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負債觀在企業(yè)會計準則中的應用問題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04-05 00:57
20世紀90年代后期,網絡泡沫經濟呈現出所謂的“非理性繁榮”,一些新組建并發(fā)行股票的公司實際上只有很少不動產,甚至是沒有不動產。2000年1月,道瓊斯指數再創(chuàng)高峰,隨后資本市場上傳來的一系列盈余操縱又帶來了美國第二次市場大蕭條。自安然會計造假丑聞,一系列的會計丑聞不時見諸報端,讓人們不得不反思美國現行會計準則體系。對此,SEC強烈呼吁應以資產負債觀作為會計準則制定的核心理念。 長期以來,我國會計準則制定理念一直傾向于收入費用觀,認為利潤是考核企業(yè)業(yè)績的核心指標。隨著會計環(huán)境變化,一些新興衍生金融資產的出現,原來的以歷史成本為計量屬性的會計處理出現了很多問題,使我們不得不對原有的理念產生質疑,2006年我國新企業(yè)會計準則的頒布,多項準則充分借鑒了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和國際會計準則,一定程度上貫徹了資產負債觀。但國內大多數研究只停留在對資產負債觀的簡要分析,沒有作系統(tǒng)地研究。因此,本文對資產負債觀及其在我國應用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是十分有價值的。 本文首先從資產負債觀的概念出發(fā),論述了其起源、發(fā)展歷程,結合收入費用觀,分析了資產負債觀的特點;其次,從外在與內在兩個方面,分析了新會計準則體系采用...
【文章頁數】:4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選題背景與意義
1.1.1 選題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
1.2.1 國外研究現狀
1.2.2 國內研究現狀
1.3 研究方法與思路
第二章 資產負債觀起源、發(fā)展與優(yōu)越性分析
2.1 資產負債觀的起源
2.1.1 會計萌芽時期
2.1.2 單式簿記時期
2.1.3 復式簿記時期
2.2 資產負債觀的歷史演變過程
2.2.1 20世紀之前
2.2.2 20世紀40年代—20世紀70年代
2.2.3 20世紀70年代后—21世紀
2.2.4 21世紀至今
2.3 資產負債觀優(yōu)越性分析
2.3.1 會計目標方面
2.3.2 會計要素方面
2.3.3 會計計量方面
2.3.4 會計信息質量特征方面
2.3.5 資產負債觀滿足全面收益的概念
2.3.6 資產負債觀符合經濟收益的概念
2.3.7 資產負債觀實現了企業(yè)實物資本保全
第三章 采用資產負債觀的動因分析
3.1 采用資產負債觀的外在動因
3.1.1 資產負債觀運用利于達到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
3.1.2 資產負債觀的引用是扎實企業(yè)信用的基礎
3.1.3 有助于會計目標的實現,提供具有決策相關性的會計信息
3.1.4 已逐漸形成了有助于資產負債觀運用的環(huán)境
3.2 采用資產負債觀的內在動因
3.2.1 采用資產負債觀有助于企業(yè)全面反映財務業(yè)績
3.2.2 有助于解決我國現已存在的和未來可能出現的會計難題
第四章 資產負債觀在企業(yè)會計準則中的應用
4.1 基本準則的應用
4.2 具體準則的應用
4.3 資產負債觀在實際應用中的特征分析
4.3.1 實現了與國際會計準則趨同
4.3.2 資產負債觀理念逐步貫穿會計準則
4.3.3 我國在資產負債觀應用過程中應注重保持中國特色
4.4 資產負債觀在應用中產生的積極影響
4.4.1 資產負債觀利于企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4.4.2 資產負債觀有助于資本市場的健康發(fā)展
4.4.3 資產負債觀有助于企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4.5 資產負債觀在實際應用中產生的障礙
4.5.1 公允價值判斷標準實施難度較大
4.5.2 會計環(huán)境的不完善容易形成利潤操縱
4.5.3 資產負債觀的應用增加了財務報表審計工作的難度
第五章 資產負債觀在具體準則中的應用問題分析
