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結構活動促進4-6歲幼兒學習品質發(fā)展的實驗研究
本文關鍵詞:低結構活動促進4-6歲幼兒學習品質發(fā)展的實驗研究
【摘要】:學習品質是反映個體以多種方式進行學習的傾向、態(tài)度、習慣、風格等,是個體學習與發(fā)展必備的素質之一。良好的學習品質是幼兒入學準備中最為核心的要素,是個體在學習過程中達到事半功倍效果的必要保障。運用低結構活動對幼兒學習品質進行有效的干預,不僅可以提高幼兒學習品質,還為今后幼兒學習品質的培養(yǎng)研究提供重要的借鑒,為幼兒園低結構活動的開展提供指導策略。本研究設計幼兒園低結構活動方案,以沈陽市一所幼兒園中、大班195名幼兒作為被試,將其隨機分為實驗班與控制班,在實驗班實施低結構活動,從質和量兩方面對中、大班幼兒學習品質的干預效果進行分析,得出以下結論:1.自編問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問卷結構由好奇心、主動性、專注性、創(chuàng)造性、反思性五個維度構成。2.低結構活動對幼兒學習品質的影響不具有性別差異。3.低結構活動對幼兒學習品質的影響具有顯著的年齡差異,低結構活動對5~6歲幼兒在“好奇心、創(chuàng)造性、反思性”三方面更具有促進作用,對4~5歲幼兒在“主動性和專注性”兩個方面更具有促進作用。4.實驗后,中班幼兒在好奇心、主動性、專注性、反思性四個維度上有顯著提高,大班幼兒在好奇心、專注性、創(chuàng)造性、反思性四個維度上有顯著提高。5.幼兒園低結構活動能夠有效地促進幼兒學習品質的發(fā)展,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幼兒 學習品質 低結構活動
【學位授予單位】:沈陽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G612
【目錄】: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8
- 第一部分 問題提出8-19
- 一、選題背景8-9
- (一)貫徹《3-6 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的需要8
- (二)學習品質對幼兒學習與發(fā)展的重要性8
- (三)我國幼兒園課程改革實踐中存在的問題亟待解決8-9
- 二、文獻綜述9-16
- (一)相關概念界定9-10
- (二)幼兒學習品質的相關研究10-13
- (三)低結構活動的相關研究13-15
- (四)幼兒學習品質與低結構活動的關系研究15-16
- (五)以往研究的不足16
- 三、研究內容16-17
- (一)幼兒學習品質評定問卷的編制研究16-17
- (二)低結構活動運用于幼兒學習品質培養(yǎng)的實驗研究17
- 四、研究意義與研究假設17-19
- (一)研究意義17-18
- (二)研究假設18-19
- 第二部分 研究設計19-26
- 一、幼兒學習品質發(fā)展教師評定問卷的編制19-20
- (一)研究對象19
- (二)研究工具19
- (三)研究程序19-20
- 二、低結構活動運用于幼兒學習品質培養(yǎng)的實驗研究20-26
- (一)幼兒園低結構活動的設計20-23
- (二)低結構活動運用于幼兒學習品質培養(yǎng)的現場實驗23-26
- 第三部分 研究結果26-35
- 一、自編問卷的信度和效度26-29
- (一)題總相關結果26
- (二)問卷的信度和效度26-29
- 二、低結構活動運用于幼兒學習品質培養(yǎng)的現場實驗29-35
- (一)實驗班與控制班幼兒學習品質的同質性檢驗結果29-31
- (二)實驗班與控制班幼兒實驗后學習品質發(fā)展的差異性分析31-32
- (三)低結構活動對不同年齡和性別幼兒學習品質影響的差異比較32-35
- 第四部分 分析與討論35-44
- 一、低結構活動對幼兒學習品質的干預效果35-39
- (一)低結構活動充分地調動了中、大班幼兒的好奇心35-36
- (二)低結構活動有效地激發(fā)了中班幼兒的主動性36
- (三)低結構活動顯著地增強了中、大班幼兒的專注性36-38
- (四)低結構活動推動了大班幼兒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展38
- (五)低結構活動促進了中、大班幼兒反思性水平的提高38-39
- 二、低結構活動在促進幼兒學習品質發(fā)展中具有年齡差異性39-40
- 三、低結構活動中教師指導對幼兒學習品質的影響40-44
- (一)以參與者身份推動活動的開展40-42
- (二)動態(tài)、靈活的材料支持42-43
- (三)提供分享的平臺43-44
- 第五部分 研究的局限性和建議44-47
- 一、研究的局限性44
- (一)無關變量控制的偏差44
- (二)缺少對幼兒學習品質的進一步考察44
- 二、建議44-47
- (一)樹立正確的幼兒園低結構活動的認識觀44-45
- (二)重視低結構活動中的教師指導策略的運用45
- (三)變“材料限制幼兒”為“材料服務幼兒”45-47
- 第六部分 結論47-48
- 參考文獻48-50
- 附錄一50-52
- 附錄二52-61
- 附錄三61-62
- 附錄四62-63
- 致謝63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永華;如何對幼兒區(qū)域活動進行觀察評價[J];學前教育研究;2001年06期
2 陳央兒;用隱性規(guī)則引導幼兒有序活動[J];學前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3 朱青,盧繼英;淺談科學活動中幼兒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J];學前教育研究;2004年09期
4 李玉雙;合理開發(fā)當地資源 豐富幼兒活動內容[J];教學與管理;2004年23期
5 周君娥;成長檔案的建立與幼兒的發(fā)展[J];檔案管理;2005年06期
6 黃芳;發(fā)展性幼兒評價的實踐與反思[J];學前教育研究;2005年10期
7 呂彩萍;;提高幼兒活動主動性的策略初探[J];學前教育研究;2006年11期
8 梁慧勤;;在《幼兒活動設計》課程教學中實施研究性學習[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7年02期
