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ICT輔助優(yōu)化語文閱讀策略的案例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5-05 22:50
語文閱讀是融綜合性和抽象性于一體的語言情境,要求學習者在使用準確而又恰當?shù)拈喿x策略和規(guī)律的基礎上,具有較強的語言運用能力。同時,掌握獲取信息的能力和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也是提升語文閱讀質(zhì)量的關鍵因素。然而,當下的語文閱讀方法和策略使用效果不明顯,很少有關心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對問題的分析和判斷,其解決問題的思維和行為表現(xiàn)不得而知,比如,方法的選擇、策略的使用、學習者思維邏輯等缺乏客觀的分析,導致閱讀的效率低,解決問題的正確率不高,對閱讀結果的最終評價,只能根據(jù)主觀認識和經(jīng)驗進行評估,對學生學習中的弱點和盲點判斷困難。其次,對于高中生而言,由于時間緊張,缺乏大量的課外閱讀量,閱讀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和閱讀能力的提升有所欠缺,以及高中生自身學習特點和學習環(huán)境等因素,反映出有必要對策略進行優(yōu)化與提升,從閱讀策略的角度來訓練,善于把控閱讀理解的核心,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高效的完成閱讀活動。本研究是在ICT輔助下,結合前期問卷調(diào)查結果和高中學生的自身特點,設計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語文閱讀材料案例,讓其根據(jù)已經(jīng)具備的語文基礎知識和相應的閱讀理解策略,在問題解決和任務的指引下,學生對問題進行的分析、探究、做出判斷,利用多...
【文章來源】:云南大學云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5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語文閱讀的重要性
1.3 目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4 運用信息技術,優(yōu)化閱讀策略,提升語用能力
1.4.1 記錄學生的閱讀分析過程
1.4.2 在相同的環(huán)境中采集數(shù)據(jù),比較不同閱讀策略的使用
1.4.3 優(yōu)化閱讀策略,提升語用能力
1.5 研究方法
1.5.1 問卷調(diào)查法
1.5.2 案例研究法
1.5.3 實驗研究法
1.6 設計思路
1.7 研究的創(chuàng)新點與特點
第二章 理論基礎和綜述
2.1 支撐理論
2.1.1 學習分析理論
2.1.2 認知主義學習理論
2.2 語文閱讀研究綜述
2.3 語言應用能力與語文閱讀的關系
2.4 語文閱讀能力和閱讀策略優(yōu)化綜述
2.4.1 國家通用語言應用能力中對語文閱讀能力的要求
2.4.2 新大綱對中學語文閱讀能力的闡述
2.4.3 閱讀策略的優(yōu)化對語文閱讀能力提高的幫助
2.4.4 語文閱讀策略的評價特點和制作方法
2.5 多媒體語言能力訓練系統(tǒng)
2.5.1 系統(tǒng)原理
2.5.2 采用的方法
第三章 閱讀策略優(yōu)化訓練案例設計
3.1 案例的構成要素
3.1.1 學習者特征分析
3.1.2 學生學情調(diào)查分析
3.1.3 閱讀策略分類整理
3.1.4 觀測點的設計
3.2 測試目標和分析模型
3.2.1 測試目標
3.2.2 分析方法的設計
3.3 策略優(yōu)化的方法
3.3.1 案例設計
3.3.2 過程性分析和判斷
3.3.3 強化訓練
3.3.4 訓練模式的設計
3.4 數(shù)據(jù)的來源與整理
3.4.1 網(wǎng)絡社交軟件
3.4.2 測試系統(tǒng)
3.4.3 問卷調(diào)查
第四章 策略優(yōu)化的實證研究
4.1 實驗前期準備
4.1.1 實驗素材的配對
4.1.2 學習資源的安排和規(guī)劃
4.1.3 測試系統(tǒng)的調(diào)試與培訓
4.2 實驗目的
4.3 實驗過程
4.3.1 布置實驗的任務和要求
4.3.2 學生登錄測試系統(tǒng)
4.3.3 任務完成階段
4.3.4 結束提高訓練,收集數(shù)據(jù)
4.4 實驗效果分析
4.4.1 整體數(shù)據(jù)分析
4.4.2 個別典型數(shù)據(jù)分析
4.4.3 問卷調(diào)查
第五章 總結與展望
5.1 研究總結
5.1.1 研究結論
5.1.2 不足之處
