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兒童積塑拼插游戲觀察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4-24 22:11
本文關鍵詞:大班兒童積塑拼插游戲觀察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積塑拼插游戲作為結構游戲中重要的一方面內容,不僅深受兒童喜愛,而且對兒童的身體、認知、審美以及社會性發(fā)展都具有重要價值。本研究的主要目標是通過觀察兒童積塑拼插游戲的過程,探尋兒童積塑拼插游戲“建構能力”和“表征能力”兩個維度上的不同發(fā)展水平階段,總結兒童積塑拼插游戲的特點并分析其中的原因。 本研究通過觀察法和作品分析法對保定市某一幼兒園大班兒童積塑拼插游戲行為和兒童作品進行觀察、分析和總結。兒童積塑拼插游戲“建構能力”發(fā)展水平,從空間維度和結構聯(lián)結方式的不同,將兒童積塑作品結構分為了隨意擺放階段、單維延長或垂直壘高階段、二維的多維平鋪、線性延長階段、二維圍和結構及其組合階段、三維線性延長階段、三維圍和及其組合階段、三維圍攏階段等八個不同水平階段;兒童積塑拼插游戲的“表征能力”從作品內容的完整性的不同,,將兒童的積塑作品分為不完整形式、完整形式、組合形式、主題形式四種不同的形式。分析總結兒童積塑拼插游戲發(fā)展的特點是階段性與連續(xù)性相統(tǒng)一,重復性與創(chuàng)新性相統(tǒng)一,作品結構和作品內容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其中的原因有兒童心理的發(fā)展具有階段性與連續(xù)性相統(tǒng)一的特點的原因,兒童重復性練習學習特點的原因,兒童觀察模仿學習方式的原因以及行為和意識相互作用的原因等。 研究者建議,教育工作者提供必要的游戲條件,例如材料、時間等;根據兒童積塑拼插游戲不同發(fā)展階段提供不同難易程度的模擬搭建物或不同的提問方式等對兒童游戲進行必要的指導,引導兒童有規(guī)律的觀察,豐富兒童的生活經驗。
【關鍵詞】:兒童積塑拼插游戲 作品結構 作品內容 游戲特點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G613.7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緒論10-27
- 1.1 研究緣起10
- 1.2 研究意義10-11
- 1.3 研究背景11-13
- 1.3.1 結構游戲的作用11-12
- 1.3.2 積塑游戲材料的歷史及現狀12-13
- 1.4 文獻綜述13-23
- 1.4.1 積塑拼插游戲方面的研究13-16
- 1.4.2 兒童游戲建構發(fā)展水平方面的研究16-21
- 1.4.3 兒童游戲作品內容表征方面的研究21-22
- 1.4.4 對已有研究的分析22-23
- 1.5 研究設計23-24
- 1.5.1 研究目的23
- 1.5.2 研究內容23
- 1.5.3 研究方法23
- 1.5.4 研究對象23-24
- 1.6 概念界定24-27
- 1.6.1 積塑拼插游戲24-25
- 1.6.2 積塑拼插游戲建構能力發(fā)展水平25-26
- 1.6.3 積塑拼插游戲表征能力發(fā)展水平26-27
- 第2章 大班兒童積塑拼插游戲作品分析27-49
- 2.1 兒童積塑拼插游戲作品結構分類27-37
- 2.1.1 隨意擺放階段27
- 2.1.2 單維延長或垂直壘高階段27-28
- 2.1.3 二維結構作品28-32
- 2.1.4 三維結構作品32-35
- 2.1.5 三維圍攏結構作品35-37
- 2.2 兒童積塑拼插游戲建構能力發(fā)展水平階段劃分37-41
- 2.2.1 建構能力發(fā)展水平階段劃分的依據37
- 2.2.2 兒童積塑拼插游戲建構能力發(fā)展水平階段劃分總結37-41
- 2.3 兒童積塑拼插游戲作品內容分類41-43
- 2.3.1 動植物和人物類41-42
- 2.3.2 日常生活類42
- 2.3.3 建筑物類42
- 2.3.4 交通工具類42
- 2.3.5 武器和玩具類42-43
- 2.3.6 虛擬的人、事、物類43
- 2.3.7 抽象的數字、文字、符號、圖標類43
- 2.3.8 其他作品內容43
- 2.4 兒童積塑拼插游戲表征能力發(fā)展水平階段劃分43-49
- 2.4.1 兒童積塑作品內容完整性發(fā)展過程43-47
- 2.4.2 兒童積塑拼插游戲表征能力發(fā)展水平階段劃分總結47-49
- 第3章 兒童積塑拼插游戲特點及原因分析49-56
- 3.1 兒童積塑拼插游戲特點49-51
- 3.1.1 游戲發(fā)展既有階段性又有連續(xù)性49-50
- 3.1.2 作品結構和內容既有重復性又有創(chuàng)新性50-51
- 3.1.3 作品內容與作品結構相輔相成,互相促進51
- 3.2 兒童積塑拼插游戲特點的原因分析51-56
- 3.2.1 游戲發(fā)展階段性與連續(xù)性的原因52-53
- 3.2.2 作品結構和內容重復性與創(chuàng)新性特點的原因53-54
- 3.2.3 兒童作品結構和內容相輔相成關系特點的原因54-56
- 第4章 教育建議56-60
- 4.1 提供必要的游戲環(huán)境準備56-57
- 4.2 給予必要的游戲指導57-58
- 4.2.1 根據兒童積塑拼插的建構水平進行恰當的指導57-58
- 4.2.2 根據兒童學習方式和能力特點進行指導58
- 4.3 引導有規(guī)律的觀察、豐富生活經驗58-60
- 結語60-61
- 參考文獻61-63
- 附錄63-64
- 致謝64-65
-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科研成果6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王梅;;無條件積極關注在心理咨詢中的現實意義和長遠價值[J];法制與社會;2009年32期
2 丁海東;影響學前兒童游戲的物理環(huán)境因素[J];山東師大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5期
3 張培隆,謝靜言;結構游戲對改善幼兒認知結構的作用[J];上海教育科研;1993年05期
4 龐麗娟;魏勇剛;林莉;韓小雨;;3~5歲兒童理解和使用空間表征的特點[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8年04期
5 趙民濤;;物體位置與空間關系的心理表征[J];心理科學進展;2006年03期
6 張瑩;華愛華;;游戲時長對幼兒積木游戲行為與作品的影響[J];學前教育研究;2009年02期
7 華愛華;;活動區(qū)材料的投放方式與幼兒行為及發(fā)展的關系[J];幼兒教育;2008年07期
本文關鍵詞:大班兒童積塑拼插游戲觀察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2506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chujiaoyulunwen/325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