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群體正義”到“個體正義”:組織公平轉向的實踐邏輯
發(fā)布時間:2021-08-06 15:47
組織公平轉向是跨學科研究的一個重要問題,它以結果公平為起點,關注人們對組織內部活動的公平感知問題。程序公平將人們對組織公平的認知維度擴展到過程領域,并在組織情境中提出判定組織公平的程序標準,個體在評定分配結果的過程公平性時主要考慮一致性、無偏向性等因素。在此基礎上,互動公平將人們對組織公平的認知推向反應豐富個體心理偏好的人際關系領域,并以非正式方式研究組織成員(決策者與接收者)之間的交際公平的質量問題。組織公平的實踐越來越重視個體正義在群體正義中的正當性,整體上推動其具體形態(tài)從抽象的"群體正義"向具體的"個體正義"過渡。此外,對于組織公平轉向應當從發(fā)展的角度關注文化差異及時間因素對相關研究的建設性作用。
【文章來源】: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0,35(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0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資源的交換價值和工資性質對其分配公平感的影響[J]. 鐘羅金,范夢,陳琳,王靖,莫雷,昂晨,林俊賢,龐慧然. 心理學報. 2014(09)
[2]倫理型領導、互動公平與員工幫助行為:親社會動機的調節(jié)作用[J]. 王永躍,祝濤,王健. 應用心理學. 2014(01)
[3]參與式管理對和諧勞資關系氛圍的影響:組織公平感的中介作用與代際調節(jié)效應[J]. 陳萬思,丁玨,余彥儒. 南開管理評論. 2013(06)
[4]公平理論的多維視角分析[J]. 陳亮. 浙江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01)
[5]互動公平真的能喚醒我國女性管理者責任心嗎?——組織支持感的中介作用[J]. 楊付,張麗華,霍明. 經(jīng)濟科學. 2011(06)
[6]組織公平理論研究述評[J]. 馬飛,孔凡晶. 經(jīng)濟縱橫. 2010(11)
[7]員工福利的激勵模式[J]. 李玉慧. 人口與經(jīng)濟. 2008(S1)
[8]社會認同理論視野下的社會認同威脅[J]. 王沛,劉峰. 心理科學進展. 2007(05)
[9]組織公平文獻綜述及未來的研究方向[J]. 林幗兒,陳子光,鐘建安. 心理科學. 2006(04)
[10]組織學習與組織公正[J]. 皮永華,徐少君. 工業(yè)技術經(jīng)濟. 2006(03)
本文編號:3326051
【文章來源】: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0,35(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0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資源的交換價值和工資性質對其分配公平感的影響[J]. 鐘羅金,范夢,陳琳,王靖,莫雷,昂晨,林俊賢,龐慧然. 心理學報. 2014(09)
[2]倫理型領導、互動公平與員工幫助行為:親社會動機的調節(jié)作用[J]. 王永躍,祝濤,王健. 應用心理學. 2014(01)
[3]參與式管理對和諧勞資關系氛圍的影響:組織公平感的中介作用與代際調節(jié)效應[J]. 陳萬思,丁玨,余彥儒. 南開管理評論. 2013(06)
[4]公平理論的多維視角分析[J]. 陳亮. 浙江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01)
[5]互動公平真的能喚醒我國女性管理者責任心嗎?——組織支持感的中介作用[J]. 楊付,張麗華,霍明. 經(jīng)濟科學. 2011(06)
[6]組織公平理論研究述評[J]. 馬飛,孔凡晶. 經(jīng)濟縱橫. 2010(11)
[7]員工福利的激勵模式[J]. 李玉慧. 人口與經(jīng)濟. 2008(S1)
[8]社會認同理論視野下的社會認同威脅[J]. 王沛,劉峰. 心理科學進展. 2007(05)
[9]組織公平文獻綜述及未來的研究方向[J]. 林幗兒,陳子光,鐘建安. 心理科學. 2006(04)
[10]組織學習與組織公正[J]. 皮永華,徐少君. 工業(yè)技術經(jīng)濟. 2006(03)
本文編號:332605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ngjilunwen/xmjj/332605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