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森林學校教學法初探
發(fā)布時間:2021-05-11 22:39
丹麥森林學校教學法主要是一種學前戶外教學方法,誕生于1952年的丹麥。學生絕大部分時間在森林或其他的自然環(huán)境中玩耍、學習和探索,F(xiàn)在這種方法已經(jīng)擴展到廣大中小學,與學科教學結(jié)合起來,成為每周一次或兩周一次的定期教學活動。這種方法已成功走向世界。遺憾的是,我國目前對丹麥森林學校和其教學法缺乏系統(tǒng)的研究,使得這種學前教育方法在中國顯得格外冷清。本論文主要運用文獻研究法、比較法和案例分析法系統(tǒng)介紹丹麥森林學校及其教學法的具體內(nèi)容和理論基礎(chǔ),并充分發(fā)掘這種方法對我國學前教育的借鑒意義,主要包括:增強自然環(huán)境在戶外活動中的作用;提高生成性課程的比重;深入開展混齡制教育研究和實踐;利用適度風險性活動助推兒童成長;在自然環(huán)境中滲透環(huán)境教育。
【文章來源】:福建師范大學福建省
【文章頁數(shù)】:8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研究的緣由和意義
一、研究緣由
二、研究意義
第二節(jié) 研究文獻綜述
一、國內(nèi)研究文獻綜述
二、國外研究文獻綜述
第三節(jié) 研究方案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內(nèi)容
三、研究創(chuàng)新點
四、研究局限
五、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丹麥森林學校的形成和發(fā)展
第一節(jié) 形成和發(fā)展背景
一、形成和發(fā)展的過程
二、形成和發(fā)展的原因
第二節(jié) 丹麥森林學校在世界的推廣
第三章 丹麥森林學校教學法的基本內(nèi)容
第一節(jié) 相關(guān)概念的界定
一、丹麥森林學校
二、丹麥森林學校教學法
三、學前教育
第二節(jié) 森林學校的組織機構(gòu)
一、組織類型
二、組織學習環(huán)境
三、組織人員
四、組織工作模式
五、組織經(jīng)費投入
第三節(jié) 課程和教學方法
一、課程目標
二、課程設(shè)置
三、課程特色
四、課程評價
五、教學方法
第四章 丹麥森林學校教學法的理論基礎(chǔ)
第一節(jié) 自然主義教育思想
第二節(jié) 七大具體理論原則
一、兒童學習和發(fā)展的全人教育方式
二、每個兒童都是獨特的、有能力的
三、兒童是積極主動和相互影響的學習者
四、兒童需要真實生活的第一手經(jīng)驗
五、在以兒童為中心的環(huán)境中孩子才能茁壯成長
六、兒童需要時間探索和獨立思考
七、學習來自社會互動
第五章 丹麥森林學校教學法對中國學前教育的啟示
第一節(jié) 增強自然環(huán)境在戶外活動中的作用
第二節(jié) 提高生成性課程的比重
第三節(jié) 深入開展混齡教育研究和實踐
第四節(jié) 利用適度風險性活動助推兒童成長
第五節(jié) 在自然環(huán)境中滲透環(huán)境教育
結(jié)束語
附錄
參考文獻
致謝
個人簡歷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崇尚自然”的德國森林幼兒園對我國學前教育的啟示[J]. 何惠麗. 黑河學刊. 2016(02)
[2]幼兒園戶外活動場地研究的現(xiàn)狀、問題與建議[J]. 畢甜甜,鄒海瑞. 幼兒教育. 2016 (Z3)
[3]森林幼兒園——學前教育新趨勢[J]. 周翠如. 廣西教育. 2015(28)
[4]德國森林幼兒園:“體驗”重于“森林”形式[J]. 崔霞. 幼兒100(教師版). 2015(06)
[5]日本森林幼兒園:自成體系 政策扶持[J]. 力婷. 上海教育. 2015(08)
[6]美國森林幼兒園:后起之秀[J]. 王建梁,趙鶴. 上海教育. 2015(08)
[7]德國森林幼兒園:回歸自然與天性[J]. 覃江梅. 上海教育. 2015(08)
[8]雪松之歌自然學校:自然活動融于教學之中[J]. 王建梁,趙鶴. 上海教育. 2015(08)
[9]森林幼兒園正風靡英國[J]. 余暉. 上海教育. 2015(08)
[10]丹麥森林幼兒園:精心設(shè)計的游戲場[J]. 孫璐. 上海教育. 2015(08)
博士論文
[1]全人教育思潮與高等教育實踐研究[D]. 張東海.華東師范大學 2007
碩士論文
[1]幼兒體育參與風險研究[D]. 劉旭陽.遼寧師范大學 2013
