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促進我國產業(yè)轉型升級
本文選題:大數據 + 生產要素 ; 參考:《電信科學》2015年11期
【摘要】:大數據在各行各業(yè)交叉編織,作為一種重要的生產要素,在全球經濟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通過匯集和分析大數據,模式識別和決策優(yōu)化有助于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從農業(yè)、工業(yè)和服務業(yè)3個方面,簡要闡述了大數據對傳統(tǒng)產業(yè)結構的深刻影響。大數據產業(yè)正成為一個新的經濟增長極,促進經濟的轉型升級。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factor of production, big data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global economy.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decision optimization can reduce production cost and improve product and service quality by compiling and analyzing big data. This paper briefly expounds the profound influence of big data on tradit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from three aspects of agriculture, industry and service industry. Big data industry is becoming a new economic growth pole, promoting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作者單位】: 中國聯(lián)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分類號】:F121.3;F49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萬錦;關于生產要素參與分配的理論思考[J];撫州師專學報;2002年01期
2 桂昭明,郭廣迪;生產要素參與分配的模式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2年12期
3 孫英浩;;資本及生產要素在價值形成過程中的作用[J];理論前沿;2007年16期
4 朱忠明;論生產要素的擇優(yōu)配置[J];金融科學;1990年02期
5 熊光映;劉光宙;;淺談推動生產要素合理流動的金融方略[J];銀行與企業(yè);1991年09期
6 陳秀華;宋艷華;;生產要素到底按什么參與分配[J];海派經濟學;2007年02期
7 李犁;“生產要素論”——公有制的理論基礎[J];科學中國人;2000年06期
8 宋學文,邊丕民,李鮮紅;職業(yè)企業(yè)家:市場經濟不可缺少的生產要素[J];稅收與企業(yè);2000年09期
9 郭士斌;生產要素參與分配的方法和途徑[J];行政人事管理;2000年08期
10 程進華;重組生產要素 促進生產力發(fā)展[J];地方政府管理;2001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丁德章;;論生產要素參與分配[A];中國經濟發(fā)展進程中的熱點問題探討[C];2003年
2 陶友之;;《關于工人參與生產要素分配的探討》[A];中國生產力學會第十一屆年會專輯[C];2000年
3 谷書堂;蔡繼明;;按生產要素的貢獻分配[A];經濟改革與理論思考(1978-1988)[C];1988年
4 傅有土;;“講、比”活動是落實科技生產要素參與分配的有效措施[A];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國科技工作者的歷史責任——中國科協(xié)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C];2003年
5 周琢;;生產要素國際流動下的要素稀缺性與要素收益——兼論外資企業(yè)出口下的國際貿易收益[A];中國夢:道路·精神·力量——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十一屆學術年會文集(2013年度)[C];2013年
6 肖青;;生產要素的貢獻評價研究[A];加入WTO和中國科技與可持續(xù)發(fā)展——挑戰(zhàn)與機遇、責任和對策(上冊)[C];2002年
7 吳宣恭;;關于按生產要素貢獻分配[A];中國經濟發(fā)展進程中的熱點問題探討[C];2003年
8 黃大希;;發(fā)展民營經濟的冷思考[A];宜春市發(fā)展民營經濟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9 蔡繼明;;非勞動生產要素參與分配的價值基礎[A];中國經濟熱點問題探索(上)[C];2001年
10 謝建方;陳琦;夏東平;;知識性生產要素參與分配的理論分析與實現形式[A];上?萍枷到y(tǒng)思想政治工作和人才管理研究會論文選編第九輯[C];200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首席記者 劉長軍;我市努力加強生產要素協(xié)調[N];盤錦日報;2009年
2 本報記者 徐達;城鎮(zhèn)化:推動生產要素合理流動[N];經濟日報;2013年
3 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 吳霽虹;全球化中的“新生產要素”[N];科技日報;2009年
4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 許小年;讓生產要素充分通過市場進行合理配置[N];消費日報;2011年
5 記者 趙海龍 實習生 馬文青;落實重點企業(yè)培育政策 全面做好生產要素保障[N];開封日報;2011年
6 記者郝日虹;促進城鄉(xiāng)生產要素合理流動[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
7 本報記者 劉泱;優(yōu)勢優(yōu)先:生產要素向優(yōu)勢企業(yè)集中傾斜[N];涼山日報(漢);2007年
8 實習記者 費疆川;全市生產要素供應整體平穩(wěn)[N];樂山日報;2008年
9 王晴;服務企業(yè)促生產 加緊發(fā)展保任務[N];江陰日報;2008年
10 曉亮;土地作為生產要素應得到確認[N];農民日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李利軍;環(huán)境生產要素管理研究[D];天津大學;2009年
2 曹大勇;社會經濟制度變遷理論研究[D];西北大學;2006年
3 劉華;收入差距與城鎮(zhèn)教育回報率的邏輯關系解析[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6年
4 盧奇;技術增長理論與模型研究[D];天津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尚陽;生產要素擁擠理論內涵及其與經濟波動的相關性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2 陳月;我國人口及生產要素趨海性移動損益分析與調控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7年
3 賀小莉;生產要素擁擠的測度及其形成的產業(yè)競爭因素分析[D];吉林大學;2006年
4 聶永瑜;知識對生產要素的作用與管理[D];廣東工業(yè)大學;2002年
5 邵邦;健全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制度問題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6 張紅丹;江蘇主導產業(yè)生產要素參與收益分配的貢獻度測定[D];江蘇科技大學;2012年
7 曹衛(wèi)平;基于知識性生產要素效率最大化的企業(yè)組織結構的創(chuàng)新[D];中國海洋大學;2009年
8 劉玉博;上海民營經濟的生產要素分析[D];上海社會科學院;2013年
9 劉繼鍇;基于外貿依存度的居民收入差距的實證研究[D];重慶理工大學;2010年
10 蔣杏;互聯(lián)網對生產要素國際流動的影響[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91399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ngjilunwen/xxjj/1913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