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工作時間工作連通行為與員工工作滿意度關系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7-23 15:17
信息技術的普及和發(fā)展,使得人們的工作和生活越來越離不開移動通信工具。員工迫于生活壓力和晉升需求,在非工作時間通過通信工具與工作保持連通的現(xiàn)象愈發(fā)普遍,造成工作領域向家庭領域滲透成為一種社會常態(tài),這一社會現(xiàn)象帶來的影響引發(fā)了眾多學者的關注。目前研究更多關注非工作時間工作連通行為(簡稱WICTs)對員工家庭界面相關變量的影響(如工作-家庭沖突、婚姻滿意度等),關于其對工作界面的直接影響的研究較少。工作滿意度與企業(yè)績效、職業(yè)倦怠、離職傾向等工作界面的表現(xiàn)息息相關。因此,研究WICTs對員工工作滿意度的影響及作用機制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應用價值。WICTs作為從工作領域延伸的一種額外工作需求,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績效,可視為一種有價值的工作資源。但是,該行為也造成了員工潛在的“新型加班”模式,模糊了工作和家庭領域間的邊界。因此,本研究基于工作-家庭邊界理論和工作需求-資源模型,分析WICTs與工作滿意度之間的關系,并分別引入心理脫離、可感知的組織分離規(guī)范作為中介變量和調(diào)節(jié)變量,探究心理脫離、可感知的組織...
【文章來源】: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河南省
【文章頁數(shù)】:7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技術路線圖
2理論基礎和研究假設23體感知到的較高的組織分離規(guī)范可以有效的降低環(huán)境對員工建立整合邊界的需求[89]。反過來,若員工可感知的組織分離規(guī)范較低,組織強調(diào)工作優(yōu)先,允許工作領域向家庭領域滲透。當發(fā)W_ICT發(fā)生時,員工的工作領域和家庭領域的分離合法性較低,W_ICTs作為工作需求,員工會選擇犧牲家庭資源去完成工作任務。由于個體對資源損耗的敏感性,若無法獲得相應的資源補充或者對等的回報,此時,W_ICTs對工作滿意度的負向影響較大。鑒于此,提出本研究的第五個假設:假設5:可感知的組織分離規(guī)范調(diào)節(jié)了非工作時間工作連通行為和工作滿意度之間的關系。2.3理論模型構建本研究基于前人的研究和夯實的理論基礎上,提出了W_ICTs、心理脫離、可感知的組織分離規(guī)范、工作滿意度之間的相關假設。研究認為若員工在非工作時間頻繁的使用通信工具處理與工作相關的事務,會造成工作向家庭領域滲透,增加員工的工作-家庭沖突和應對矛盾的壓力,這種應對沖突的壓力感會降低員工對工作的滿意度體驗。另外,通信工具的特性使得員工很難在非工作時間從心理層面遠離工作,所以引入心理脫離作為中介變量以探討其對W_ICTs和員工工作滿意度之間的關系。而組織提供的工作-家庭分割供給作為一種親家庭友好政策,可以有效的幫助員工更好地處理工作-家庭沖突的一種邊界政策,確保了員工能夠不將工作事務帶入家庭。因此,本研究引入可感知的組織分離規(guī)范作為調(diào)節(jié)變量。在此基礎上,構建了本研究初步的理論模型,如圖2-1所示。圖2-1W_ICTs對工作滿意度的影響模型圖Fig.2-1ModeldiagramoftheeffectofW_ICTsonjobsatisfaction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非工作時間連通行為對工作-家庭平衡滿意度的影響研究:一個有調(diào)節(jié)的中介模型[J]. 王曉辰,徐乃贊,劉劍,李清. 心理科學. 2019(04)
[2]員工非工作時間連通行為會引發(fā)工作家庭沖突? 心理脫離與組織分割供給的作用[J]. 吳潔倩,張譯方,王楨. 中國人力資源開發(fā). 2018(12)
[3]雙元創(chuàng)新行為與心理脫離:矛盾式領導風格的調(diào)節(jié)作用及其邊界條件[J]. 李悅,王懷勇. 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 2018(10)
[4]工作連通行為研究述評與展望[J]. 袁碩,唐貴瑤. 外國經(jīng)濟與管理. 2018(09)
[5]情緒勞動策略與工作滿意度關系的元分析[J]. 王海雯,張淑華. 心理科學進展. 2018(04)
[6]非工作時間使用通信技術處理工作的“雙刃劍”效應及心理機制[J]. 葉萌,唐漢瑛,謝菊蘭,馬紅宇,岳閃閃. 心理科學. 2018(01)
[7]酒店員工恢復體驗對主觀幸福的影響:工作滿意的中介效應[J]. 許春曉,張坤,胡婷. 旅游研究. 2018(01)
