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輔路緩沖的快速路緊急疏散最優(yōu)控制
本文選題:交通工程 + 快速路; 參考:《交通運輸系統(tǒng)工程與信息》2017年02期
【摘要】:針對緊急疏散中單向需求激增的情況,提出利用地面輔路緩沖容納部分疏散車流,從而降低快速路疏散的整體時空風險.基于宏觀交通流模型建立了快速路疏散車流演化方程,明確了上匝道車速對主線車速的影響,從而實現(xiàn)經(jīng)典宏觀交通流模型對路網(wǎng)狀態(tài)演變處理的一致性.針對由下匝道、地面并行道路和上匝道構成的地面輔路行程時間的二分特征,建立了相應的離散時間的流量演化方程.輔路系統(tǒng)方程不僅可以刻畫地面輔路疏散車流的主要特征,而且能與已有快速路的狀態(tài)演化系統(tǒng)實現(xiàn)無縫結合.數(shù)值分析表明,利用匝道控制和輔路分流兩種手段可以實現(xiàn)系統(tǒng)整體時空疏散風險的最小化控制.
[Abstract]:In view of the surge of one-way demand in emergency evacuation, it is proposed to use the ground auxiliary road buffer to accommodate part of the evacuation vehicle flow, so as to reduce the overall space-time risk of expressway evacuation. Based on the macroscopic traffic flow model, the evolution equation of the expressway evacuation vehicle flow is established,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on-ramp speed on the main line speed is clarified, so as to realize the consistency of the classical macroscopic traffic flow model for the road network state evolution. In view of the dichotomous characteristic of the travel time of the ground auxiliary road which consists of the lower ramp, the ground parallel road and the upper ramp, the corresponding discrete time flow evolution equation is established. The auxiliary road system equation can not only describe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round auxiliary road evacuation vehicle flow, but also can be seamlessly combined with the state evolution system of the existing expressway. Numer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ramp control and auxiliary diversion can be used to minimize the risk of space-time evacuation in the whole system.
【作者單位】: 上海理工大學管理學院;
【基金】:上海市(第三期)重點學科(S30504) 上海市一流學科建設項目(S1201YLXK)~~
【分類號】:U49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保魯昆;朱君;;車站火災緊急疏散人員行為過程研究[J];鐵道運輸與經(jīng)濟;2008年01期
2 伊超;;大型體育場館緊急疏散仿真模型研究[J];電子技術;2010年12期
3 盧春霞;梁瑋;;受損客輪中人員緊急疏散研究進展[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12年03期
4 羅燕龍;陳帝水;;深圳地鐵列車緊急疏散門監(jiān)控回路問題分析及改進[J];科技資訊;2014年19期
5 龐明寶;東方;任沙沙;;基于時間依賴網(wǎng)絡的城市交通緊急疏散線路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1年01期
6 吳波;劉浪;樂梅;張興建;;城市軌道交通緊急疏散下交通控制和組織分析[J];重慶建筑;2011年02期
7 張毅,邵晨曦;人員緊急疏散系統(tǒng)動力學模型及其分析[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05年12期
8 鄒方勇;;消防緊急疏散裝置[J];消防科學與技術;2006年03期
9 宋瑞;何世偉;章力;;緊急疏散情況下的公交車運行計劃優(yōu)化研究[J];交通運輸系統(tǒng)工程與信息;2009年06期
10 張雄飛;史其信;HE Rachel;BAN Jeff;;緊急疏散條件下交通控制設施選址研究[J];交通運輸系統(tǒng)工程與信息;2011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李大衛(wèi);郭麗華;王莉;;緊急疏散的嵌套博弈分析[A];第二十九屆中國控制會議論文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陳曉雪邋記者 潘帝同;市第五中學舉行“緊急疏散”演習[N];佳木斯日報;2008年
2 本報評論員;學校緊急疏散演練應該制度化[N];馬鞍山日報;2013年
3 王海平;本市將進行防震緊急疏散避險演練[N];安陽日報;2008年
4 瑚世波;我市舉行地震緊急疏散演練[N];商洛日報;2005年
5 記者 王代林 劉川 梁現(xiàn)瑞;映秀一天兩次緊急疏散[N];四川日報;2011年
6 語嫣;重慶:劇毒易爆原料起火 萬人緊急疏散[N];經(jīng)理日報;2006年
7 劉鵬;神秘怪味彌漫紐約,部分人員緊急疏散[N];新華每日電訊;2007年
8 葛瑾瑾;上?简炣壍澜煌ňo急疏散水平[N];人民公安報·消防周刊;2011年
9 本報記者 張亮;緊急疏散不如就地防護[N];科技日報;2005年
10 石俊榮;周邊三千群眾被緊急疏散[N];中國安全生產(chǎn)報;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熊子龍;基于元胞自動機的船舶緊急疏散順序研究[D];集美大學;2015年
2 宋大鵬;人員緊急疏散指揮及系統(tǒng)仿真研究[D];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2007年
3 郭麗華;緊急疏散狀態(tài)下的嵌套博弈分析[D];遼寧科技大學;2010年
4 劉俊卿;基于時間優(yōu)化的多出口緊急疏散決策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0年
5 張鈺;城市交通緊急疏散管理方法及應用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6年
6 王煒杰;大型客機緊急疏散仿真及其標識系統(tǒng)優(yōu)化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3年
7 于雪梅;基于動態(tài)流理論的緊急疏散救援路線研究[D];蘭州交通大學;2013年
8 馮佩雨;突發(fā)事件下城市交通緊急疏散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8年
9 徐進津;飛機客艙乘客緊急疏散仿真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90330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903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