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機電工程論文 >

三元復合驅雙作用往復泵設計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1-05 07:45
  大慶油田已進入特高含水期的開發(fā)階段,為進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確保油田持續(xù)穩(wěn)定發(fā)展,油田依靠科技攻關不斷探索研究新的驅油技術。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在聚驅基礎上提出了新的驅油技術——三元復合驅油技術,這種驅油技術可以在聚驅提高采收率基礎上再提高原油采收率10%以上,比水驅提高原油采收率20%以上,同時,這也對注入三元混合液的往復泵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從三元混合液的物理化學性質和流動機理入手,重點對聚驅在用泵存在的技術問題進行分析,從而設計研究適應三元混合液注入的高效、低粘損往復泵。一、對目前國內(nèi)油田注入泵的應用現(xiàn)狀進行分析,包括大排量多級離心泵,柱塞泵及高壓注水泵等。二、對國內(nèi)外的升壓泵技術發(fā)展狀況進行調(diào)查,了解目前國內(nèi)升壓泵的技術水平和國外技術水平之間的差距及發(fā)展趨勢。三、對柱塞式往復泵的基本工作原理進行了系統(tǒng)的闡述,同時對柱塞的運動特性進行分析。四、對三原混合液的流動機理進行了分析,對目前應用的柱塞泵對三元混合液的粘度降解因素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五、根據(jù)現(xiàn)場生產(chǎn)實際狀況,設計研究滿足三元混合液注入工藝要求的單缸雙作用往復泵,并對其運動規(guī)律進行分析。 

【文章來源】:東北石油大學黑龍江省

【文章頁數(shù)】:6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三元復合驅雙作用往復泵設計研究


液力驅動雙缸雙作用往復泵動力端模型的輸出曲線圖

輸出曲線,液力驅動,動力端,往復泵


接近一條直線,說明泵的工作比較穩(wěn)定。其最大峰值為泵換向過程,如果采用壓力補償措施,將會得到改善。圖 4.2 為液力驅動單缸雙作用往復泵動力端模型在改進后的輸出曲線圖,沒有補償。從圖中可以看出在柱塞換向瞬間,曲線的鋸齒型波紋幅值大大降低,說明其換向沖擊明顯減小。在泵的其他工作時間曲線相對平滑,接近一條直線,說明泵的工作比較穩(wěn)定。圖 4.1 液力驅動雙缸雙作用往復泵動力端模型的輸出曲線圖換向波形 振動波形

輸出曲線,泵座,往復泵,雙作用


圖 4.2 液力驅動雙作用往復泵動力端模型的輸出曲線圖在匹配合理的補償裝置后,換向沖擊問題得到圓滿解決。圖 4.3 為采用換向延時緩沖設計(無補償)的輸出曲線圖,圖4.4為采用換向延時緩沖設計(有補償)的輸出曲線圖,從圖中可以看出改進設計后曲線有明顯的改善。4.3 延時緩沖無補償?shù)妮敵銮圖 圖 4.4 延時緩沖有補償?shù)妮敵銮圖為了解決泵在工作過程中泵座變形的問題,經(jīng)過試驗分析,受力不均勻是導致變形的主要原因,泵在工作過程中運動部件的受力最大達到 80kN,這么大的力最終傳遞給泵座,導致泵座變形,通過改進泵座的結構,增加泵座的剛度,使力對稱分布,圓滿的解決了泵體的變形問題。4.2 雙作用往復泵現(xiàn)場工業(yè)試驗在選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進行單缸雙作用往復泵研制開發(fā)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完成了單缸雙作用往復泵的設計、試制和型式試驗工作,并在大慶油田公司采油三廠北三西試驗站進行了現(xiàn)場工業(yè)試驗(見圖 4.5)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往復泵的發(fā)展與展望[J]. 張云霞,張金中.  現(xiàn)代制造技術與裝備. 2006(05)
[2]油田注水系統(tǒng)節(jié)能技術研究與應用[J]. 孫珀,梁愛國,黃大江,李本雙.  中國科技信息. 2006(06)
[3]油田注水設備技術現(xiàn)狀及發(fā)展方向[J]. 段禮祥,張來斌,王朝暉,李國柱.  石油機械. 2005(10)
[4]降低剪切率提高注入站注入質量[J]. 王銳,康俊華.  油氣田地面工程. 2005(08)
[5]管道式電動機多級離心泵水平增壓注水機組[J]. 李志剛.  石油機械. 2002(02)
[6]倒置式增壓注水電動潛油泵[J]. 邵雷,康學鋒,李榮,程時全.  石油機械. 2001(10)
[7]外圍低滲透油田分散注水技術研究[J]. 唐述山,莊清泉,黃遠其.  油氣田地面工程. 2000(04)
[8]對中原油田注水節(jié)能降耗的探討[J]. 任明強,王瑾榮.  油氣田地面工程. 2000(03)
[9]CCDB型磁傳動水平注水泵[J]. 仇光錄,李飛明,張振和,張祖良,張建偉.  石油機械. 1999(10)
[10]勝利油田注水泵的應用現(xiàn)狀及發(fā)展[J]. 劉維震,廖成銳.  石油機械. 1999(02)



本文編號:347737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xiegongchenglunwen/347737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415e0***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