9 李靜;;如何培養(yǎng)幼兒的注意力[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1年06期
10 何愛華;;淺談教師在幼兒區(qū)域活動中的“位置”[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1年0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金花;;培養(yǎng)幼兒的自主意識[A];吉林省第二屆中小學教師優(yōu)秀科研成果評選獲獎論文匯編(特等獎)[C];2011年
2 于雪蓮;;以幼兒的發(fā)展為本[A];基礎教育理論研究成果薈萃(上卷一)[C];2005年
3 高翠;;淺談幼兒探究活動的組織和指導[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4 陳琦;;幼兒自主游戲中教師介入的時機及策略[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綜合一專輯)[C];2006年
5 李敏;;教師在幼兒探索學習軟件過程中的角色與教師的指導[A];吉林省第二屆中小學教師優(yōu)秀科研成果評選獲獎論文匯編(特等獎)[C];2011年
6 江文娟;;淺談提高幼兒學習思維的方法[A];第五屆中國智慧學學術研討會暨第三屆中國思維學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C];2013年
7 唐潔;;區(qū)域活動中教師的作用[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四卷)[C];2013年
8 王淑萍;;幼兒活動中的環(huán)境教育[A];基礎教育理論研究成果薈萃(上卷一)[C];2005年
9 高翠;;淺談幼兒探究活動的組織和指導[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四)[C];2009年
10 楊淵;樊海燕;;幼兒良好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探索研究[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四)[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繼先 (作者單位:內蒙古工業(yè)大學后勤管理處幼兒園);要注重培養(yǎng)和激發(fā)幼兒的興趣[N];呼和浩特日報(漢);2007年
2 涼州區(qū)火車站幼兒園 王燕;幼兒戶外區(qū)域活動淺談[N];武威日報;2007年
3 霸州市直幼兒園 劉冬艷;在活動中促進幼兒的發(fā)展[N];廊坊日報;2008年
4 市鳳泉區(qū)幼兒園 周光娟;淺談幼兒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N];新鄉(xiāng)日報;2011年
5 江蘇省海門市海南幼兒園 范曉燕 王豐;淺談活動區(qū)材料的投入與幼兒的發(fā)展[N];中國教育資訊報;2002年
6 江蘇省蘇州市工業(yè)園區(qū)斜塘中心幼兒園 郁春芳;如何為幼兒提供區(qū)域活動材料[N];中國教育資訊報;2002年
7 李俊華;幼兒合作意識與能力的培養(yǎng)[N];甘肅日報;2005年
8 揚州市機關第三幼兒園綠揚分園 朱靜;幼兒晨間活動器械多樣化使用的探索[N];江蘇教育報;2012年
9 ;幼兒安全是園長的“天”[N];中國教育報;2012年
10 山東省濱州市鄒平縣開元小學幼兒園 張迪;培養(yǎng)自護能力增強幼兒安全“免疫力”[N];中國教育報;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古秀蓉;理解情境:走近幼兒的倫理視界[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2 武雪蓮;美國低收入家庭幼兒肥胖預防控制的運動與膳食干預模式構建[D];北京體育大學;2012年
3 葉小紅;幼兒自控能力發(fā)展與培養(yǎng)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4 余珍有;教師的交際行為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5 王江洋;幼兒自我延遲滿足能力的預期性、發(fā)展性及差異性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6年
6 劉云艷;幼兒好奇心發(fā)展與教育促進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邢莉莉;3-5歲幼兒對“朋友”的理解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2 崔淑萍;幼兒園中班師幼沖突現狀的調查研究[D];河北大學;2015年
3 猶元佳;4-5歲幼兒傾聽行為的研究[D];鞍山師范學院;2015年
4 李園;幼兒園圖書區(qū)有效利用的研究[D];河北大學;2015年
5 黃志菲;昆明市C幼兒園大一班集體教學活動中教師對幼兒非正式評價個案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5年
6 張麗康;運用《指南》指導家長的實踐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5年
7 奉銀平;C市5-5.5歲幼兒體質現狀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5年
8 肖希;大班幼兒喜歡的活動室墻面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5年
9 易超;5-6歲幼兒分享行為的發(fā)展現狀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3年
10 傅亭婷;文化視角下的納米比亞幼兒教育模式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53981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chujiaoyulunwen/539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