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社會性課程的功能、價值和目的
【作者單位】: 湖南師范大學教科院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系
【分類號】:G610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陳錄生;西方社會化理論與中國人的社會化[J];中州學刊;1997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萬增奎;教育行動研究的構(gòu)思與設(shè)計[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04期
2 王思豪;;莊子自由之境及其情感珍視[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5期
3 王雪峰,高暢;尷尬的教育學和教育學的尷尬[J];保定師專學報;2001年01期
4 孫慶平;建構(gòu)和諧社會的價值訴求[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05年08期
5 史陽;關(guān)于開設(shè)人文綜合課程,提高當代大學生素質(zhì)的思考[J];北京聯(lián)合大學學報;2002年03期
6 余雅風;;教育立法必須以教育的公共性為價值基礎(chǔ)[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7 叢立新;知識、經(jīng)驗、活動與課程的本質(zhì)[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04期
8 閻西林;編輯審選活動的地位及認識特征[J];編輯學報;2003年06期
9 閻西林;;學術(shù)期刊編輯在稿件“外審”工作中的中樞作用和認識機能[J];編輯學報;2006年03期
10 駱秉全,孫璞;論體育課教學的藝術(shù)[J];北京體育師范學院學報;2000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張國兵;;我國教育政策的手段性功能初探[A];慶祝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成立20周年大會暨2003年高等教育國際論壇論文集[C];2003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石寶軍;電子文獻研究[D];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2001年
2 高天明;二十世紀我國教學方法變革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3 李長吉;教學價值觀念透視與反省[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4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與變革——新制度教育學論綱[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5 唐德海;大學課程管理的理論與方法研究[D];廈門大學;2001年
6 劉國永;德性涌現(xiàn)與道德教育[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7 陳琦;從終身體育思想審視我國學校體育的改革與發(fā)展[D];北京體育大學;2002年
8 劉新民;中小學體育教學中交往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2年
9 婁立志;論目前我國教育的主導價值[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10 黃忠敬;知識·權(quán)力·控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田宏海;《中國瀕危脊椎動物》多媒體CAI課件的開發(fā)研究[D];河北大學;2000年
2 何靜;青少年人格教育初探[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3 劉寧;評價論與中國當代文學理論建設(shè)[D];廣西師范大學;2000年
4 鄭曉梅;我國基礎(chǔ)教育校本課程開發(fā)策略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5 蘭軍;主體性教育思想視野下的學校管理初探[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6 馬志成;化學實驗探究教學研究與實踐[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7 丁社教;生產(chǎn)力價值論[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1年
8 于波;“擬經(jīng)驗”教學觀與“GX”教學原則的整合性實驗[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9 張雯芹;貴陽市產(chǎn)業(yè)結(jié)構(gòu)調(diào)整與中等職業(yè)學校專業(yè)設(shè)置、課程目標定位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10 余江敏;高等師范院校公共課教育學教學策略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侯娟珍;;教育總根于愛——試談幼兒教師的教育愛[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編號:254103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chujiaoyulunwen/2541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