5.2 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微課的翻轉(zhuǎn)課堂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中的應用研究[J]. 田鵬飛. 亞太教育. 2016(25)
[2]“學習分析技術”在我國的新發(fā)展[J]. 何克抗. 電化教育研究. 2016(07)
[3]信息技術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整合模式研究[J]. 周忠偉. 信息化建設. 2016(06)
[4]基于網(wǎng)絡環(huán)境構建初中信息技術翻轉(zhuǎn)課堂[J]. 高偉東,梁芳.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16(11)
[5]新媒體聯(lián)盟《地平線報告》(2016高等教育版)解讀與啟示[J]. 金慧,劉迪,高玲慧,宋蕾. 遠程教育雜志. 2016(02)
[6]高中信息倫理教育現(xiàn)狀探析——國際視野下我國《信息技術基礎》課程教材的比較研究[J]. 盧蓓蓉,趙琳,任友群. 中國電化教育. 2016(02)
[7]培養(yǎng)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有效策略[J]. 張靈玲. 學周刊. 2015(32)
[8]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大學英語自主學習評價模式研究[J]. 邢有琨. 中國教育學刊. 2015(S1)
[9]淺談認知主義學習理論的研究及其應用[J]. 郭昱麟. 黑龍江科學. 2015(09)
[10]運用多媒體優(yōu)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探析[J]. 仲麗梅.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15(09)
博士論文
[1]數(shù)字時代我國國民閱讀行為嬗變及對策研究[D]. 李新祥.武漢大學 2013
碩士論文
[1]翻轉(zhuǎn)課堂教學模式下的初中英語語法教學設計實驗研究[D]. 王琦.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 2016
[2]對外漢語中級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研究[D]. 薛冬冬.伊犁師范學院 2016
[3]基于學習分析技術的網(wǎng)絡學習行為研究[D]. 蔣翠.華中師范大學 2015
[4]中學語文閱讀教學的主要問題與改進策略[D]. 康世越.陜西師范大學 2015
[5]基于認知主義理論的初中英語語音學習策略探究[D]. 張崢.信陽師范學院 2015
[6]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必修模塊過程性評價方案設計研究[D]. 錢琳.沈陽師范大學 2014
[7]中職學生閱讀行為的現(xiàn)狀、問題與對策[D]. 何雪葵.湖南大學 2014
[8]語文課程中策略性知識的內(nèi)容分析[D]. 唐麗.四川師范大學 2011
本文編號:3170733
【文章來源】:云南大學云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5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語文閱讀的重要性
1.3 目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4 運用信息技術,優(yōu)化閱讀策略,提升語用能力
1.4.1 記錄學生的閱讀分析過程
1.4.2 在相同的環(huán)境中采集數(shù)據(jù),比較不同閱讀策略的使用
1.4.3 優(yōu)化閱讀策略,提升語用能力
1.5 研究方法
1.5.1 問卷調(diào)查法
1.5.2 案例研究法
1.5.3 實驗研究法
1.6 設計思路
1.7 研究的創(chuàng)新點與特點
第二章 理論基礎和綜述
2.1 支撐理論
2.1.1 學習分析理論
2.1.2 認知主義學習理論
2.2 語文閱讀研究綜述
2.3 語言應用能力與語文閱讀的關系
2.4 語文閱讀能力和閱讀策略優(yōu)化綜述
2.4.1 國家通用語言應用能力中對語文閱讀能力的要求
2.4.2 新大綱對中學語文閱讀能力的闡述
2.4.3 閱讀策略的優(yōu)化對語文閱讀能力提高的幫助
2.4.4 語文閱讀策略的評價特點和制作方法
2.5 多媒體語言能力訓練系統(tǒng)
2.5.1 系統(tǒng)原理
2.5.2 采用的方法
第三章 閱讀策略優(yōu)化訓練案例設計
3.1 案例的構成要素