[2]盧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及其對當代中學德育的啟示[D]. 楊建平.蘇州大學 2012
[3]美國中小學環(huán)境教育實踐探析[D]. 梁曉芳.西南大學 2010
[4]幼兒園混齡班教育研究[D]. 王曉芬.南京師范大學 2006
[5]幼兒園生成課程及實施策略研究[D]. 于冬青.東北師范大學 2002
本文編號:3182235
【文章來源】:福建師范大學福建省
【文章頁數(shù)】:8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研究的緣由和意義
一、研究緣由
二、研究意義
第二節(jié) 研究文獻綜述
一、國內(nèi)研究文獻綜述
二、國外研究文獻綜述
第三節(jié) 研究方案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內(nèi)容
三、研究創(chuàng)新點
四、研究局限
五、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丹麥森林學校的形成和發(fā)展
第一節(jié) 形成和發(fā)展背景
一、形成和發(fā)展的過程
二、形成和發(fā)展的原因
第二節(jié) 丹麥森林學校在世界的推廣
第三章 丹麥森林學校教學法的基本內(nèi)容
第一節(jié) 相關(guān)概念的界定
一、丹麥森林學校
二、丹麥森林學校教學法
三、學前教育
第二節(jié) 森林學校的組織機構(gòu)
一、組織類型
二、組織學習環(huán)境
三、組織人員
四、組織工作模式
五、組織經(jīng)費投入
第三節(jié) 課程和教學方法
一、課程目標
二、課程設(shè)置
三、課程特色
四、課程評價
五、教學方法
第四章 丹麥森林學校教學法的理論基礎(chǔ)
第一節(jié) 自然主義教育思想
第二節(jié) 七大具體理論原則
一、兒童學習和發(fā)展的全人教育方式
二、每個兒童都是獨特的、有能力的
三、兒童是積極主動和相互影響的學習者
四、兒童需要真實生活的第一手經(jīng)驗
五、在以兒童為中心的環(huán)境中孩子才能茁壯成長
六、兒童需要時間探索和獨立思考
七、學習來自社會互動
第五章 丹麥森林學校教學法對中國學前教育的啟示
第一節(jié) 增強自然環(huán)境在戶外活動中的作用
第二節(jié) 提高生成性課程的比重
第三節(jié) 深入開展混齡教育研究和實踐
第四節(jié) 利用適度風險性活動助推兒童成長
第五節(jié) 在自然環(huán)境中滲透環(huán)境教育
結(jié)束語
附錄
參考文獻
致謝
個人簡歷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崇尚自然”的德國森林幼兒園對我國學前教育的啟示[J]. 何惠麗. 黑河學刊. 2016(02)
[2]幼兒園戶外活動場地研究的現(xiàn)狀、問題與建議[J]. 畢甜甜,鄒海瑞. 幼兒教育. 2016 (Z3)
[3]森林幼兒園——學前教育新趨勢[J]. 周翠如. 廣西教育. 2015(28)
[4]德國森林幼兒園:“體驗”重于“森林”形式[J]. 崔霞. 幼兒100(教師版). 2015(06)
[5]日本森林幼兒園:自成體系 政策扶持[J]. 力婷. 上海教育. 2015(08)
[6]美國森林幼兒園:后起之秀[J]. 王建梁,趙鶴. 上海教育. 2015(08)
[7]德國森林幼兒園:回歸自然與天性[J]. 覃江梅. 上海教育. 2015(08)
[8]雪松之歌自然學校:自然活動融于教學之中[J]. 王建梁,趙鶴. 上海教育. 2015(08)
[9]森林幼兒園正風靡英國[J]. 余暉. 上海教育. 2015(08)
[10]丹麥森林幼兒園:精心設(shè)計的游戲場[J]. 孫璐. 上海教育. 2015(08)
博士論文
[1]全人教育思潮與高等教育實踐研究[D]. 張東海.華東師范大學 2007
碩士論文
[1]幼兒體育參與風險研究[D]. 劉旭陽.遼寧師范大學 2013
[2]盧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及其對當代中學德育的啟示[D]. 楊建平.蘇州大學 2012
[3]美國中小學環(huán)境教育實踐探析[D]. 梁曉芳.西南大學 2010
[4]幼兒園混齡班教育研究[D]. 王曉芬.南京師范大學 2006
[5]幼兒園生成課程及實施策略研究[D]. 于冬青.東北師范大學 2002
本文編號:318223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qianjy/3182235.html
教材專著