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史上中國紅十字會成立時間探析——基于紅十字紀念郵票的考證
本文選題:紀念郵票 + 中國紅十字會 ; 參考:《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06期
【摘要】:郵票是官方發(fā)行記錄當年或過往大事的實物證據(jù)。紀念郵票具有較強的時間性,與歷史事件發(fā)生時間基本一致。在晚清民國時期,由于國力羸弱和戰(zhàn)禍頻仍,中國紅十字會雖屢次嘗試,但未能發(fā)行成功一枚紅十字紀念郵票。偽滿洲國發(fā)行的赤十字社紀念郵票則成為了日本侵華的有力物證。新中國成立后,郵政部門先后發(fā)行了三套紅十字紀念郵票,分別紀念中國紅十字會成立50周年、80周年及100周年。但發(fā)行時間各不相同,考證得知第一套設(shè)計較晚、因印刷錯誤及幣值改革而延誤發(fā)行,第二、三套則是依據(jù)中國紅十字會成立日期的不同標準發(fā)行。因此,后兩套紀念郵票反映了官方對中國紅十字會成立時間的態(tài)度。這一時間變更也從側(cè)面折射出了中國郵電事業(yè)發(fā)展的不斷進步歷程。
[Abstract]:Stamps are physical evidence of the official issue of events of the year or the past. Commemorative stamps have a strong timeliness and are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time of historical events.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late Qing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Red Cross of China failed to issue a Red Cross commemorative stamp despite repeated attempts because of its weak national strength and frequent war disasters. The red cross commemorative stamps issued by Manzhouguo became a powerful evidence of Japanese aggression against China.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postal department has issued three sets of Red Cross commemorative stamps to mark the 50th and 100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the Red Cross. However, the time of issue is different. The first set of designs was later designed and delayed due to printing errors and currency reform. The second, three sets were issu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tandards of the founding date of the Red Cross Society of China. Thus, the latter two sets of commemorative stamps reflect the official attitude towards the founding time of the Red Cross Society of China. This time change also reflects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
【作者單位】: 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
【基金】:北京市國內(nèi)外聯(lián)合培養(yǎng)研究生共建項目
【分類號】:D632.9;F618.9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琴空;中國紅十字會[J];中國殘疾人;2005年05期
2 吳傼雯;;中國紅十字會聚焦農(nóng)民:農(nóng)村興才能中國興[J];今日中國論壇;2007年08期
3 楊紅星;;抗擊“非典”戰(zhàn)役中中國紅十字會慈善行動簡論[J];文化學刊;2007年06期
4 池子華;;一部中國紅會史研究的“問題”之作——評《中國紅十字會初期發(fā)展之研究》[J];民國檔案;2007年04期
5 呂志茹;馬紅英;;中國紅十字會會史上的“紅十字周”綜論[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6 ;中國紅十字會[J];傳承;2009年19期
7 汪金友;;懷疑“郭美美事件”有三種可能[J];檢察風云;2011年14期
8 ;中國紅十字會將推動擴大志愿者隊伍[J];社團管理研究;2012年12期
9 徐國普;;新中國成立初期社團治理的范例——一九五○年中國紅十字會的協(xié)商改組[J];中共黨史研究;2013年02期
10 黃小希;沈洋;韓淼;;一個“百年老店”如何在社會轉(zhuǎn)型期重拾公眾信心[J];中國社會組織;2013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池子華;;“復(fù)員”時期中國紅十字會慈善活動論綱[A];寒山寺文化論壇論文集(2009)[C];2009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魏萍;中國紅十字會滿百歲了[N];健康報;2004年
2 蘇州大學歷史系 池子華;中國紅十字會成立于一九一二年說質(zhì)疑[N];光明日報;2007年
3 記者 段涵敏邋通訊員 劉賽華;中國紅十字會督促重建項目順利實施[N];湖南日報;2008年
4 康民;平安向中國紅十字會捐贈40億保額保險[N];中國保險報;2008年
5 記者 龔雯 王君平;中國紅十字會第九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開幕[N];人民日報;2009年
6 記者 王浩 通訊員 胡艷雯 鄧士兵;中國紅十字會15萬元救災(zāi)糧運抵我市[N];張家口日報;2009年
7 記者 任敏;中國紅十字會常務(wù)副會長換人[N];北京日報;2011年
8 通訊員 尚實;中國紅十字會調(diào)研組來皖[N];安徽日報;2012年
9 本報記者 田雅婷;中國紅會欲重塑公信力[N];光明日報;2012年
10 郭寅楓;中國紅十字會領(lǐng)導來錫調(diào)研[N];無錫日報;2014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段雯;中國紅十字會組織發(fā)展問題及對策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2 韋華芳;我國公益性非營利組織籌資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1年
3 李志剛;中國紅十字會公信力問題及對策研究[D];西北大學;2014年
4 楊舒;中國紅十字會發(fā)展現(xiàn)狀及其改革研究[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14年
5 陳奕君;中國式GONGO的形成[D];南京大學;2015年
6 鄧通;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紅十字會參與危機管理的歷史考察[D];蘇州大學;2010年
7 左凱;中國紅十字會信任危機及化解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3年
8 戴晨曦;制約中國紅十字會自然災(zāi)害救助功能的因素分析[D];南京師范大學;2012年
9 劉雅萍;公益性慈善組織公信力重塑策略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2年
10 方蘇;中國紅十字會參與自然災(zāi)害型危機管理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86995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ngjilunwen/xxjj/1869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