影像全自動相對定向及模型連接研究[D];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2011年
9 張婷;基于TD-LTE系統(tǒng)的MIMO編碼技術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1年
10 張鵬翔;液壓驅動的足式機器人腿部設計與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車英,李占國,陳禮華,白素平,馬宏,韓文波;彈丸轉動慣量測試系統(tǒng)及其誤差分析[J];兵工學報;2000年01期
2 李慧鵬;唐文彥;張春富;孫和義;王軍;;導彈轉動慣量測試系統(tǒng)及誤差分析[J];兵工學報;2007年02期
3 劉敏;張小發(fā);;汽車三軸轉動慣量測量裝置的設計[J];北京汽車;2006年04期
4 李彤華;朱占剛;尚春民;周化文;張心明;;扭振法測彈體轉動慣量的誤差分析[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3期
5 胡曉健;王煒;陸建;;道路交通意外事件影響范圍確定方法[J];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5期
6 蘇成謙;呂振華;;大型剛體慣性參數(shù)識別的三線扭擺系統(tǒng)實驗方法改進研究[J];工程力學;2007年07期
7 裴劍平,李一兵,吳衛(wèi)東;事故再現(xiàn)典型碰撞模型的參數(shù)敏感度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2年04期
8 李江,張大強,吳建平,吳立均;事故再現(xiàn)中對速度計算結果的調整[J];公路交通科技;2003年02期
9 劉振東;鄭桂梅;孫興川;;基于扭擺法的轉動慣量測量[J];河南科學;2008年10期
10 朱曉波,黃奚超,鄒毅;二維碰撞的簡化計算及其電腦程序[J];吉林工業(yè)大學自然科學學報;2001年0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張建;汽車碰撞事故模型病態(tài)問題處理方法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志華;汽車碰撞保護技術漫談[J];汽車運用;2000年04期
2 ;美考慮提高汽車碰撞標準[J];世界汽車;2001年11期
3 孫宏圖,劉學術,宋振寰,于長吉;汽車碰撞變形計算機模擬研究[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2002年06期
4 寇哲君,程建鋼,姚振漢;機群環(huán)境下汽車碰撞的并行模擬[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年05期
5 劉學術,于長吉;汽車碰撞的基本規(guī)律[J];山東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年06期
6 ;航天數(shù)據(jù)公司:為汽車碰撞實驗提供高性價比的數(shù)據(jù)采集器[J];今日電子;2004年07期
7 劉學術,宋振寰,于長吉;汽車碰撞基本規(guī)律研究[J];天津汽車;2004年03期
8 楊光瑜,尹志勇,劉大維;汽車碰撞的數(shù)值模擬技術[J];機械;2004年07期
9 張彥,王樹新,來新民,朱平;汽車碰撞過程中計及安全帶約束的人體動力學響應分析[J];機械科學與技術;2004年08期
10 李躍武,沈沉,韓波;汽車碰撞的計算機模擬分析[J];遼寧省交通高等?茖W校學報;2004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張竟;韓旭;;汽車碰撞關鍵模型的參數(shù)反求技術[A];慶祝中國力學學會成立50周年暨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7論文摘要集(下)[C];2007年
2 裴東興;祖靜;劉鵬;楊海慶;;汽車碰撞實驗車載測試系統(tǒng)的設計[A];2004全國測控、計量與儀器儀表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4年
3 信世強;周一鳴;譚德榮;;用于汽車碰撞研究的人體模型[A];第二屆全國人—機—環(huán)境系統(tǒng)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5年
4 ;輕量化汽車碰撞安全及先進車身材料的力學行為[A];西南汽車信息:2012年下半年合刊[C];2012年
5 鄒冬華;陳憶九;劉寧國;;200起車外人員與汽車碰撞事故現(xiàn)場痕跡特點分析[A];第七屆全國創(chuàng)傷學術會議暨2009海峽兩岸創(chuàng)傷醫(yī)學論壇論文匯編[C];2009年
6 雷剛;張攀;陳琪;劉意;;基于DOE的汽車碰撞優(yōu)化分析[A];第五屆中國CAE工程分析技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7 張帆;侯榮濤;張立萍;;車輛正碰撞變形計算機模擬研究[A];振動利用技術的若干研究與進展——第二屆全國“振動利用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3年
8 信世強;周一鳴;;汽車碰撞中人體的傷害機理與評價方法[A];第三屆全國人—機—環(huán)境系統(tǒng)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曉鳳;汽車碰撞安全研究的帶頭人 黃世霖[N];中國汽車報;2002年
2 張齊 鐘翼;汽車碰撞規(guī)范年內出臺[N];經理日報;2005年
3 劉洋;汽車碰撞需要更多“接地氣”的評分項[N];北京商報;2014年
4 記者 宗巍;汽車碰撞升級標準相比海外仍存差距[N];經濟參考報;2011年
5 衛(wèi)金橋;中國首次“秘密”測試汽車碰撞安全[N];第一財經日報;2006年
6 張春生;國內首款主動式汽車碰撞預警系統(tǒng)在京發(fā)布[N];中國保險報;2008年
7 中國WTO/TBT國家咨詢點 張麗莉;關注美國汽車碰撞安全法規(guī)新變化[N];國際商報;2003年
8 本報記者 蘆麗琴;中國汽研中心周榮:電動汽車碰撞標準將于兩年內完成[N];中國工業(yè)報;2011年
9 本報記者 陳青松;多款汽車碰撞實驗關鍵指標得零分[N];中國企業(yè)報;2011年
10 常青;汽車碰撞·法規(guī)·試驗[N];中國汽車報;200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寇哲君;可擴展沖擊-接觸并行計算及其在汽車碰撞模擬中的應用[D];清華大學;2003年
2 張維剛;汽車碰撞安全性設計與改進技術[D];湖南大學;2002年
3 蔡志華;汽車碰撞中胸部生物力學響應與損傷評估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3年
4 寇哲君;可擴展沖擊—接觸并行計算及其在汽車碰撞模擬中的應用[D];清華大學;2003年
5 董立強;兒童頸部在汽車碰撞中的損傷研究[D];湖南大學;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偉;國產汽車應對歐洲汽車碰撞法規(guī)的策略和方法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2 孫宏圖;汽車碰撞分析專家系統(tǒng)[D];大連理工大學;2002年
3 徐文岷;汽車碰撞過程的有限元數(shù)值模擬[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7年
4 劉學術;汽車碰撞特征參數(shù)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3年
5 周芬;汽車碰撞人體腹部有限元模型構建與關鍵技術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2年
6 王永寧;鋁蜂窩模型及其在汽車碰撞壁障數(shù)值模擬中的應用[D];上海交通大學;2007年
7 孫亮;基于磁流變技術的汽車碰撞緩沖裝置的仿真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3年
8 曹靜靜;基于虛擬現(xiàn)實技術的汽車碰撞仿真研究[D];青島理工大學;2013年
9 雷旦;應用于汽車碰撞安全研究的人體胸部有限元模型的建立與仿真驗證[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10 韓偉;汽車碰撞變形剛度的實證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53372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daoluqiaoliang/533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