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以來中國共產黨防范“疆獨”活動的制度建設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0-05 02:23
新疆自古以來就是我國領土的重要組成部分,新疆的和諧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近年來,“疆獨”活動的活躍,分裂分子與恐怖分子的猖狂,新疆問題的突出,都極易受到國際與國內環(huán)境的影響,特別是“7·5”事件的發(fā)生警示我們必須重視新疆問題,防患于未然。因此,研究建國以來中國共產黨以各項制度的建設來防范“疆獨”的理論與實踐對新世紀建設和諧新疆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與現實價值。本文的主要內容分為三部分。遵循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順序,依照我國不同時期“疆獨”活動的成因及其特征—中國共產黨關于防范“疆獨”活動的各項制度建設研究—防范“疆獨”活動制度建設的路徑思考的順序展開寫作。著重考察建國以來中國共產黨防范并打擊“疆獨”的理論與實踐。第一部分,著重對關鍵性概念“疆獨”活動的各時期活動的成因、特征進行介紹,本章的創(chuàng)作目的主要在于強調中國共產黨防范和打擊“疆獨”活動的必要性。第二部分中國共產黨關于防范“疆獨”活動的各項制度建設研究。第二部分分為三章。第一章主要分析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屯墾制度對于中國共產黨治理新疆具有理論和現實的指導意義,在屯墾制度的實踐中,始終堅持兼顧國防安全與新疆發(fā)展,...
【文章來源】:湖南師范大學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8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選題緣起
二、研究意義
三、研究綜述
四、研究思路、方法及創(chuàng)新
引言
第一章 不同時期“疆獨”活動的成因及其特征
第一節(jié) “疆獨”的起源及其早起活動
第二節(jié) 建國以后“疆獨”活動的沉寂
第三節(jié) 改革開放以后“疆獨”活動重新凸現
一、80年代“疆獨”活動沉渣泛起
二、90年代“疆獨”分裂組織活動猖狂
三、新世紀以來“疆獨”活動國際化路徑
第四節(jié) 80年代以來“疆獨”活動的特點
第二章 防范“疆獨”活動的兵團屯墾制度建設
第一節(jié) 兵團屯墾制度的形成及發(fā)展歷程
一、建立時期:1949年10月-1957年12月
二、發(fā)展時期:1958年1月-1966年5月
三、停滯徘徊時期:1966年6月-1981年12月
四、恢復和全面發(fā)展時期:1982年1月至今
第二節(jié) 兵團屯墾制度對防范“疆獨”活動的作用
一、兵團屯墾制度是構建和諧民族關系防范“疆獨”活動的中流砥柱
二、兵團是應對突發(fā)事件、維護新疆穩(wěn)定、防范“疆獨”活動的主力軍
三、兵團屯墾制度是民族地區(qū)大發(fā)展大繁榮以及防范“疆獨”活動的中堅力量
第三章 防范“疆獨”活動的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建設
第一節(jié) 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在新疆的形成及發(fā)展歷程
一、籌劃建立時期:1949年12月-1955年10月
二、曲折發(fā)展時期:1957年6月-1966年4月
三、全面破壞時期:1966年5月-1976年10月
四、恢復建設和全面發(fā)展時期:1976年11月至今
第二節(jié) 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對防范“疆獨”活動的作用
一、增強國家認同,維護國家統一
二、理順新疆民族關系,確保新疆政治穩(wěn)定
三、縮小新疆與內地的經濟差距,促進新疆民族的繁榮發(fā)展.