5.1 資產負債觀在所得稅準則中的應用
5.1.1 所得稅準則概述
5.1.2 存在問題探討
5.1.3 改進建議
5.2 資產負債觀在資產減值準則中的應用
5.2.1 資產減值準則闡述
5.2.2 存在的問題
5.2.3 改進建議
5.3 資產負債觀在公允價值計量屬性方面的具體應用
5.3.1 公允價值概述及運用
5.3.2 存在的問題
5.3.3 改進的建議
5.4 資產負債觀在財務報表列報中的應用
5.4.1 新準則對于財務報表的列報的規(guī)范
5.4.2 存在的問題
5.4.3 改進建議
第六章 結束語
6.1 本文創(chuàng)新點
6.2 本文研究局限
參考文獻
在學期間研究成果
致謝
本文編號:3782398
【文章頁數】:4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選題背景與意義
1.1.1 選題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
1.2.1 國外研究現狀
1.2.2 國內研究現狀
1.3 研究方法與思路
第二章 資產負債觀起源、發(fā)展與優(yōu)越性分析
2.1 資產負債觀的起源
2.1.1 會計萌芽時期
2.1.2 單式簿記時期
2.1.3 復式簿記時期
2.2 資產負債觀的歷史演變過程
2.2.1 20世紀之前
2.2.2 20世紀40年代—20世紀70年代
2.2.3 20世紀70年代后—21世紀
2.2.4 21世紀至今
2.3 資產負債觀優(yōu)越性分析
2.3.1 會計目標方面
2.3.2 會計要素方面
2.3.3 會計計量方面
2.3.4 會計信息質量特征方面
2.3.5 資產負債觀滿足全面收益的概念
2.3.6 資產負債觀符合經濟收益的概念
2.3.7 資產負債觀實現了企業(yè)實物資本保全
第三章 采用資產負債觀的動因分析
3.1 采用資產負債觀的外在動因
3.1.1 資產負債觀運用利于達到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
3.1.2 資產負債觀的引用是扎實企業(yè)信用的基礎
3.1.3 有助于會計目標的實現,提供具有決策相關性的會計信息
3.1.4 已逐漸形成了有助于資產負債觀運用的環(huán)境
3.2 采用資產負債觀的內在動因
3.2.1 采用資產負債觀有助于企業(yè)全面反映財務業(yè)績
3.2.2 有助于解決我國現已存在的和未來可能出現的會計難題
第四章 資產負債觀在企業(yè)會計準則中的應用
4.1 基本準則的應用
4.2 具體準則的應用
4.3 資產負債觀在實際應用中的特征分析
4.3.1 實現了與國際會計準則趨同
4.3.2 資產負債觀理念逐步貫穿會計準則
4.3.3 我國在資產負債觀應用過程中應注重保持中國特色
4.4 資產負債觀在應用中產生的積極影響
4.4.1 資產負債觀利于企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4.4.2 資產負債觀有助于資本市場的健康發(fā)展
4.4.3 資產負債觀有助于企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4.5 資產負債觀在實際應用中產生的障礙
4.5.1 公允價值判斷標準實施難度較大
4.5.2 會計環(huán)境的不完善容易形成利潤操縱
4.5.3 資產負債觀的應用增加了財務報表審計工作的難度
第五章 資產負債觀在具體準則中的應用問題分析
5.1 資產負債觀在所得稅準則中的應用
5.1.1 所得稅準則概述
5.1.2 存在問題探討
5.1.3 改進建議
5.2 資產負債觀在資產減值準則中的應用
5.2.1 資產減值準則闡述
5.2.2 存在的問題
5.2.3 改進建議
5.3 資產負債觀在公允價值計量屬性方面的具體應用
5.3.1 公允價值概述及運用
5.3.2 存在的問題
5.3.3 改進的建議
5.4 資產負債觀在財務報表列報中的應用
5.4.1 新準則對于財務報表的列報的規(guī)范
5.4.2 存在的問題
5.4.3 改進建議
第六章 結束語
6.1 本文創(chuàng)新點
6.2 本文研究局限
參考文獻
在學期間研究成果
致謝
本文編號:378239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ngjilunwen/kuaiji/3782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