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森“個人和社會責任教學模式”及其啟示
本文關鍵詞:海爾森“個人和社會責任教學模式”及其啟示
更多相關文章: 學校體育 體育教學 個人和社會責任教學模式 海爾森
【摘要】:對海爾森"個人和社會責任教學模式"的開發(fā)背景、特點、實施過程、教學策略及價值進行了考察:海爾森的"個人和社會責任教學模式"的開發(fā)反映了美國學校道德教育和學校體育改革的要求;開發(fā)理念上重視責任教育和身體活動的結合、責任教育的轉移、合理教學授權及對教學中建構和諧師生關系的關注;學習內(nèi)容體系設計了5個領域的責任水平結構和針對性的行為學習要素;學習策略主要包括作為常規(guī)體育教學活動中的道德責任教學策略和適應各個責任水平的道德責任教學策略等。海爾森的"個人和社會責任教學模式"的開發(fā)和實踐值得我國學校體育中開展道德教育借鑒。
【作者單位】: 上海體育學院體育教育訓練學院;
【關鍵詞】: 學校體育 體育教學 個人和社會責任教學模式 海爾森
【基金】:上海市教委重點學科(第5期)建設資助項目(J51001)
【分類號】:G420
【正文快照】: 海爾森(Hellison)是美國當代著名的體育教學論專家,美國伊利諾斯大學芝加哥分校教授,長年致力于青少年體育教育研究。20世紀90年代,海爾森基于美國學校體育和德育教育改革的要求而開發(fā)的“個人和社會責任教學”(Teaching of personal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TPSR”)模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李寶豐;;論高校體育培養(yǎng)集體適應與社會適應之功能[J];軍事體育進修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2 趙超君;;揚棄還是拋棄?——體育教師傳統(tǒng)教學行為特征的分析與思考[J];體育教學;2006年0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陳家起;體育教學的生命解讀[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劉家黨;云南省中學體育對學生社會適應能力培養(yǎng)現(xiàn)狀的調查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6年
2 顧曉雪;體育與健康研究性學習對中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影響[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3 劉海濤;體育教學對促進初中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4 邵玉琪;呼和浩特市初級中學實施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現(xiàn)狀分析與對策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佘雙好;當代西方道德教育流派德育課程理論的特征與局限[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0年03期
2 季瀏;;《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實施過程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3 魏丕勇,于濤;參與體育與人的道德發(fā)展[J];體育學刊;2003年04期
4 周永奇,付海霞,高艷麗;傳統(tǒng)體育運動對高校學生素質的影響[J];信陽農(nóng)業(yè)高等?茖W校學報;2002年02期
5 劉建平;高校體育中如何加強對學生的道德品質培養(yǎng)[J];嘉興學院學報;2002年S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蔡志強;;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在中技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南方論刊;2011年S1期
2 周團勝;周勝光;;學校體育對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干預研究[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1年08期
3 ;教育部:在義教階段實施“體育、藝術2+1項目”——讓每個學生至少掌握兩項運動技能和一項藝術特長[J];中國農(nóng)村教育;2011年06期
4 ;健康是1[J];上海教育;2011年14期
5 ;國內(nèi)傳真[J];山西教育(管理);2011年06期
6 ;資訊[J];中國教師;2011年15期
7 ;上海市學生健康促進工程八大計劃解讀[J];上海教育;2011年14期
8 李春梅;顏春元;郝仕儒;;農(nóng)村小學體育教師心理健康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1年07期
9 ;上海啟動“八大行動計劃”學生健康促進工程[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1年08期
10 本刊評論員;;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刻不容緩[J];上海教育;2011年1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金龍;;重視學校體育教育 塑造學生健康心理[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青少年心理衛(wèi)生專業(yè)委員會第八屆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2 李培和;屠德;;試論學校體育與德育的關系[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甘肅卷)[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西南財經(jīng)大學體育部 范佳音 許傳寶;學校體育健康教育思想整合與思考[N];中國教育報;2003年
2 秦皇島海關學校 張重光;學校體育五大功能[N];中國體育報;2001年
3 本報記者 張旭光;要切實關注學校體育[N];中國體育報;2003年
4 本報記者 王霞光 新華社記者 李賀普;學校體育健康第一[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3年
5 本報記者 李剛;學校體育遭遇尷尬[N];寧夏日報;2004年
6 本報記者 陳晨曦;西部學校體育在崛起[N];人民日報;2002年
7 本報記者 王永飛;學校體育不容放松[N];人民政協(xié)報;2002年
8 太原市杏花嶺區(qū)教師進修學校 賀碧云;淺談學校體育在素質教育中的地位[N];山西科技報;2001年
9 宋國鋒;學校體育在素質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N];河南日報;2001年
10 蕭鳴;學校體育面臨新機遇[N];人民日報;2001年
,本文編號:76308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763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