四、實現新疆各民族的有效參與,增強主人翁意識
五、實現公平正義,維護新疆的社會治安
第四章 防范“疆獨”活動的少數民族干部培養(yǎng)、選拔、使用制度建設
第一節(jié) 少數民族干部培養(yǎng)、選拔、使用制度在新疆的發(fā)展歷程
一、建立時期:1949年11月-1957年4月
二、曲折發(fā)展、完全破壞時期:1957年5月-1978年9月
三、全面發(fā)展時期:1978年10月至今
第二節(jié) 少數民族干部培養(yǎng)、選拔、使用制度對防范“疆獨”活動的作用
一、防范“疆獨”活動中的先鋒模范作用
二、實現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中的橋梁紐帶作用
三、處理民族問題中的中流砥柱的作用
第五章 防范“疆獨”活動制度建設的經驗總結和路徑思考
第一節(jié) 防范“疆獨”活動制度建設的經驗總結
一、堅持黨的領導,維護黨的集中統一是防范“疆獨”的關鍵所在#53
二、構建和諧民族關系,實現新疆大發(fā)展大繁榮是防范“疆獨”的根本保證
三、堅持改革創(chuàng)新,健全兵團發(fā)展體制和模式鞏固防范“疆獨”的前沿陣地
四、堅持制度創(chuàng)新,完善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是防范“疆獨”的重要保障
五、堅持德才兼?zhèn)?建設高素質的少數民族干部隊伍是防范“疆獨”的中心環(huán)節(jié)
第二節(jié) 完善防范“疆獨”活動各項制度建設的路徑
一、完善兵團屯墾制度建設的路徑
二、完善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建設的路徑
三、完善民族干部培養(yǎng)、選拔、使用制度建設的路徑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一
附錄二
致謝
本文編號:3418810
【文章來源】:湖南師范大學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8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選題緣起
二、研究意義
三、研究綜述
四、研究思路、方法及創(chuàng)新
引言
第一章 不同時期“疆獨”活動的成因及其特征
第一節(jié) “疆獨”的起源及其早起活動
第二節(jié) 建國以后“疆獨”活動的沉寂
第三節(jié) 改革開放以后“疆獨”活動重新凸現
一、80年代“疆獨”活動沉渣泛起
二、90年代“疆獨”分裂組織活動猖狂
三、新世紀以來“疆獨”活動國際化路徑
第四節(jié) 80年代以來“疆獨”活動的特點
第二章 防范“疆獨”活動的兵團屯墾制度建設
第一節(jié) 兵團屯墾制度的形成及發(fā)展歷程
一、建立時期:1949年10月-1957年12月
二、發(fā)展時期:1958年1月-1966年5月
三、停滯徘徊時期:1966年6月-1981年12月
四、恢復和全面發(fā)展時期:1982年1月至今
第二節(jié) 兵團屯墾制度對防范“疆獨”活動的作用
一、兵團屯墾制度是構建和諧民族關系防范“疆獨”活動的中流砥柱
二、兵團是應對突發(fā)事件、維護新疆穩(wěn)定、防范“疆獨”活動的主力軍
三、兵團屯墾制度是民族地區(qū)大發(fā)展大繁榮以及防范“疆獨”活動的中堅力量
第三章 防范“疆獨”活動的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建設
第一節(jié) 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在新疆的形成及發(fā)展歷程
一、籌劃建立時期:1949年12月-1955年10月
二、曲折發(fā)展時期:1957年6月-1966年4月
三、全面破壞時期:1966年5月-1976年10月
四、恢復建設和全面發(fā)展時期:1976年11月至今
第二節(jié) 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對防范“疆獨”活動的作用
一、增強國家認同,維護國家統一
二、理順新疆民族關系,確保新疆政治穩(wěn)定
三、縮小新疆與內地的經濟差距,促進新疆民族的繁榮發(fā)展.
四、實現新疆各民族的有效參與,增強主人翁意識
五、實現公平正義,維護新疆的社會治安
第四章 防范“疆獨”活動的少數民族干部培養(yǎng)、選拔、使用制度建設
第一節(jié) 少數民族干部培養(yǎng)、選拔、使用制度在新疆的發(fā)展歷程
一、建立時期:1949年11月-1957年4月
二、曲折發(fā)展、完全破壞時期:1957年5月-1978年9月
三、全面發(fā)展時期:1978年10月至今
第二節(jié) 少數民族干部培養(yǎng)、選拔、使用制度對防范“疆獨”活動的作用
一、防范“疆獨”活動中的先鋒模范作用
二、實現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中的橋梁紐帶作用
三、處理民族問題中的中流砥柱的作用
第五章 防范“疆獨”活動制度建設的經驗總結和路徑思考
第一節(jié) 防范“疆獨”活動制度建設的經驗總結
一、堅持黨的領導,維護黨的集中統一是防范“疆獨”的關鍵所在#53
二、構建和諧民族關系,實現新疆大發(fā)展大繁榮是防范“疆獨”的根本保證
三、堅持改革創(chuàng)新,健全兵團發(fā)展體制和模式鞏固防范“疆獨”的前沿陣地
四、堅持制度創(chuàng)新,完善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是防范“疆獨”的重要保障
五、堅持德才兼?zhèn)?建設高素質的少數民族干部隊伍是防范“疆獨”的中心環(huán)節(jié)
第二節(jié) 完善防范“疆獨”活動各項制度建設的路徑
一、完善兵團屯墾制度建設的路徑
二、完善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建設的路徑
三、完善民族干部培養(yǎng)、選拔、使用制度建設的路徑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一
附錄二
致謝
本文編號:341881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3418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