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計算機應用基
本文關鍵詞: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分層次教學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普及和發(fā)展,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得到了較快發(fā)展,該類型課程具有較強的操作性和實踐性,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已無法滿足計算機課程教學的需要,也無法滿足學生學習的需要。因此,計算機課程教學迫切需要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革。目前,各中職學校都在努力探索各種教學方法。其中,分層次教學不失為一種比較合適的計算機課程教學方法。本文采用文獻分析、問卷調查和實驗研究的方法,對中職學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分層次教學的實施依據,分層次教學的實施過程、實施效果與不足等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完善分層次教學的建議。全文共分為五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分層次教學的研究背景,國內外研究現狀、研究思路及方法等。第二部分從理論和現實兩個層面,對中職學!队嬎銠C應用基礎》課程實施分層次教學的依據進行了分析。第三部分以湖南有色金屬職工中專為例,對該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實施分層次教學的背景、過程、效果與不足等進行了分析。實證表明,分層次教學一方面縮小了學生之間學習效果的差距;另一方面有效調動了學生對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學習興趣,從而推動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第四部分分析了分層次教學在推行過程中面臨的一些實際困難,如分層的依據與標準難以把握,現有教學內容的組織方式不適合采用分層次教學,教學條件難以滿足分層次教學的需要等。第五部分針對《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實施分層次教學存在的不足以及面臨的困難,提出了完善分層次教學的幾點建議,即深入了解學生差異、合理設計教材內容、切實提升教師素質以及加強教學硬件建設等。
【關鍵詞】:分層次教學 計算機應用基礎 中職
【學位授予單位】:湖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G712;TP3-4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第一章 緒論12-24
- 第一節(jié) 問題的提出12-14
- 第二節(jié) 研究的意義14
- 第三節(jié) 國內外相關文獻綜述14-20
- 一、國外研究現狀14-15
- 二、國內研究現狀15-20
- 第四節(jié) 研究內容、思路和方法20-21
- 第五節(jié) 概念界定21-24
- 第二章 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分層次教學的依據24-29
- 第一節(jié) 理論依據24-26
- 一、因材施教教育原則24
- 二、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24-25
- 三、布盧姆的教學目標分類理論25-26
- 第二節(jié) 現實依據26-29
- 一、學生之間存在差異26-27
- 二、現行教學存在不足27-29
- 第三章 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分層次教學的實踐—以湖南有色金屬職工中專為例29-52
- 第一節(jié) 實施分層次教學的背景29-30
- 一、實施對象29-30
- 二、實施假設30
- 三、實施意圖30
- 第二節(jié) 分層次教學的實施過程30-47
- 一、實施準備30-33
- 二、教學分層33-37
- 三、具體實施37-44
- 四、教學評價44-47
- 第三節(jié) 分層次教學的效果與不足47-52
- 第四章 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推行分層次教學存在的困難52-55
- 第一節(jié) 分層依據和標準制定難以把握52-53
- 第二節(jié) 教材內容組織不適合分層次教學53
- 第三節(jié) 教學條件難以滿足分層教學的需要53-55
- 第五章 完善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分層次教學的建議55-59
- 第一節(jié) 深入了解學生差異55-56
- 第二節(jié) 合理設計教材內容56
- 第三節(jié) 切實加強教師隊伍建設56-57
- 第四節(jié) 加強教學硬件建設57-59
- 結語59-60
- 參考文獻60-63
- 附錄63-67
- 致謝67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元駿;大學數學分層次教學的意義與實施[J];高等理科教育;2003年04期
2 李洪勇,張根健,杜忠孝;分層次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03年04期
3 宋書城,陳慶年,張春;以人為本 實施分層次教學[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03年04期
4 劉自獻;試論分層次教學[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03年19期
5 苗德信;淺談“層次教學法”[J];中國成人教育;2003年06期
6 陳海琴;因材施教 分層教學——對師范數學“分層次教學”的探討[J];安陽大學學報;2003年03期
7 李智勇;體育分層次教學試行和研究[J];安陽大學學報;2003年04期
8 程林鳳;注重學生差異 開展分層次教學[J];煤炭高等教育;2003年05期
9 于卉;職校計算機教學滲透分層次教學的嘗試[J];鄭州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10 劉靜,盛傳玲,文淑敏;物理概念的層次教學[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吳禮;;農村初中數學課層次教學初探[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2卷)[C];2010年
2 高建芳;;高中數學“分層次教學”的理論和實踐[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六卷)[C];2013年
3 馬建;;高中數學“分層次教學”的探究[A];2014年5月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4年
4 杜青云;任繼斌;;分層次教學初探[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4卷)[C];2010年
5 秦朝輝;;淺談中職數學“分層次教學”[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4卷)[C];2010年
6 曾群華;;談“分層次教學”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體會[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2卷)[C];2010年
7 覃玉原;;農村小學語文分層次教學的嘗試[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3卷)[C];2010年
8 楊永才;馬軍山;張榮福;彭潤玲;;光學學科本科學生分層次教學研究[A];大珩先生九十華誕文集暨中國光學學會2004年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4年
9 朱介文;;分層次教學淺析[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1年年會論文集[C];2001年
10 方小明;;輪機英語分層次教學的探討[A];改革創(chuàng)新不停步,攻堅克難促發(fā)展——2013年“蘇浙閩粵桂滬”航海學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黑龍江省嫩江縣教科所原所長 徐路平;分層次教學研究報告[N];中國信息報;2004年
2 王瑩;沈陽義務教育跨班級,分層次教學[N];新華每日電訊;2007年
3 湖南農業(yè)大學子弟小學 彭潔 鄧志軍;對小學體育課實施分層次教學[N];中國體育報;2010年
4 江蘇省泰興市第二高級中學 丁新生;高中數學分層次教學的實踐與反思[N];學知報;2011年
5 羅光成;改革辦學模式 分層次教學[N];中國老年報;2003年
6 于洪全;何時能夠走出教育的誤區(qū)[N];大連日報;2007年
7 本報記者 柯楊;是因材施教還是重點培優(yōu)?[N];河南日報;2007年
8 鐘山區(qū)水礦大灣中學 張鳳和;初中數學分層次教學淺談[N];六盤水日報;2009年
9 山東省東營市河口區(qū)一中 顏偉;淺談高中數學的“分層次教學”[N];學知報;2010年
10 高密市第一中學 李群山;分層次教學在地理學科中的探索與實踐[N];學知報;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超;對高中數學實行分層次教學的研究與實踐[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5年
2 崔鳳琴;職業(yè)高中分層次教學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7年
3 肖芹;蘭化三中高中階段實施分層次教學情況的調查與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6年
4 李自勇;甘肅省中專數學分層次教學的研究與實驗[D];西北師范大學;2003年
5 王蓉;基于粗糙集理論的英語分層次教學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6 秦雨;“分層次教學”在體育教育專業(yè)乒乓球專修課中的實驗研究[D];成都體育學院;2014年
7 張東玲;分層次教學在高中英語課堂中的實施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8 于希山;分層次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D];遼寧師范大學;2005年
9 楊仁芳;分層次教學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影響的實驗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5年
10 張曉媛;“分層次教學”在田徑運動訓練中的訓練效果研究[D];山東體育學院;2013年
本文關鍵詞: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分層次教學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1783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317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