[8]非工作時間的工作相關電子通訊與員工情緒耗竭和離職意向的關系機制研究[J]. 潘清泉,韋慧民. 商業(yè)經(jīng)濟與管理. 2017(10)
[9]工作特征影響員工情緒幸福感的機制研究:心理脫離的中介效應[J]. 魏霞,李利平,王笑天. 中國人力資源開發(fā). 2017(06)
[10]監(jiān)獄警察心理脫離在工作倦怠與生活滿意度中的調(diào)節(jié)作用[J]. 王明輝,陳萍,李蘇蓉,高冬東.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 2017(04)
本文編號:3299537
【文章來源】: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河南省
【文章頁數(shù)】:7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技術路線圖
2理論基礎和研究假設23體感知到的較高的組織分離規(guī)范可以有效的降低環(huán)境對員工建立整合邊界的需求[89]。反過來,若員工可感知的組織分離規(guī)范較低,組織強調(diào)工作優(yōu)先,允許工作領域向家庭領域滲透。當發(fā)W_ICT發(fā)生時,員工的工作領域和家庭領域的分離合法性較低,W_ICTs作為工作需求,員工會選擇犧牲家庭資源去完成工作任務。由于個體對資源損耗的敏感性,若無法獲得相應的資源補充或者對等的回報,此時,W_ICTs對工作滿意度的負向影響較大。鑒于此,提出本研究的第五個假設:假設5:可感知的組織分離規(guī)范調(diào)節(jié)了非工作時間工作連通行為和工作滿意度之間的關系。2.3理論模型構建本研究基于前人的研究和夯實的理論基礎上,提出了W_ICTs、心理脫離、可感知的組織分離規(guī)范、工作滿意度之間的相關假設。研究認為若員工在非工作時間頻繁的使用通信工具處理與工作相關的事務,會造成工作向家庭領域滲透,增加員工的工作-家庭沖突和應對矛盾的壓力,這種應對沖突的壓力感會降低員工對工作的滿意度體驗。另外,通信工具的特性使得員工很難在非工作時間從心理層面遠離工作,所以引入心理脫離作為中介變量以探討其對W_ICTs和員工工作滿意度之間的關系。而組織提供的工作-家庭分割供給作為一種親家庭友好政策,可以有效的幫助員工更好地處理工作-家庭沖突的一種邊界政策,確保了員工能夠不將工作事務帶入家庭。因此,本研究引入可感知的組織分離規(guī)范作為調(diào)節(jié)變量。在此基礎上,構建了本研究初步的理論模型,如圖2-1所示。圖2-1W_ICTs對工作滿意度的影響模型圖Fig.2-1ModeldiagramoftheeffectofW_ICTsonjobsatisfaction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非工作時間連通行為對工作-家庭平衡滿意度的影響研究:一個有調(diào)節(jié)的中介模型[J]. 王曉辰,徐乃贊,劉劍,李清. 心理科學. 2019(04)
[2]員工非工作時間連通行為會引發(fā)工作家庭沖突? 心理脫離與組織分割供給的作用[J]. 吳潔倩,張譯方,王楨. 中國人力資源開發(fā). 2018(12)
[3]雙元創(chuàng)新行為與心理脫離:矛盾式領導風格的調(diào)節(jié)作用及其邊界條件[J]. 李悅,王懷勇. 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 2018(10)
[4]工作連通行為研究述評與展望[J]. 袁碩,唐貴瑤. 外國經(jīng)濟與管理. 2018(09)
[5]情緒勞動策略與工作滿意度關系的元分析[J]. 王海雯,張淑華. 心理科學進展. 2018(04)
[6]非工作時間使用通信技術處理工作的“雙刃劍”效應及心理機制[J]. 葉萌,唐漢瑛,謝菊蘭,馬紅宇,岳閃閃. 心理科學. 2018(01)
[7]酒店員工恢復體驗對主觀幸福的影響:工作滿意的中介效應[J]. 許春曉,張坤,胡婷. 旅游研究. 2018(01)
[8]非工作時間的工作相關電子通訊與員工情緒耗竭和離職意向的關系機制研究[J]. 潘清泉,韋慧民. 商業(yè)經(jīng)濟與管理. 2017(10)
[9]工作特征影響員工情緒幸福感的機制研究:心理脫離的中介效應[J]. 魏霞,李利平,王笑天. 中國人力資源開發(fā). 2017(06)
[10]監(jiān)獄警察心理脫離在工作倦怠與生活滿意度中的調(diào)節(jié)作用[J]. 王明輝,陳萍,李蘇蓉,高冬東.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 2017(04)
本文編號:329953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ngjilunwen/xmjj/329953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