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信息化》2008年12期
本文關(guān)鍵詞:中美基礎教育信息化比較與反思,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中國教育信息化》 2008年12期
投稿
中美基礎教育信息化比較與反思
【摘要】:本文比較了中美基礎教育信息化在國家政策與指導思想、基礎設施、信息資源和信息技術(shù)應用、投資方式和教學模式等五個方面的不同與差距,通過反思得到了啟示,為我國基礎教育信息化的發(fā)展提供參考。
【作者單位】:
天津外國語學院教育技術(shù)系;山東省日照市莒縣四中;
【關(guān)鍵詞】:
【基金】:
【分類號】:G434
【正文快照】:
美國是當代信息技術(shù)的發(fā)源地,也是教育信息化發(fā)展最早和最成熟的國家,其教育信息化程度、信息管理和應用水平堪稱世界最高。本文試圖就中美兩國在基礎教育信息化方面的發(fā)展做出比較,以期對我國基礎教育信息化的健康發(fā)展提供一些借鑒或參考。一、國家政策和指導思想的比較美國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PDF全文下載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wǎng)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僅支持PDF格式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趙亮;;[J];教育信息化;2006年15期
2 宋莉;;[J];外國中小學教育;2007年05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孟慶軍;[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許昕;[D];江西師范大學;2006年
2 康建萍;[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05年
3 吳瑾菁;[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4 曾強;[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5 蘆丹丹;[D];浙江師范大學;2006年
6 張永凱;[D];首都師范大學;2006年
7 王植青;[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8 黃東民;[D];河北師范大學;2007年
9 謝建;[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10 劉香玉;[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同被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國棟;[J];比較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2 田寶軍,王德林;[J];電化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3 張世波;;[J];中國教育信息化;2007年12期
4 馮增俊;[J];教育研究;2001年11期
5 徐磊;林國曼;;[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6 黃桂晶;黃榮懷;張進寶;江新;;[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7年19期
7 趙國棟;[J];現(xiàn)代教育技術(shù);2003年05期
8 梁林梅,馬軍英;[J];中國電化教育;2002年07期
9 熊才平;[J];中國電化教育;2004年02期
10 張倩葦;[J];中國電化教育;2005年1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李妍;[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2 熊才平;[D];華中科技大學;200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王延軍;[D];四川大學;2004年
2 王勇;[D];蘭州大學;2007年
3 劉玲;[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4年
4 陳敏;[D];福建師范大學;2006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高鐵剛;王酉婕;王蓉;;[J];中國電化教育;2011年08期
2 王濟軍;常偉;;[J];中國教育信息化;2008年12期
3 羅勇為;;[J];中國電化教育;2010年06期
4 黃天常;;[J];隴東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2期
5 危義斌;;[J];教育信息化;2006年11期
6 汪瓊;;[J];中國電化教育;2011年01期
7 王月平;;[J];晉城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9年05期
8 徐克強;;[J];中國教育信息化;2009年08期
9 林君芬;;[J];電化教育研究;2009年10期
10 ;[J];中國教育信息化;2009年2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俊茹;;[A];著力提高高等教育質(zhì)量,,努力增強高校創(chuàng)新與服務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2007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8年
2 張俊茹;;[A];北京高等職業(yè)教育教學實踐與研究(2005-2007)[C];2008年
3 梁劍光;;[A];教育技術(shù):信息化階段新發(fā)展的研究[C];2007年
4 段寶霞;;[A];2007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7年
5 鄧長朋;;[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理科專輯)[C];2006年
6 沈占會;;[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7 白紅武;;[A];向數(shù)字化轉(zhuǎn)型的圖書館工作[C];2004年
8 楊改學;;[A];中國少數(shù)民族教育學會第一次學術(shù)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9 閻保平;;[A];新觀點新學說學術(shù)沙龍文集7:教育創(chuàng)新與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C];2007年
10 寧濱;;[A];新觀點新學說學術(shù)沙龍文集7:教育創(chuàng)新與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曉蕪;[N];中國電腦教育報;2007年
2 王曉飛;[N];中國教育報;2009年
3 記者 孫靖宇 見習記者 黃虹光;[N];拉薩晚報;2011年
4 本報記者 朱毅;[N];政府采購信息報;2006年
5 記者 吳苡婷;[N];上?萍紙;2010年
6 本報記者 王莉 劉倩茹;[N];西藏日報(漢);2011年
7 劉喜喜;[N];中國計算機報;2006年
8 記者 陳淑娟;[N];計算機世界;2007年
9 本報記者 夏靜 通訊員 馮俊杰;[N];光明日報;2009年
10 李志;[N];中國計算機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丁婧;[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2 陳曉慧;[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3 鐘金宏;[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4年
4 謝忠新;[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5 張靜芬;[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6 羅江華;[D];西南大學;2008年
7 婁晶;[D];天津大學;2005年
8 荊永君;[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9 趙品勇;[D];重慶大學;2009年
10 吳永和;[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慶偉;[D];曲阜師范大學;2009年
2 曲思偉;[D];吉林大學;2005年
3 張林靜;[D];河北師范大學;2006年
4 王山玲;[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5 張巍;[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6 惠宏偉;[D];電子科技大學;2006年
7 劉榮;[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8 余寺涌;[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9 趙欣;[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10 安勝;[D];蘭州大學;2008年
本文關(guān)鍵詞:中美基礎教育信息化比較與反思,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9345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chujiaoyulunwen/193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