3.1.1 學習者特征分析
3.1.2 學生學情調(diào)查分析
3.1.3 閱讀策略分類整理
3.1.4 觀測點的設計
3.2 測試目標和分析模型
3.2.1 測試目標
3.2.2 分析方法的設計
3.3 策略優(yōu)化的方法
3.3.1 案例設計
3.3.2 過程性分析和判斷
3.3.3 強化訓練
3.3.4 訓練模式的設計
3.4 數(shù)據(jù)的來源與整理
3.4.1 網(wǎng)絡社交軟件
3.4.2 測試系統(tǒng)
3.4.3 問卷調(diào)查
第四章 策略優(yōu)化的實證研究
4.1 實驗前期準備
4.1.1 實驗素材的配對
4.1.2 學習資源的安排和規(guī)劃
4.1.3 測試系統(tǒng)的調(diào)試與培訓
4.2 實驗目的
4.3 實驗過程
4.3.1 布置實驗的任務和要求
4.3.2 學生登錄測試系統(tǒng)
4.3.3 任務完成階段
4.3.4 結束提高訓練,收集數(shù)據(jù)
4.4 實驗效果分析
4.4.1 整體數(shù)據(jù)分析
4.4.2 個別典型數(shù)據(jù)分析
4.4.3 問卷調(diào)查
第五章 總結與展望
5.1 研究總結
5.1.1 研究結論
5.1.2 不足之處
5.2 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微課的翻轉(zhuǎn)課堂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中的應用研究[J]. 田鵬飛. 亞太教育. 2016(25)
[2]“學習分析技術”在我國的新發(fā)展[J]. 何克抗. 電化教育研究. 2016(07)
[3]信息技術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整合模式研究[J]. 周忠偉. 信息化建設. 2016(06)
[4]基于網(wǎng)絡環(huán)境構建初中信息技術翻轉(zhuǎn)課堂[J]. 高偉東,梁芳.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16(11)
[5]新媒體聯(lián)盟《地平線報告》(2016高等教育版)解讀與啟示[J]. 金慧,劉迪,高玲慧,宋蕾. 遠程教育雜志. 2016(02)
[6]高中信息倫理教育現(xiàn)狀探析——國際視野下我國《信息技術基礎》課程教材的比較研究[J]. 盧蓓蓉,趙琳,任友群. 中國電化教育. 2016(02)
[7]培養(yǎng)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有效策略[J]. 張靈玲. 學周刊. 2015(32)
[8]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大學英語自主學習評價模式研究[J]. 邢有琨. 中國教育學刊. 2015(S1)
[9]淺談認知主義學習理論的研究及其應用[J]. 郭昱麟. 黑龍江科學. 2015(09)
[10]運用多媒體優(yōu)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探析[J]. 仲麗梅.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15(09)
博士論文
[1]數(shù)字時代我國國民閱讀行為嬗變及對策研究[D]. 李新祥.武漢大學 2013
碩士論文
[1]翻轉(zhuǎn)課堂教學模式下的初中英語語法教學設計實驗研究[D]. 王琦.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 2016
[2]對外漢語中級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研究[D]. 薛冬冬.伊犁師范學院 2016
[3]基于學習分析技術的網(wǎng)絡學習行為研究[D]. 蔣翠.華中師范大學 2015
[4]中學語文閱讀教學的主要問題與改進策略[D]. 康世越.陜西師范大學 2015
[5]基于認知主義理論的初中英語語音學習策略探究[D]. 張崢.信陽師范學院 2015
[6]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必修模塊過程性評價方案設計研究[D]. 錢琳.沈陽師范大學 2014
[7]中職學生閱讀行為的現(xiàn)狀、問題與對策[D]. 何雪葵.湖南大學 2014
[8]語文課程中策略性知識的內(nèi)容分析[D]. 唐麗.四川師范大學 2011
本文編號:317073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ydsp/3170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